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你在山的那一邊,我在這圪梁樑上站。叫一聲妹子你麼聽見……。公元2018年8月18日下午,一首高亢悠揚的陝北民歌《山那邊》從延河畔上的泰德酒店傳出店外,穿過馬路,鼓盪過延河,走進所有在這裡參加延中初中四連一排同學聚會人的心裡。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這是一次特殊的聚會。47年前,文化革命剛剛結束,一群還未成熟的乳燕,從古城的各個小學簇擁到延河畔上,這所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和革命傳統的中學開始讀書學習。那時的教育方針是:學制要縮短,教材要精簡,教育要革命;政治口號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備戰,備荒為人民”。學校取消了升學考試制度,小學升初中實行全盤端;班級採取的部隊連排編制,每個星期學校都安排大小時事政治課,大的課堂是全校師生大會,請來延安時期的老八路,大生產運動中的勞動英雄來作報告,講革命傳統;小的教育是召開班務會,政治老師講時事政治。這些年齡只有十四,五歲的小學畢業生就是這個時候走進的這所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中學,開始了他們嶄新的生活。

那時候,學生由於親身經歷和親眼目睹了文化革命打倒走資派,停課鬧革命、大鳴、大放、大辯論,兩派武鬥場面,政治上單純狂熱幼稚,個別同學開學不久,就因為不適應學校紀律,在受到老師批評後,背過家長中途退學。隨後,課堂秩序稍有好轉,又迎來貫徹落實“學生既不但要學工、學農,還要學習人民解放軍的‘五七’指示”,學校在全校初一二十四個班級中選擇了四連一排這一個班級的部分同學分兩批去延安無線電廠晶體管車間學習。剩餘同學打亂花插到其他班級。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現在看來,學校的這一看似尋常的舉動,給留下來沒去參加校外工廠學習的同學心理上帶來很大的壓力,因為那是一個家長對孩子教育十分嚴厲的年代。學校的這一舉動,在不瞭解內情的家長和同學看來,抽去參加校外工廠學習的同學無非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而沒被選上去參加校外工廠學習的同學,自然是在班裡表現一般的同學。因此他們被花插到新的班級後,沒少受過家長的責罵和同學的諷刺打擊。【靜觀社會百態,呈現更多精彩。歡迎點擊右上角今日頭條號“西部觀察”關注。】

事實上他們與包括我在內被送去參加校外工廠學習的同學後來的命運都差不多一樣,由於學生在校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太多,浪費的時間太長,課堂上沒學下多少知識,加之家庭負擔又重,所以在國家恢復高考後大多數人沒考上大學。否則也不會像現在,別人不是大學同學聚會,就是留學生聚會,黨校同學聚會,自己卻可憐只能是組織個初中同學聚會,高中同學聚會。就這,還因為初中畢業後彼此幾十年再沒聯繫,誰也不知道誰,誰也找不到誰。加上,這幾年社會上的各種名目繁多的聚會太多,活動變了味,所以,包括這些年一直生活在偏遠的農村小鎮,生活起居已經形成規律,猛的離家幾天再回來,好些天生活習慣不適應的我自己,開始對舉辦聚會也並沒上心。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男人有情趣,方不俗;女人有志趣,才高雅。好在我們有一位活潑可愛、才貌出眾、顏值很高,年齡大我兩歲、我一直尊敬的喊她大姐的,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天生有一副好嗓子的,用她的話說,單位上搞活動,工會主席一看冷場,馬上將我喊過去,一聲:“屈部長,上!”不用鼓動,我一上場,先前還臺下坐冷板凳的一群人,馬上響應”的女班長屈英努力下,聚會很快成行。性格潑辣工作有方的大姐她,先是挖地三尺,找到了副班長劉金貴和其他幾位班幹部,然後微信群裡召開會議。隨後又具體分工,來了個人人肩上有重擔,個個身上有責任。而且是三天五天就在手機微信裡召開一次群委會。聚會那天,她笑著對同學們說:“到今天為止,為找同學,究竟打了多少電話了,我自己都不知道,微信裡召開了多少次群委會更是說不清楚。”

那會,

不敢跟你說話,

不敢抬頭看你。

這會,

敢跟你耍笑,

看清你時,

我已不再年青,

你也再不水靈。

太陽落山,

月亮升起;

幾十年裡打問你,

尋找你,

今天千里迢迢來見你,

杯中酒,

語中情,

問一句平安,

‌道一聲珍重!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18日上午,當二十幾位分別四十七年,從全國各地回來參加聚會的同學突然之間一個看到另一個,激動地擁抱在一起時,流下了幸福的熱淚。那場面,猶如電影《英雄兒女》裡全家人吃苦,一手將王芳撫養大的慰問團代表王福標,突然見到王芳的親生父親,當年被國民黨反動派抓進上海提籃監獄,出獄後又找到組織,現在站在自己面前的志願軍政委的王文清時樣,兩個人一個托住一個的胳膊,半天沒認出對方是誰。

同學之間沒有可比性,沒有貴賤高低之分。聚會期間,適逢母校籌備建校八十週年活動慶典,同學鼓勵我出幾篇稿件登在校報,揚揚名,讓學校和同學知道你這些年在外面混得不錯,不當官,卻常有作品見諸報刊網絡。我嘴上沒說,心裡想:同學之間其實如同窮人與富人,沒錢人與有錢人,老百姓與當官的,種地人與教授博士一樣,由於他們各個人的經歷不同,選擇的生活道路,愛好興趣不同並沒有什麼可比性。如果說要比,同學中那些自以為自己出了校門混的還不錯的人,應該與社會上那些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錢學森、鄧稼先比,與袁隆平、屠呦呦比,與陳嘉庚比。如果與那些小時候家庭出身一般,學校時沒學下多少東西,高中畢業插隊,招工後結婚生子,沒上過一天大學,日益為生活奔波,為買房,為操心兒子結婚,省吃儉用,慢待了自己一生的這些人來比,那他們就將人找錯了。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因為後者與前者有本質上的差別,後者從小就沒有前者那樣的令人羨慕的,生活條件優越優裕的家庭,沒有前者那麼好的個人資源,尤其是沒有靈活的腦子。在政治上,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也沒有政治遠見,更談不上政治智慧政治手腕和政治才能。與前者相比,後者既是機會到了他們跟前,他們也不一定能把握的住機遇;因為他們不會左右逢源,不會見風使舵掌握政治風向,不會見啥人說啥話,不會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出賣靈魂、肉體,甚至出賣多數人的利益;不會為了達到自己的個人的政治目的,將自己假裝成正人君子鑽頭覓縫投機鑽營,採取種種卑鄙下流無恥物齷齪方式方法千方百計偽裝自己,上學時,在老師同學面前將自己裝作成老實聽話的乖綿羊,騙得同學信任。插隊時,將自己偽裝成政治上迫切要求進步,上進心強的,決心在農村幹一輩子革命,口號喊得最響,調子唱得最高,紅極一時的先進人物。撈取政治資本後,招工時,這才真正露出他們的狐狸尾巴,哭的鬧得不惜佔用別人招工名額第一個當逃兵離開生產隊;進入工廠後,又將自己裝扮成天生的根紅苗正的好苗子,借用插隊時撈取的政治資本,青雲直上再次騙得組織上的信任。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與他們相比,後者既不是駙馬爺,又不是狼博士,更不是口口聲聲吹噓自己是創造知識財富的專家教授的同時,又每時每刻藉著自己手中的權力,在肆意揮霍著包括他們自己在內普通勞動者創造的物質財富,成為新的腐敗分子。同學之間如果說要比,應該是比情操,比理想,比道德,比信念。不是比誰位高,比誰官大,比名氣。如今社會上稍微有點影響的人,就被捧為這家,那家,大家。這令位卑言輕的我,反倒有些不敢苟同。至於我自己因為出了點作品,同學喊我是這家那家,我更是誠恐誠惶,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我知道那是同學尊重我,鼓勵我。因為魯迅說過: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 後來才明白,“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而就我自己而言,充其量只是一個業餘作者;一個願意用文字歌頌人民美好生活,願意為讀者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糧的文學愛好者。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作家要用作品說話,不是說誰會寫了幾行字,在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了幾件作品就是作家,更不是像小品《白雲黑土》裡諷刺的,自己掏錢給自己出幾本外人上茅坑用的揩屁尻紙就是作家。作家是用自己高尚情操和優秀的作品表現這個時代,謳歌這個時代,在文學史上留下鼎立之作的人。作家是一種高尚的職業,不是誰想說自己的作家,就是作家。作家要出好的作品,必須拋棄私心雜念,必須做人真實。對自己真實,對讀者真實,內心沒有汙染,給讀者提供的是純天然“綠色食品”。作家不是封來的,作家是靠自己熬更守夜,熬盡精血用命換來的。作家這頂桂冠,不是誰想去戴就可以去戴的。司馬遷、曹雪芹是作家,魯迅是作家,柳青、巴金、路遙是作家;羅曼羅蘭、司湯達、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爾斯泰、大小仲馬、雨果等在中外文學史上留下名作鉅著的人是作家。其他舞墨弄筆在街頭小報、消遣刊物上留下幾行文字的人都不是作家,充其量只能稱其為作者。作家這個詞這幾年被人們用俗了,作踐糟蹋了,成了人們恭維對方,博得對方對自己好感,討的對方對自己喜歡的俗語。這俗語破壞了社會風氣,慣壞了人,給像養在盆裡的花樣的文化人水澆的太多了,太下溼了,把根湮壞了。【靜觀社會百態,呈現更多精彩。歡迎點擊右上角今日頭條號“西部觀察”關注。】

同學情,是不變的情,它既不是親情,又不同於愛情。是一個人學生時代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終於人品欣賞一個人的全過程,情深了,情重了,自然言也就重了。重話、輕話,批評的話,表揚的話,指責的話,袒護的話,錯話、對話,都能講,都敢說,不庇護。同學之情是一條相互傾訴敘述自己內心苦悶困惑排洩委屈不幸的管道,是一個人受了委屈向另一個人宣洩釋放自己情緒的最好方式。一個人一生和漂亮的人在一起,會越來越美;和陽光的人在一起,心裡就不會晦暗;和快樂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帶微笑;和聰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變機敏;和大方的人在一起,處事就不小氣;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還是那一排排窯洞,還是那一縷縷炊煙,還是那一把把黃土,還是那一座座群山”。集體會面,自我介紹,餐後聯歡,會場上掀起一聲高過一聲的歡聲笑語的聲浪。透過那張張質樸善良的笑臉,你會發現這些人儘管穿著光鮮豔麗,但是透過那刻意化妝修飾過外表,你會發現他們的骨子裡仍舊保持著兒時那種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革命傳統,優良作風。聚會當日午飯後,服務員收拾餐桌,盤子裡餘好多剩菜。幾位同學聽到服務員要倒掉,忙將我叫過來,說王建華今晚上不是在你那住,桌子上那幾個菜剛才誰也沒動,提回去不剛好是你們幾個人晚上的下酒菜。說完,怕我好面子,來不及我解釋,跟服務員要了個塑料食品袋,不顧服務員反對,端起盤子,將剩餘的饅頭、油糕,“噗通”一下倒進打包的袋子,順手就遞到我手中。

面前的他們與我一樣,都是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疼完了下一輩,又要疼上一輩,唯獨不知道疼自己的一代。在過去的這些年裡,不僅要接受城市買房的這個現實,而且還要承擔兒女成家,孫子入托高價上學的壓力。與參加聚會的每個人一樣,生活中他們要應對三怕。一怕自己得病受害孩子,二怕大人娃娃一不小心惹上官司,三怕是孩子上學找不到幼兒園、學校。三怕裡最怕的還是怕自己身體不爭氣拖累孩子。日常生活中,他們依然保持著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早上挎著菜籃子出去買菜,出行三二里的路,能步行,坐公交車的,決不打的;一件衣服,一旦上身,很少拋棄。經常是幾年捨不得給自己添件新衣,捨不得給自己買個好點手機,即使自己的生活得再清淡簡儉,看到孩子有車,有房,寧願自己當孫子抱孫子,吃多大的苦都心裡高興。用他們中間有人說的一句話是:這輩人這輩子是誰也想到了,唯獨沒想到自己;誰都放心不下,唯獨放心得下自己。誰也沒敢慢待,唯獨省吃節約克扣慢待了自己!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前來參加聚會的同學中年齡最大的今年已68歲,最小的都已經63歲。多數人都出生在那個少吃沒喝、弟妹多,家庭生活困難的年代。行走過的是一條今天人們說得學校畢業後農村插隊的知青道路。在那離城容易返城難的年代,個別女同學在農村一呆就五年之久,直到國家出臺知青返城政策後才離開農村。四十多年過去,如今,他們中有的人已經離世,有的人仍久重病纏身,身邊隨時需要家人照顧。帶著妻子從西安來參加聚會的海生就是其中的一例。海生大我一歲,似高原楊柳,高高的個子,做事踏實認真,為人本分。當初他家住在主席舊居王家坪後溝,我家住在丁泉砭到北橋溝方向的石畔上。他大我小,上學時經常保護我,長我了好大自尊。

這次,作為聚會組委會成員之一的他,從西安回來時,偕多年沒來延安身體不適的愛人。到延安後,剛好弟弟單位職工體檢,好心的弟弟用單位上發的、自己捨不得用的體檢表給了哥哥,想通過例行體檢吃清嫂子病情。誰知,不檢查不要緊,一檢查發現嫂子是癌症,而且是晚期。那天晚上,海生愛人看到丈夫情緒低落,心情沉重,準備改變行程。身體虛弱的她走到丈夫跟前,動情地說:“你們同學幾十年沒見面,見一次不容易,為了這次見面費了多大心思,下了多少功夫。現在你因我改變行程,不僅會傷同學們的心,而且會讓我心裡內疚一輩子!”聽了愛人的話,性格剛強的楊海生揩了把眼中淚水,寧是強忍著內心巨大的悲痛,在愛人的鼓勵下,參加完了聚會全程。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同學郭月英女兒患乳腺癌剛做完手術。因為忙於照顧術後的女兒,事先沒有預訂火車票。為了不辜負同學的熱望期待,明知自己即便當天回去,兩天聚會時間,已經過去一半議程。然而,即便如此,她依然追星趕月趕在當日下午,趕回延安,趕到酒店大廳。石林涼亭清點人數時,我告訴她:“現在都是網上售票。當天的票,幾天前就早已預定。”問她:“回去時間訂了沒?”她說:“還沒訂。”我說:“我給你教個小竅門。北京到西安的有k212、k214,過往延安的車很多,到時候,提前沒預定下票,明走,今天就收拾好隨身所帶的東西,明一早去售票窗口,遇到有人退票,隨之就能買到當日的車票。其次,現在咱這天天有去北京的班機,遇到淡季,機票比火車臥鋪票還便宜。”她聽後邊點頭邊回應“哦!延安坐飛機到北京才一個多小時。”當聽到我說到:“南苑機場下機,打的一會就到了你說的,你女兒現在住院的醫院豐臺區那一坨”時,眼眶裡盈滿淚水。

2:47是何等懸殊之大的天文數字。兩天時間要將四十七年裡想說沒說得話說完,要將四十七年裡所遇的事說盡,怎有可能,何況還要除去一個夜晚!

時針啊,你為什麼跑的這麼快,時光啊,你為什麼如此之短。

延河邊上說往事,石林坡上憶當年。四十七年一瞬間,恍若昨天!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前些年,中央電視文藝頻道有個欄目《夕陽紅》,那時候,自己年齡大概也就四十多歲。每次打開電視,聽到楊洪基老師唱得喬羽老師填詞的《最美不過夕陽紅》時,總會情不自禁的跟上低哼上幾句,覺得自己還不老,不到當“紅”不“紅”的年齡。這幾年,感覺不一樣了,頭髮也開始白了,尤其去年雙腿半月板損傷,醫生叮囑要減少鍛鍊,體重又恢復到鍛鍊前的原狀,人也胖了,體也重了。馬上感覺到自己老了。這時腦海裡再浮現出這首歌的歌詞,才感覺那歌詞好像就是給自己這個年齡段的人創作的,越加能體味和感受到夕陽的美好。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聯想個人這些年的人生經歷,再看看寫在每個人臉上的深淺不一的皺褶,同學說:“猛一看,發現每一個人都變得認不出來了。再仔細一看,大框子都沒變。”我說“那時候都是十三四的娃娃,這會都已經變得尻子後面有娃娃攆得喊上爺爺奶奶了。”同學中有人贊同。我說:“只所以覺得都沒變,是一塊呆上兩天,彼此像看國家領導人樣看慣了,才覺得長相還像從前”。同學都笑了。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人生就像趕火車。有的趕上了,有的沒趕上。車再一停,有的人下去後,車一動,腿長的跑的快上來了,腿短的、跑的慢的,沒上來,撂下來。撂下的坐下趟車,趕上了,就趕上了,趕不上,就永遠撂下了。與同學相比我就是撂下的那一個。別人孫子大學畢業了,我的孩子這會開學才上大三呢。人家四輩人時,自己才三輩,硬硬差下一輩。我說了,同學都跟著笑了。

聚會完了,回到家裡翻看聚會時的微信和照片,耳邊一直縈繞著還是前面說的,這些年來在老人們心裡已經紮下根的那首耳熟能詳的《最美不過夕陽紅》,情緒也一次次被歌詞感染調動,想到聚會時間太短暫,稿件還沒題目時。猛然間一句“夕陽是未了的情”的歌詞跳出腦海,那歌詞是那麼的形象動人,似乎一下就表達出了自己的心境,心想用它作文章的題目豈不更為準確,順從自己心事。隨之又想到兩位女同學在聚會時唱的那首歌《山那邊》,覺得它的歌詞是那麼的動聽,旋律是那麼的美妙,唱起來是那麼的動人。於是又提醒自己何不用它做文章的結尾。那樣文章閱讀起來豈不更流暢,更親切,令人心動!

“你在山的那一邊,我在這圪梁樑上站。叫一聲哥哥你麼聽見,你是妹妹的心尖尖……。”頃刻間,那美妙動人的歌聲飛出心窩響徹耳畔。【靜觀社會百態,呈現更多精彩。歡迎點擊右上角今日頭條號“西部觀察”關注。】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夕陽是未了的情

作者生活照

▋作者:高飛,原名高和平。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畢業於延中高73級5班,插過隊,當過民小教師。77年入鐵路工作,幹過列檢,換過閘瓦,燒過鍋爐,當過法官。為證明自己的愛好和價值,走出大巴山,早先搞過通訊報道。後因個人經歷觸痛,開始學習文學創作。作品散見《延安文學》和地市,路內報刊。創作作品有中篇小說《漢江在這拐了個彎》;散文《老溝的臘月》《列車行進在西延線》《山上那棵黢樹》《額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