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稿」又到一年中秋時 河曲驕子倍思親


「中秋特稿」又到一年中秋時 河曲驕子倍思親

【中秋特稿】又到一年中秋時 河曲驕子倍思親


河曲視窗網中秋特稿:(記者 尹海清)又到秋天,雖然有時也有秋老虎如夏天般的炎熱,可是陣陣寒意已經時時襲來讓人想到嚴冬酷寒之不可阻擋。年過半百的他,也一如四季輪迴,進入了生命的秋天,雖然有時依然感覺有旺盛的生命力徘徊體內,可是隨著孩子長大父母老去,秋天的蕭索已經時時衝擊胸臆。

又到中秋,偉雄想起那是在1996年“出國熱”的影響下,中秋節前後,他毅然辭掉新華社記者這份崇高職業,懷揣著夢想,攜妻去大洋彼岸美國發展,現在已20多年了,隨著中秋的臨近,他這個遠方遊子的思鄉之情也早已成了午夜徘徊的難以企及的夢。

每到週六早上,是偉雄例行他跟父母視頻的時間,一次,到了約定的時間,微信視頻聯繫多次接不通,趕快打電話,連續幾次也沒人接,他心中頓時著急起來,趕快給大哥打電話,大哥那頭才說,父母上縣城妹妹那裡住了,於是接通妹妹的微信視頻,父母也已經關了電視,眼巴巴地專門等他的視頻了。

每週如此,已經成了習慣,每週他都懷著虔誠感恩的心接通那頭歡心等待的父母,然後一個多小時說著好多或有趣或平淡的瑣事家常,多麼期望歲歲年年一直這樣下去,可是心裡知道,父母都己經年過八旬,這樣的日子在不定的哪天就停止了。

回家跟父母過中秋那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現在回家過中秋節是一件奢侈的事了,中秋之夜,仰望一輪明月,只有內心深處深切的天涯共此時的呼喚了。

他不由想起小時候過中秋節,那時,家裡很窮,母親在火鏊上烤月餅,但是不會很多,晚上,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滿院生輝,父母在院子桌子上擺著月餅、西瓜、油棗、蘋果等供品,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賞月,父親仰著頭,遙望又圓又大的明月,樂呵呵地吃著月餅,母親高興地和他們說著,賣碗託掙得夠了我的學費,你大大養羊還掙了多少錢,地裡長得莊稼怎樣,氤氳著一股股溫馨,感覺月餅是那麼的香甜,儘管簡單,卻他內心感覺是那麼隆重,也激發著好好學習志氣。記得在高中那陣,學校會在八月十五給發3個月餅,他捨不得吃,給父母拿回家讓他們吃,母親拿住黃生生酥軟的散發著香味的月餅,問他吃過了嗎?他撤謊說吃過了,父母養活他們兄妹四個,含辛茹苦,就靠種地賣碗託供養他們上學,父母每天凌晨三點就爬起來,開始蒸碗託,上午就擔著碗託走村轉戶賣,還要到地裡幹活,他是最小的,父母身邊有兩個哥哥,照顧得老人很周到,偉雄一家子現在遠隔萬水千山,儘管一年最多回一次家,也住不了幾天,思念父母之情與日俱增,那是十幾年前,他把父母接來美國芝加哥家裡,幫他照看孩子一住兩年,今年中秋節到了,他只能在異國他鄉,給老人打個視頻電話,雖然天各一方,父母猶如就在身邊一樣,“父母在,不遠遊”,他覺得在別人眼裡大不孝,看著老人健健庚康,心情舒暢,他也就放心了,通過視頻遙送遊子的一片拳拳孝心,祝福父母中秋節快樂,身體健康!

歲歲中秋,今又中秋,想念父母,綿綿不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