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获得“天府友谊奖”?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近日,在第17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开幕式暨天府论坛上,5位外国专家获得对四川作出突出贡献外籍专家的最高荣誉奖励——“天府友谊奖”。

他们为何获得“天府友谊奖”?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这五位专家为什么可以获得这个奖项?

他们有哪些贡献?

他们为何获得“天府友谊奖”?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此前,四川人社推送了三位专家的故事——

成都理工大学聘请的荷兰籍专家Asch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特聘专家Teichmann

四川大学聘请的加拿大籍机械与工业工程专家Chul B. Park

△点击回顾。

今天一起来看看

剩下两位专家的介绍。

他们为何获得“天府友谊奖”?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 专家简介 ★

他们为何获得“天府友谊奖”?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Martin Beeby(马丁•毕比),男,英国籍,出生于1965年,工学学士,现任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马丁研发中心主任、高级项目经理。曾就职于罗罗、马特拉马可尼等知名航空企业,国际知名民机航电适航专家,民机适航RTCA DO-178C标准的编委成员,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成都市“蓉漂计划”专家,获“金沙友谊奖”、成都市高新区“金熊猫奖”。

马丁先生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工程科学专业,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曾就职于多家全球知名航空企业,拥有多年副总裁与高级经理经验,长期与柯林斯、霍尼韦尔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参与过波音和空客多个机型的航电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具有丰富的航空电子研发工程经验。同时,马丁还是航空标准制定委员会成员,参与过多项航空工业标准编写,如RTCA SC 205 (DO-178C),Khronos OpenGL SC定义、ARINC 653、MILS政策制定等,是国际民航研发的权威人物。

他们为何获得“天府友谊奖”?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以国家启动大型客机项目为契机成立,主要从事机载航空电子、通用飞机/无人机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地面维护服务保障和训练模拟等业务。承担着国家C919、AG600、MA700、CR929等战略机型的航空电子研发任务,同时还承研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多项基金项目。但因全球航空业主要为欧美企业主导,民机航电研发的核心技术和市场被国际知名航电企业所垄断,国内民用飞机航电系统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民用飞机航电系统的设计理念及具体研制方法理解尚不够深入。

他们为何获得“天府友谊奖”?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马丁先生自2014年加入中电科航空电子公司后,以其高度的职业化素质、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带领项目团队开展C919飞机机载数据链、客舱核心系统、MA700飞机客舱系统等大型项目研发,打破了美国霍尼韦尔及罗克韦尔柯林斯等公司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截至目前,在马丁的领导下,公司各项项目研发工作顺利开展,并通过美国柯林斯公司和中国商飞公司的阶段验收,获得了客户及中国民航局的高度认可,为国家民机航电总体研发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提升四川省航空产业格局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们为何获得“天府友谊奖”?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此外马丁还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培养和体系建设工作,入职公司后,结合国内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快速建立了完善的工程研发、质量管理、适航管理体系,并通过教育培训、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了一支从事民机航电系统、设备和软件开发的人才队伍,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及成都市的民机航电产业的技术水平。

★ 专家简介 ★

他们为何获得“天府友谊奖”?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Tang Hao(汤浩),电子科技大学聘请的加拿大籍专家,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第六批“千人计划”长期创新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燃料电池分会副理事长。在川全职工作8年期间,积极推动四川省氢能与全钒液流电池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为四川省新能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更多关于今年天府友谊奖的内容,请看↓

他们为何获得“天府友谊奖”?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