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中秋節特稿」趙維新:中秋節的美好祝願


「河曲中秋節特稿」趙維新:中秋節的美好祝願

【河曲中秋節特稿】趙維新:中秋節的美好祝願


河曲視窗網特稿(記者 趙維新)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來臨,思親、團圓、祝福等人間最美好的感情又將在每一個家庭和全社會相沿傳承。其實每年早在七月中旬,大街小巷就開始飄溢月餅的甜香,提醒著人們中秋節就要到了,勾起人們提前買幾個品嚐的心思,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引發了心中對中秋的一縷縷溫情。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可謂是最溫馨浪漫了,一個充滿祝福和思念的日子。印象中八月十五中秋夜晚沒有月亮的時候比較少,有月時天地間便是一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美景:一輪圓月從東方徐徐升起,皓月當空瀉落滿地銀輝,家家戶戶都沐浴著皎潔柔和的月光,上演著祭月、賞月、許願、吃月餅、品瓜果、猜謎語、講故事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快樂的歡笑聲中度過一個美好的中秋節。

記得小時候中秋節臨近,總是急切盼望著中秋節能夠快點到來。那時每年的中秋節前,父親和母親總會預留下一顆二三十斤的大西瓜,製作一塊像極了中秋圓月、直徑約三十釐米的大月餅,也備辦一些一般大小的月餅,還有蘋果、檳果、葡萄、梨、棗等果品,中秋夜晚用來敬供月亮以及全家人其樂融融大快朵頤。在那個物質生活尚不富裕的年代,人們雖然平時省吃儉用,但是在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還是蠻捨得的,不需要過多地思考為了什麼,就為了一個閤家團圓和喜慶吧。在現在這個物阜民豐、同奔小康的新時代,過節的飲食可是比過去豐富太多了,單單是月餅的品種就有很多,平常的生活就趕得上過去的年節了。

每年的中秋節,大家最美好的願望,就是全家人能夠一個不少團團圓圓的吃一頓團圓飯,可對於許多家庭來說是奢望,有子女在外上學的,有親人在外工作或做其它事的,於是中秋月夜想親人、盼團圓、送祝願等美好的情思便油然而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北宋大文學家蘇軾的這一中秋名句傳誦近千年,熔鑄成了中秋佳節全天下人共同的美好祝願。而現在的互聯網信息化時代,即使遠隔千里萬里,人們也能隨時隨地用智能手機打開微信進行視頻通話,可以說是方便多了,中秋團不團圓的好像也不太重要了,但大家的美好祝願是不會變的。

近日因為中秋節的來臨,許多駐村幫扶貧困戶的幫扶人多了幾項極有意義的新活動,就是給所幫扶的貧困戶送月餅等物品,購買食材入戶和貧困戶快快樂樂一起做飯吃飯,幫貧困戶打掃庭院整治戶容戶貌,有的還幫貧困戶做農活共同勞動,或幫助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實際問題,給貧困戶送去了中秋節前的美好祝願和真心幫助。這種種的做法說是雪中送炭也好,是錦上添花也罷,都會讓貧困戶內心真切地生出一種“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親切感,進一步溫暖了貧困戶的心靈,增進了與貧困戶的感情,激發了貧困戶的感恩之情,堅定了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有力地助推了脫貧攻堅工作。對於廣大扶貧幹部而言,中秋節的美好祝願,既有對自己對家人的,更有對貧困戶對全面脫貧的。

月到中秋分外圓。中秋節裡,孩子們心裡盼望的可能除了賞賞明月,更多的就是快樂地品嚐月餅瓜果等飽飽口福了,而對於成年人來說,除了賞月、吃月餅等事,更多的應該是再一次品味中秋節的獨特景象,再一次感受中秋節的溫馨氛圍,再一次寄送中秋節的美好祝願吧。讓中秋永遠伴我們幸福美滿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