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休戰!美團打車、滴滴外賣暫停業務擴張

“冤家”休戰!美團打車、滴滴外賣暫停業務擴張

在博上市和危機當前的關鍵時候,雙方都做出了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美團打車和滴滴外賣,這一對上半年競爭最為激烈也最吸引人眼球的“冤家”同時在近期偃旗息鼓了。

目前,雙方均先暫停了各自的業務的擴張。早在今年6月底,有美團內部人士曾告訴36氪,美團預計在7月份打車業務連開6個新城市,“已經有牌照的城市就開網約車,沒有牌照的城市就從出租車切入”。而截至目前,美團打車雖然已經在成都、溫州和杭州等地拿到了牌照,但是一直沒有進一步動作。

滴滴則曾在今年4月公開宣稱,有9個城市的外賣業務進入“準備階段”。而滴滴在7月份將外賣業務進駐河南鄭州後,至今沒有開新城,暫時止步於5個城市。

來自滴滴和美團的知情人士均對36氪確認,無論是美團打車還是滴滴外賣,都暫時停止業務擴張了。來自美團的知情人士對36氪透露,目前美團內部會將資源集中在“吃”這個最核心領域,打車繼續維持試點不擴張已是意料之中。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還對36氪稱,在雙方激戰過程中,也不乏有關鍵中間人士在滴滴和美團中間“調停”,“讓各退一步,因為沒必要在這個時期讓彼此做過多的消耗”。

對此,滴滴方面對36氪表示不予置評。

至於停戰期有多長,雙方人士對36氪推測,“至少是在今年,雙方都很難再有大的動作”。

此前兩家公司分別切入彼此最熟悉的主營領域中。去年2月,美團在南京上線了打車業務,在去年年底通過內部信的形式宣佈成立出行事業部,並於今年3月在上海和滴滴開始正面對抗。而滴滴旋即在今年4月正式開做外賣業務。

早在去年12月初,36氪獨家報道了滴滴內部孵化外賣業務時,有滴滴內部人士就曾透露,滴滴研發外賣產品其實有一段時間了,之所以一直沒有上線發佈,就是在等美團的動作。“如果真的要做外賣業務,從做出戰略到招聘團隊,再到研發,這在滴滴內部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言下之意,如果美團在打車業務上收手,那麼滴滴也不需要花重金去趟外賣大戰的混水。

“冤家”休戰!美團打車、滴滴外賣暫停業務擴張

目前美團在全力以赴搏上市,而滴滴也有上市的計劃,加上無論是打車還是外賣,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雙方不會不考慮盈利現實和現金流。近日,36氪獨家獲取的一份材料顯示,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滴滴已經虧損了40億人民幣,這可能就是滴滴也願意在外賣戰場上偃旗息鼓的原因了。

做打車和收購摩拜一直被市場視為美團在出行領域的一步大棋。但是目前網約車市場面臨著監管風險。對於網約車業務的未來走向,最近在香港做路演的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表示,美團一直在評估公司的資源投入哪個業務裡面,投入產出比更高。而當前網約車業務的評估情況來看,美團不會對網約車加大投入。

王慧文給出的理由是,跟“food”相關的資源投入,會有更好的業務投入產出比,比如已經領先的外賣配送業務。今年4月收購的摩拜跟美團業務有協同空間,但摩拜海外的進入情況會評估每個地方的經營情況,評估投入產出如何配置合適。

事實上,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美團要想從網約車市場分一杯羹,非常之難。艾媒諮詢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滴滴出行以58.6%的滲透率居首,網約車市場呈現寡頭趨勢,而且一家獨大之勢會繼續發展並長期存在。

美團要應對的重量級玩家已夠多,需要考慮業務的優先級別了。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網約車等新業務確實大大拖累了美團的毛利率。美團最近更新的招股書信息顯示,2018年前四個月美團虧損227.9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82.04億元,同比虧損擴大。而經調整虧損後淨額為20.20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55億元。

招股書上顯示,虧損加劇的主要原因系收購摩拜和開展新業務所致,其中創新業務就包括了出行業務,其中摩拜單月虧損就高達4億元。

金盟聯盟致力於為您定製專屬內容變現方案,通過個性化的內容推薦,精準鎖定目標人群,完成定製化產品樣式。讓您投放的每一分錢都可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