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鎮守江防之意,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江蘇省鎮江市,鎮守江防之意,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鎮江,江蘇省地級市,總面積3843平方千米(市轄區1083平方千米),總人口267萬(市轄區64.3萬)。轄京口、潤州、丹徒3區,代管丹陽、揚中、句容3縣級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一、歷史沿革

1、春秋時名朱方。戰國時改谷陽。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置丹徒縣,治今市東丹徒。

2、東漢建安十四年至十六年(209—211),孫權自吳徙都於今鎮江市區,號曰京城,也名京口。東晉永和中僑置東海郡於京口。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又置南徐州。梁改南東海郡為南蘭陵郡。陳復為南東海郡。

3、隋移延陵縣於此,廢南徐州,南東海郡,又省丹徒縣入延陵縣。開皇十五年(595年)置潤州。大業初廢州,屬江都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潤州,又改延陵縣為丹徒縣。建中初置鎮海軍節度使。

4、北宋開寶八年(975年)改軍號為鎮江軍,鎮江之名自此始。政和三年(1113年)升為鎮江府,屬兩浙路。南宋屬兩浙西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為鎮江路,屬江浙行省。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克鎮江置江淮府,尋改鎮江府。清仍之。

5、1912年廢府存丹徒縣。1928年改為鎮江縣。1929—1949年為江蘇省省會。1949年析城區置鎮江市,屬蘇南行署區鎮江專區。1952年屬江蘇省鎮江專區。1958年7月,丹徒縣併入。同年9月鎮江專區改為常州專區,鎮江市屬常州專區。1959年複名鎮江專區,仍駐鎮江。1962年鎮江市、丹徒縣復分設。1970年鎮江專區改鎮江地區。1983年撤銷鎮江地區,改設地級鎮江市。

二、地名來歷

有兩種說法:

1、因鎮江北部沿江岸—帶地勢比較低窪,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詞,以示祈望而得名。

2、公元1113年宋代(宋徽宗改和三年)改潤州為鎮江府時才有此名。據說,當時統治者認為鎮江的地理位置優越,背山面江,形勢雄險,為鎮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鎮江。

三、風景名勝

江蘇省鎮江市,鎮守江防之意,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1、鎮江三山風景名勝區。由金山風景區、焦山風景區、北固山風景區組成風景各異的三山風景區現在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江蘇省鎮江市,鎮守江防之意,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鎮江南山風景區。距市中心2.5千米,兼具幽深、古樸、素雅、與明朗秀麗的特色,素有“城市山林”之稱。

江蘇省鎮江市,鎮守江防之意,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3、西津渡古街。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

江蘇省鎮江市,鎮守江防之意,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4、鎮江市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現在的館舍落成於1890年,是英國在中國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的領事館之一,共5幢,建築風格為東印度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