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時,有沒有大臣捨命替嬴政擋住荊軻的匕首?

荊軻刺秦時,有沒有大臣捨命替嬴政擋住荊軻的匕首?

荊軻刺秦時帶的刀不是一般的刀,燕太子丹曾經重金懸賞天下最鋒利的匕首,結果招過人徐夫人已百金的價格中標了。隨後,太子丹又命人以毒藥淬之,並殘忍地以活人做實驗,結果就是“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即只要用這把匕首傷人,那怕被傷者只露出了一點血絲,也肯定不能活命了。

荊軻刺秦時,有沒有大臣捨命替嬴政擋住荊軻的匕首?

在秦王大殿上,圖窮匕見,荊軻隨即以匕首刺秦王。但是匕首尚未傷到嬴政之時,嬴政已經斷袖並迅速起身,隨即想抽出隨身佩戴的大寶劍進行反擊。可是秦王的大寶劍太長了,情急之下拔不出來,結果就上演了荊軻在大殿中追殺嬴政,而大臣們像躲避老鷹追捕的小雞雞一般四處逃竄。那麼大臣們真的沒有前去救駕嗎?

荊軻刺秦時,有沒有大臣捨命替嬴政擋住荊軻的匕首?

《史記·刺客列傳》中交代了:“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意思是按照秦國的法律,在大殿中除了秦王本人,任何人都沒有攜帶兵器的資格,那些佩戴刀劍守衛秦王的侍衛,只能在殿下站崗,沒有秦王本人的召喚,沒有進入大殿的資格。如此一來,大殿中雖然人很多,但武器只有一件,還在嬴政身上,拔不出來。

荊軻刺秦時,有沒有大臣捨命替嬴政擋住荊軻的匕首?

當時救駕的人也是不少的,司馬遷說“無以擊軻,而以手共搏之”,就是有很多人一起赤手空拳地和這位武林高手過招,但更多的人則是開動腦筋想辦法,他們高呼“王負劍”,意思是把劍背到背後,這樣劍就能拔出來了,嬴政聽後將劍拔出劍鞘,並砍傷了荊軻的左大腿,勝利已成定局。大臣中有一名最勇猛的就是“太醫”夏無且,他用藥匣子砸向了荊軻。

荊軻刺秦時,有沒有大臣捨命替嬴政擋住荊軻的匕首?

事後,嬴政對當時在場的大臣們行賞罰,那些表現好的被封賞,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被處罰,尤其表彰了一生夏無且,除了賞他黃金二百鎰之外還進行了口頭表揚:“無且愛我”。但是史書中沒有記錄,那場白刃戰中,有沒有秦國官員被荊軻的匕首劃傷,故無法證明實驗與實戰中,匕首的威力是否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