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中秋特稿」李小白散文:中秋節到了,你回家了嗎?

「河曲中秋特稿」李小白散文:中秋節到了,你回家了嗎?

【河曲中秋特稿】李小白散文:中秋節到了,你回家了嗎?

河曲視窗網(記者 李小白)中秋節到了,北方的秋天更為肅殺。最近一段時間微雨不停,地面到處都是或大或小的溼跡。手邊的電話聲突然想起,那頭問我:你回家嗎?我沉默了一會兒,不知道在電話裡說了什麼,只知道掛電話的時候很乾脆也很懦弱。

世間所有的情感都想“在一起”,梁祝是,俞伯牙與鍾子期也是,花木蘭的父親在村口等著木蘭回來。有些人墳頭已經長草,乾隆皇帝要求死後與富察皇后合葬,讓人心裡既疼痛又嘆息。但人生坎坷、命運波折,你我都無能改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有工作,卻沒有父母;河曲土溝、單寨、社梁、沙泉、前川有父母,但沒有工作。年輕人不想月入兩千五,所以在紙醉金迷的大都市裡漂泊;漂泊幾年以後,總又會想起家鄉,更多的是想起家鄉的父母。優秀的人啊,不管到了哪裡都有人愛;但對於我們,只有母不嫌兒醜,只有家裡才能給我們溫暖、關愛,以及尊嚴。

小陳走錯了路,在北京的五環上瞎繞著,夜色很深,副駕上的姑娘困了,一呵欠就是一汪眼淚花兒。車內空間逼旯狹小,但北京交規森嚴,不允許中途停下來,他只能繼續瞎繞著,就像這幾年的打拼:看起來耗了不少油,但並沒有真正走很遠。人的一生一直在艱苦地進行自我扶正與探索,往前走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回頭是岸。可即便如此,多少人寧願漂泊一生,也不願上岸,因為不能回頭。人一回頭,心就慫了。父母給的尊嚴不叫尊嚴,叫溺愛;家鄉給的承諾不是承諾,是包容。父母為年輕人遮風擋雨,年輕人也要為祖宗爭一口氣,也要為家鄉爭一份榮耀,所以不能回去。

“今年還不回去嗎?”副駕上的姑娘問小陳。

“不回去了吧。回去一天,回來一天,在家上午陪高中同學,下午陪初中同學,中午還要和前女友吃個便飯,時間太緊張了。”小陳向女友開玩笑,女友很配合的笑了。

小陳沒有問女友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不回家。

因為他理解。北漂的人,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這根繩叫相思,也叫淡然;叫艱難險阻,也叫無憂無畏;叫“每逢佳節倍思親”,也叫“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陳回家後給我打了電話。我們互道中秋快樂。

小陳突然問我:你說誰最不願意過中秋?

我想了想,不知道。

小陳笑著說:羊不愛過中秋,豬害怕過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