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有無「替罪羊」之說?爲何在人們的印象中沒有「替罪牛」呢?

替罪羊,一般認為是舶來品,英文為 scapegoat,是西方文學中喻指代人受過者、替人頂罪者,替身等。源出於猶太教、基督教聖經故事。據《聖經・利未記》載:古代猶太人在每年的“贖罪日”舉行贖罪祭典儀式。其大致程序是:選兩隻公山羊,以抓閹方式決定其命運,一隻殺了作祭典用,另一隻由大祭司將雙手按在羊頭上宣稱,猶太民族在全年中犯下的罪過,已全部轉移到這頭羊身上。然後把羊趕入曠野,即將人的罪過帶入無人之境。最後再把那贖罪的羊燒死。後來“替罪羊”一說由此傳開。

國外有無“替罪羊”之說?為何在人們的印象中沒有“替罪牛”呢?

基督教的《聖經舊約》則是另一種方法,上帝為考驗亞伯拉罕是否忠誠,叫他把親生的獨子以撒殺了作婚祭,獻給上帝。亞伯拉罕無奈只好動手系子。正要舉起刀子時,一個天使善意地前來勸阻:“我已知道你是真心敬畏上帝了,你可以把前面叢林裡的一隻羊拿來祭獻上帝,其效果是一樣的。”亞伯拉教子心切,果然把那隻山羊抓來頂替兒子做了燔祭。《聖經新約》又說,耶穌為救贖世人的罪惡,甘願釘死在十字架上,作為“犧牲”(祭品)奉獻給上帝,並囑咐他的門徒,在他死後也要比照去做。因為這是仿效古代猶太人在向上帝贖罪時,殺一隻羔羊頂罪,因此,基督教將耶穌比作替人間負罪而被殺獻祭的羔羊。

國外有無“替罪羊”之說?為何在人們的印象中沒有“替罪牛”呢?

其實,這種說法不止外國有,中國古代也早已有了“替罪羊”之說。如《盂子惠王上》載: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日:“牛何之?”對日:“將釁鐘(注:新鍾鑄成,宰殺牲畜,取血塗鍾以求吉祥)。”王日:“舍之!吾不忍其殺棘(哆嗦恐懼),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日:“然則廢釁鐘軟?”日:“何可廢也,以羊易之。”齊宣王不忍心看見牛恐懼戰慄的樣子,就命令手下用羊替換牛來祭鍾。自此“替罪羊”作為一個悲劇色彩的詞彙逐漸流傳開來。

國外有無“替罪羊”之說?為何在人們的印象中沒有“替罪牛”呢?

古人用羊頂替牛作祭品自有其道理,從生理角度看,羊繁殖力強,且易於飼養,比牛數量多,養羊多用來食用的。古代是農耕社會,牛可以耕作,拉車,堪當大任,其用處顯然比羊大得多。如果凡是祭祀都用牛的話,就會影響到生產的發展,而且百姓們的經濟條件也不允許。古人也要講究實際,先考慮到生存才會想到神的祭品,所以祭祀當然要用羊替代牛了,只有重大的祭祀活動,比如皇帝祭天時,才用太牢(豬,牛,羊三性具備)。全國只有一個皇帝,而且每年只祭天一次,殺一頭牛無得大局總之,無論“替罪羊”是外來詞還是中國古已有之,都告誠人們既要少製作“替罪羊”的悲劇,也要避免自己陷入“替罪羊”的圈套,最好是無罪可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