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拼多多,您准备好了吗?

2019年1月1日前,在拼多多买东西除了放心,还常有惊喜,可以玩的很开心。之后,在拼多多买东西放心、有惊喜、玩的嗨,还能一赔三,甚至一赔十。

傲娇吧!

《电子商务法》规定,侵权售假平台负有连带责任,最高罚款200万元。

照这咱老百姓碰瓷拼多多,一碰一个准,不想发财都难啊!

一直以来,拼多多的“真货率”都比淘宝、京东高,开挂的“帮忙砍一刀”,砍倒了纳斯达克,也砍倒了围攻“光明顶”的“六大门派”。

《刑法》里“侵犯知识产权罪”多达七种,然而,除了美国的集体诉讼外,正义的天使始终没有露面。

要说啊,还是人黄峥研究的透彻,山寨商品不是假货,拼多多打假一直特别认真。

碰瓷拼多多,您准备好了吗?

来源网络

不信?您看。

“老干妈”变成了“老于妈”,

“Vivo“变成了“vivi”,

外来物种“趈能”,你甚至都不会读,……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明明是碰瓷品牌厂商的山寨货啊,怎么就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呢?

其实按照法律,人家也是正宗的品牌商品,因为人家和被碰瓷的品牌厂商,压根就是两个商标好吗!

刑事犯罪神马的都是浮云,不能不说,拼多多背后确有高人指点。

也许有学法律的同学会说,“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这就是侵权。

没错,法律是这么规定的。

简单说,拼多多的大部分商品,依靠改变文字、字母、直观视觉效果等方式,成功地避开了知识产权侵权罪。

那我们还能愉快地碰瓷拼多多吗?

So Easy!

《刑法》中“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基本就是为拼多多定制的紧箍咒,一套一个准。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律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菜鸟了不是,云里雾里的。

法律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咱老百姓就弄不明白。

举个栗子,

“土豆”和“马铃薯”,“西红柿”和“蕃茄”,虽然名称不同,但在商品流通领域,二者指向了同一种事物:土豆、西红柿,都是同一种商品。

同理,vivo和vivi,指向的都是“手机”,超能和趈能,指向的都是“洗衣液”,康佳和KDNRA,三性和SHMSUNG,指向的都是“电视”。

因此,在“同一种商品”这一点上,拼多多的商家只能洗净脖子,等着您碰瓷,还只能忍气吞声。

(关于“同一种商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下两高一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碰瓷拼多多,您准备好了吗?

来源东方IC

不过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假货退一赔三,《食品安全法》规定一赔十。

拼多多9.9包邮的手机、0.09的剃须刀、19.9的XO,299的电视......您就是玩了命的碰瓷,也赚不到几个钱。

同时,针对平台商户售假、侵权行为,《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商平台负有连带责任,最高处罚200万元。

碰瓷有风险,操作需谨慎。我们不鼓励贩售假货,也不鼓励碰瓷。

有法可依的生活,毕竟比野蛮生长更让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