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最近,瑞典發生了一起警察粗暴對待中國遊客的事件。

除了令人憤慨,整個事件都顯得非常詭異。

因為,其間每個環節,瑞典人都表現得像一群處在人工智能早期的機器人原型那樣,毫無人味兒可言。

那麼,就先來回顧下事件的經過:

9月2日,曾先生帶著父母赴瑞典旅遊,凌晨抵達酒店,發現比預定的入住時間提前了,

於是,便與酒店協商,希望補交費用,早些入住。

但是酒店已然客滿,曾先生只能讓父母暫借酒店大堂休息,自己跑出去找別的酒店。

當時是凌晨,又人生地不熟,曾先生無功而返也在預料之中。

不過,在回來的路上,他偶遇兩個也沒找到住處的中國女留學生,

有道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於是他便帶著兩人回到了酒店,畢竟兩個女生在異國他鄉的深夜流落街頭也不安全,誰見了也會幫一把。

可沒想到,這一下卻捅了馬蜂窩,酒店本來就對曾家“滯留”酒店大堂不滿,

當見到他又領了兩個中國人來時,估計是陡然生出一種“聖地豈容乞丐玷汙”的厭惡,

勒令他們立刻離開酒店。

要知道,當時的室外氣溫不到10度,深更半夜的,又有兩位上了年紀老人,換你是做兒女的,不和他們動手也得理論理論。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於是酒店很快搬來救兵,瑞典警察二話不說直接清場。

這時,曾父急火攻心犯病倒地,可瑞典警察毫不為難,他們一前一後,“走你”,直接給老頭抬出來了。

最後,警察索性把曾家人帶走,棄至一處墓地旁,然後揚長而去。

事件的經過大致如此。

令人不解的是,處於頂級文明社會的瑞典人怎麼會這樣處理問題?

經驗告訴我們,這絕非偶然,一定有更深層的東西值得我們探究。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 偏執的平等主義者

提到瑞典,這個國家的強項無疑是大規模的跨國企業。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比如:全球最大的食品包裝企業“利樂”,全球第二大服裝零售企業“H&M”,

全球領先的可持續生產力解決方案提供商“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當然還有愛立信、沃爾沃,和那個被許多北歐人戲稱為“婚姻墳墓”的全球家居連鎖企業“宜家”......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事實上,北歐地區近一半的大公司都是瑞典公司。

所以,相對於冰島、挪威、芬蘭、丹麥四個北歐小國,瑞典絕對是老大哥。

不過,如果你要是和其它北歐國家的人談及瑞典,最終所有的話題都會歸結為“瑞典人有多討厭”。

曾經一個芬蘭的朋友告訴我,說有一次他去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郊區辦事,站在站臺上等著搭火車。

一個西裝革履的瑞典人走過來對他說:

“對不起,這是我站的地方。”

當時站臺上人稀稀拉拉,芬蘭朋友正覺奇怪,只聽那人接著說道:

“我每天都站在你所站的地方等車,請你讓開。”

我的芬蘭朋友直接就崩潰了。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瑞典斯德哥爾摩夢幻地鐵站

事實上,他遇到的那個瑞典人絕非神經病,這在瑞典是常態。

在瑞典,上下車從來沒有“先下後上”的規矩,車門一開,人們就會爭先恐後,而且是理直氣壯地往下衝或往上擠。

所以很多丹麥人罵瑞典人是“世界上最無禮的人”。

這源於瑞典人對平等主義近乎偏執的理解,他們的邏輯是:

既然我和你是平等的,所以我和你一樣有權站在我想站的地方,一樣有權進出門,所以我沒必要禮讓你。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順下來,瑞典酒店的工作人員和瑞典警察的腦子就可能是這麼想的:

“既然你還不是本店的住客,我就有權讓你出去,不管外面有多冷,你們是老人還是娃娃,我沒必要禮讓你們。”


  • 沉默的民族

到這,你可能會覺得,不管出於什麼理論,瑞典人實在太粗魯了。

但你能想象嗎?這樣粗魯的人卻是極其沉默的!

美國已故政論家蘇珊·桑塔格曾在瑞典生活了12年,她對瑞典人的評價十分辛辣:

一言不發是瑞典國民的陋習!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就連瑞典人自己也承認這一點,斯德哥爾摩“跨文化交流中心”的創始人馬汀松在其著作《他人眼中的瑞典人》中曾指出瑞典人“寡言、嚴肅、拘謹、乏味......”

這種沉默寡言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甚至發展到有些自我壓抑的程度。

比如:在婦女分娩過程中,瑞典產婦會盡量不呻吟。生完孩子後,她們通常還會問:

“我有沒有叫得太兇?”如果答案是“沒有”,她們會很開心。

生孩子是這樣,在葬禮上,你也絕難聽到哭爹喊孃的“喧譁”,頂多是小聲的啜泣。

所以,如果你喜歡滔滔不絕、高談闊論,那麼瑞典人一定是你最棒的聽眾,即使他們聽不懂你在說啥。

當然,如果你在那個國度生活得太久,估計也會像蘇珊·桑塔格那樣瘋掉。

對此,瑞典人種學家阿克·道恩在《瑞典人心理》中分析道:

“瑞典人似乎總是左右思量、反覆權衡後才會開口,或者乾脆什麼也不說。”

在整個事件的處理過程中,瑞典政府表現得也相當忸怩,

難道他們真是“缺乏處理強烈感情的能力”?


  • 新極權主義國家

“極權主義”的定義是:

“一種政府形式,它包括一個權力當局控制一切,不允許存在反對派。”

儘管英國《衛報》曾一度將瑞典稱為“全世界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社會”,

但從某種角度看,瑞典是一個“新極權主義”國家。

事實是,社會民主黨,即社民黨在瑞典長期統治著人民,而人民也樂於被奴役。

瑞典人從生到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政府“無微不至”的照顧,教育、醫療、養老......全部免費,

瑞典公民不必擔心餓肚子,更不必擔心無家可歸,因為瑞典豎立了一個無遠弗屆、光芒萬丈的福利國家標杆。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完美的事物。

有句話說的好,“瑞典人生而平等,但死於稅收。”

瑞典的高福利是以高稅收為支撐的,該國的稅收收入佔GDP的比例高達47.9%,排世界第四。

「第一是個叫基里巴斯的不知道在哪兒的國家,第二是津巴布韋,第三是丹麥。」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月薪是1萬,政府會拿走5000,當然,政府收的這些稅會用來照顧你。

在瑞典,嬰兒通常不到一個半月就會被送到兒童託管中心,如果哪位母親母愛氾濫,要自己帶孩子,一定會被周圍的人視為異類。

所以,在瑞典,多數學生是獨自居住的;瑞典人的離婚率在全球獨佔鰲頭;獨居老人也比別國要多出許多。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就像阿克·道恩在《瑞典人心理》中寫道的:

“他們否認存在對親情的需求,把這種需求藏在表面上自強自立的面具之後。”

國家從小給他們灌輸的思想就是:自給自足是王道

換句話說,就是不要依賴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家庭和朋友。

天長日久,便造就了瑞典人不喜歡互相幫助的社會潛意識,除了依賴國家,他們從不彼此依賴。

所以,當中國遊客遇到麻煩時,如果你是瑞典人,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自已的問題應該自己解決”,至少這一想法的優先級會排在憐憫和幫助他人之上。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按照佛家的說法,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

有南儋部洲,北俱蘆洲,西牛賀洲,東勝神洲,有恆河沙數的世界。

真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而不同世界的地理、歷史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與思維方式。

瑞典警察粗暴對待中國老人的事件雖是偶然,但也是一種文化衝突的必然。

幾千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國人是最不怕文化衝突的。

有些時候,可以“求同”,但未必要“存異”,

如果瑞典人能多學學中國的人情味,應該會給他們枯燥乏味的刻板生活帶來不少色彩。

粗暴對待中國老人,還拒不道歉,瑞典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