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本期非遺傳承匠人:王景順,已入駐“時代記憶·非遺地圖”——

水墨畫松清睡眼,雲霞仙氅掛吟身。 霜臺伏首思歸切,莫把漁竿逐逸人。

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旭日初昇,煙霧繚繞在崇山峻嶺之間,幾棵蒼勁的迎客松傲立在山頂之上,遠遠望去巍峨壯麗,這就是水墨畫帶給我們極富衝擊力的視覺感受。

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水墨畫,是水和墨經過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繪畫出的畫作,很多時候,繪畫會被當做中國傳統繪畫,也稱國畫。

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在水墨畫中,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幹墨、溼墨、焦墨等,以此來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顏色的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從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歲月悠悠,千載水墨畫,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逐漸發展為多種表現形式,其中山水畫系水墨畫的特有畫種之一,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分離出來,在唐代趨於成熟,流傳到現在已經具備了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王景順的畫作有著鮮明的特點。

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王景順,1963年出生於天津,自幼酷愛中國傳統美術,曾師從張為民和全才畫家張禮軍老師,在山水畫家胡愛民老師的傳授下,對中國山水畫有了獨特思路與見解。

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王景順老師曾說道:“山水水墨畫不同以往的畫作種類,首先繪畫者要有一個海納百川,波瀾壯闊的胸襟,將祖國的山川河流都融入自己的精神之中,這樣繪出的畫作才是富有靈性的,能讓重巒疊嶂的山脈擁有生命感。”

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揮筆潑墨間,雄偉壯麗的山水畫了然於紙上。王景順在學習繪畫的初期,遇到了很多阻力,因為畫作不像書法,前期在練習的過程中沒有辦法臨摹,山水輪廓之間的細節都是關鍵點,細節處理到位才能傳神的表現出這幅畫的精髓,每每在入夜時分還在徹夜思考創作思路和鑽研繪畫技法,數十年如一日的磨鍊方才取得今日的成績。

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王景順老師的作品在1983年全國農民畫展榮獲二等獎,並且在國外展出,現收藏於中國美術館。2017年參加世界華人書畫大賽獲二等獎。2018年8月參加在俄羅斯舉行中俄文化交流書畫展。

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千錘百煉之後方能成才。王景順現任中亞協會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協會副部長,天津市中歐文化交流專業委員會部長,香港職業畫家協會理事,天津市民間文化藝術促進會部長。

水墨畫|揮筆潑墨,宣紙上的山水情懷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為了中國水墨畫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王景順將繼續他的繪畫創作之路,在山水潑墨中書寫他的豪邁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