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林和他的汉水之春

茶以悦己,茶以贵人。

冬林和他的汉水之春



八月底的一个下午,刚下过一场小雨,微微便有了凉意,不过空气却更清新明净。风里有沁人心脾的的桂花香,这样温润的时光,更适合喝茶。于是泡了极喜欢的安吉白茶,随手拿起当天的报纸,还未来得及打开,便看到冬林的专访。目测了一下,差不多占了首页三分之二的版面,瞬间很多感慨犹如春天里突然解冻的冰河,哗啦啦全开了。

准确地说,我没见过冬林本人,照片也见得极少,QQ上的交流基本是因为茶。而与刘冬林相识,还得从“金牛早”说起。“金牛早”有绿茶和红茶之分,是冬林研发的一款恢复性名茶,虽然早有其名,但一度失传;冬林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恢复并创新,不过这件事我是近期才知情。

看完冬林的报道,思绪在无声地往前蔓延……

冬林和他的汉水之春


那是六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听着睡莲古筝曲,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茶庄里品茶。彼时玻璃橱窗外的阳光细碎,风里有淡淡的桂花香,我抬头看了一眼,有轻飘飘的桂花一层层往下落。这时女友叶子花枝招展地走了进来,已有些时日未见,我笑着招呼她落坐,准备按惯例为她斟茶。她却微笑着摆摆手,今天不喝你的茶,来偿偿我的怎么样?说完利落地从包里掏出一小包茶叶。我瞥了一眼,翠绿色的五克包装袋,上面印了金牛早绿茶的黑色小字。叶子也是一个极其爱茶的女子,源于相同的爱好,我们自然有很多话题可供交流,一来二往便熟了。因为对她的品味有所了解,对于她带来的茶,我还是有所期待的。

本着一个茶人的专业性,打开外包装之后,便将干茶铺在茶盘里鉴赏。只见“金牛早”干茶外形细紧,卷曲显毫,色泽绿润。迅速对它的工艺做了决断,准确地说金牛早属于半烘半炒型绿茶。而我一向对炒青型绿茶情有独钟,便取了八角玻璃杯,持着不期待的心态置茶醒茶。不曾设想泡好后,竟然出乎我的意料和判断。“金牛早”不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成朵,滋味更是爽醇无比,且浓浓的栗香持久不散,顷刻间便有了欢喜意。

叶子见我喜欢,便给了冬林的联系QQ,从而我知道了汉水之春,汉水之春是冬林自已茶业公司的名称。当时听叶子介绍时,刹那便觉得以这样一个名字为茶代言,真是风雅之至。汉江三个源头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不仅沿途风光秀丽,而且水质更是非常纯净。每到春天,万物复苏,沿途花红柳绿地诱着,碧波荡漾的汉江便更让人心旷神怡了!汉水之春,真是妙曼而旖旎的想象,这样想着时,便觉得冬林也应该是一个风雅之人了。

加了冬林之后,看到他这样的QQ签名:“秦巴育菁华,汉水之春茶!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当时只道是平常,心想不过是一个茶人亦或者是商人的自我包装和宣传罢了,未必真有这样的心境与情怀。

后来经常看到他的一些原创文字,不止有感性的浪漫,也有理性哲思的醇厚,但是我们并不聊天交流。至到有一天看了他对汉水之春的释义,才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在日志中这样解释汉水之春:

冬林和他的汉水之春


“汉中位于陕西南部,北依巍峨的秦岭,南枕苍茫的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汉水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滋养了这片"西北小江南"。汉中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使拥有"天汉"之美誉的汉中成为汉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智星诸葛亮的英雄用武之地,著名学者余秋雨到汉中曾言"汉中是汉人的老家,到汉中就相当于回到老家"。

春天,汉江两岸百里金黄,蜂飞蝶舞,风景如画。走进山川,扑面而来的是满目苍翠,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在这片醉人的绿色丛中,孕育了很多品质高洁的物产。特别是"宁强雀舌"和"定军茗眉"两枝茶叶。选用汉江源水流域海拔800米以上的无污染茶园,选料考究,做工精湛。曾于1995年双双入选"中南海"作为国家机关的招待用茶,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多项殊荣,可谓茶中菁华、经典。"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停下匆忙的脚步,沏一杯汉水之春茶;品味一段情,回想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让那浮躁的杂念慢慢沉淀,这或许是一种真正的放松.........

这样浓厚的文化底韵,这样诗情画意的文字,也只有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方能抵达。而后随着对冬林关注愈发多了,我发现他并不是一个只喊口号的人,而是用他的智慧身体力行的大力发展茶文化。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有些心绪,非静笃不能抵达,比如说一个人内心的浩瀚与广袤。无论看过红尘多少污浊;无论看破人性多少寒凉,愿我们都能成为照亮自己的太阳,成为窗外的明月光!而冬林,一定是那个自带光芒的人,他就是照亮自己的太阳。

一次次看到他参加产销会,一次次看他拿奖,一次次看他迈向新的台阶和高度……

冬林和他的汉水之春


一晃六年过去了,他的“汉水之春”茶业有限公司愈发地壮大了。不止创出“金牛早”的品牌,还自主研制出“老陕青砖”系列紧压茶,拥有自有的知识产权和国家专利。“老陕青砖”系列紧压茶,不仅挖掘了传统“陕青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传承了陕青茶的工艺和品质,开创了用绿茶做砖瓦茶的中国先河。“老陕青砖”系列紧压茶是陕西茶产业发展创新之举;为陕西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对实现陕茶历史复兴、持续、跨越式发展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为系统研究和创新中国紧压茶开辟了新的天地。

这不仅是陕西的骄傲,更是冬林的骄傲。“老陕青砖”紧压茶,将历史积淀与陕茶现实有机的契合,以“秦砖汉瓦”、“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情感,让人们“梦回大唐”盛世。而冬林,真正做到了以陕茶复兴为目标,做到了他QQ签名里的标语。人的一生,言行一致最难得。

直到有一天我需要寻找茶叶知识,看他公司的网站时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一直在陕西鼎鼎有名的“宁强雀舌”,竟然是冬林数年前研发的品牌。在乌兹别克斯坦专场推荐会上,陕西省商务厅王国农厅长曾这样赞誉东林的宁强雀舌:“能把茶叶做成雀舌型是生活,是品味,是文化,是艺术,是功夫”;而他对“老陕青”更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说:

冬林先生用这种智慧将夏秋毛茶就地制成帝国秦砖样的茶,避免了低价外销或弃之荒芜的遗憾,是走了茯茶和潽耳茶的路子,好。喝着这厚重、甘醇、香高、悠然似的琼浆,不仅使人联想到巴蜀要地,汉水之滨,自古就是文山书海,养人育才之胜地。刘皇叔拜相留将,曹影褒河“滚雪”,释杯浮影,茶圣鸿渐翻山越岭,草起嘉木《茶经》,梁州、金州,平利、紫阳,茶马贡道熙熙攘攘。今人之口福,故事之传说,作了这拙诗赠于冬林先生纪念。

巴天蜀地古梁州,雀舌仙茗万户侯。

已作玉兰登门客,欲邀黄杏聊乡愁。

冬林智过刘皇叔,雷雨点多曹相牛。

再借东风扫大地,将军马上去春游。

人说一事精致,便足以动人。然而世间万物,本就没有与生俱来的精致,很多精致的事物,都需要经过时光的打磨,或者外物的雕琢和磨砺。虽然现在冬林还不足五十,可是却做了三十多年的茶业,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人说十年磨一剑,冬林这份对茶业的执着,在时光里打磨了三十多年,如今更该是他所向披靡的时候了!

冬林和他的汉水之春


他不止不遗余力地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又创办了自己的茶叶栽培基地和茶厂。我想用他专访的核心思想来为他代言,那就是让老百姓都喝上好茶!你看,多么朴素的话语啊!恍惚间,我觉得这不是那个诗情画意的冬林;可我知道,这样的话,也只能出自他之口。不为口号,只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身体力行的冬林……

对于这样的冬林,我已找不到更多的形容词,因为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冬林就是那个三十年如一日的冬林,就让我们在他的原创文字《喝老陕青茶,追求一种精致生活》里去体会他的心境和情怀吧!

闲的假期,如果沏上一壶老陕青茶,再有一把摇椅,那就更美了,细啜慢品,悠哉悠哉,疲惫的心身就彻底放轻了,飘溢的清香沁入心田,不由你不感慨:茶乃水中君子也。

沏一壶老陕青茶,静静坐着摇着,思绪在茶香中慢慢沉淀……

轻抿壶中的香茶,任思绪天马行空的跳跃。

这就是一种精致的慢生活,有很多人在茶味中回首自己的曾经过往,也有很多人都能在一杯茶香中沉淀自己的沧桑岁月。

那些经历过的人生沉浮,那些不解的谜题,那些难以释怀的记忆总能在一杯茶中得到消化。

曾经的点滴和爱恨情仇在心中留下所有感受,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所经历的整个过程都会随袅袅的茶香升腾,每一步都会带给自己美与好,善与恶,怀念与伤痛,不论是最痛苦的,还是最美好的,都要注定从生命的某一刻中过去,一闪念都已去经年,恍然隔世。

喝茶是一个最能静心,最淡定从容的事情。望着刚沏的茶叶慢慢地、舒缓地、一片片地以不同的角度层层地展开。心,如琉璃般清透,亦如白瓷般脆弱,不得已的将自己的思绪在孤寂中放逐......

生活就像在乘坐的列车一样,如果是一次长途的旅行,难免要停几次、难免想要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谁也不能改变日子的快慢进程,却能把岁月凝聚成永恒;这似乎只是一种模式,却让生活洋溢着淡淡的温情。

只有亲身经历这个过程,在过程中体会、沉淀,心便随之安静了。

好的老陕青茶,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喝到了,留意了,感叹了,怀念了,足矣!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茶里的沉浮,便是浓缩了的人生。

或辉煌,或平淡,都将丰盈我们的生活阅历,也让我们的人生从此更加富有。

冬林和他的汉水之春


一杯老陕青茶也是一种精致。

在全心全意对它的同时,自己也感会到一种愉悦。当你静静的品茶时,总觉得自己是不属于喧闹的。而安静,才是自己最本色的着装,享受静谧之美。

日月循行,天地轮回,且让自己从红尘喧嚣、物欲弥天的烈焰中走出。为心灵开辟一方永恒的净土,为生命点燃一盏不灭的明灯。让思潮进入大觉悟、大轻松、大自在的高远境界,体验喝茶的这种静谧的永恒之美吧!

生活不也是这样的吗?其实,我们也可以那样精致的生活。

人生有许多精致可言的。

只要感觉自己舒心了,那也是一次飞跃,是心灵的飞跃。


冬林和他的汉水之春

这是一本特别的#诗词# 书。诗词是一扇门户,穿过这道门,可以看到茶背后的人,以及人的精神。茶、器、人三者构架了一个地方的茶文化。最重要的,它古为今用,能给今人以资源,能给今人以力量,能给今人以自信,帮助今人找到精神支柱和发展之魂。茶始于翠山,人类也是,陕茶仅是一个坐标和立场。《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点击左下”了解更多“查看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