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隕落,人類失去了連結宇宙的VPN

英國當地時間3月14日凌晨3時46分,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

享年76歲。

那個讓你對宇宙空間產生無限遐想的科學家走了。


—霍金的成就—

1942年1月8日,霍金在英國牛津出生。他的父親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他的母親曾在牛津大學任教,家庭氛圍對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1959年,17歲的霍金進入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隨後轉入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霍金隕落,人類失去了鏈接宇宙的VPN

年輕時的霍金

1976年,霍金提出“黑洞悖論”,他認為黑洞在形成過程中,其質量減少的同時還不斷在以能量的形式向外界發出輻射。但是,理論中提到的黑洞輻射中並不包括黑洞內部物質的任何信息,一旦這個黑洞濃縮並蒸發消失後,其中的所有信息就都隨之消失了。不過在31年後,霍金“反駁”了自己的理論,承認“黑洞悖論”的觀點是錯誤的。

儘管如此,霍金對於科學領域的貢獻仍然是有目共睹的。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他提出的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的堅強意志—

霍金隕落,人類失去了鏈接宇宙的VPN

霍金辦公室照片

霍金教授的孩子Lucy、Robert 和 Tim在霍金的去世聲明中寫道:

“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痛心。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將會留存多年。他的勇敢和堅韌,他的才華和幽默激勵了全世界的人們。他曾經說過,‘如果宇宙不是你所愛的人的家園,它就不是宇宙。’我們將永遠想念他。”

在躊躇滿志的年紀,霍金患上了“盧伽雷氏症”——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不久後,他全身癱瘓,僅有3根手指可以活動。到了43歲,霍金因肺炎又喪失了語言能力。儘管醫生曾說他最多能活2年,但霍金卻與病魔戰鬥了50年。

他曾說:“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

儘管喪失了語言能力,但霍金仍然沒有放棄他熱愛的宇宙。1988年,霍金撰寫的《時間簡史》出版。

這本書從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天體物理學高深的知識進入大眾視野,成為不少人的啟蒙讀物。

這本書甚至培養了一批物理學和科學的愛好者,《時間簡史》的出現讓許多人以“科學教育家”的身份重新認識霍金。


—霍金的婚姻—

對於高知名度的科學家來說,聲譽總是伴隨著爭議出現。人們對他的私生活充滿了極高的興趣。1964年霍金與第一任妻子簡·懷爾德維持了25年的婚姻,最終走向破裂;1995年霍金迎娶伊蓮,但這段婚姻在維持了11年後也走向破裂。兩段失敗的婚姻成為霍金身上的“黑點”。

霍金隕落,人類失去了鏈接宇宙的VPN

霍金與第一任妻子簡·懷爾德


—霍金對未來的預言—

步入晚年,霍金經常用聳人聽聞的預言刷存在感,比如“地球毀滅論”“人類生存危機論”。

2010年,霍金警告說,人類在努力與外太空其他生命形式建立聯繫時應當謹慎小心,因為我們不能確定他們是否會對人類表示友好。如果我們是這個星系中唯一的智能生命體,我們應該確保自己得以生存和延續。但面對地球的有限資源和呈指數形式增長的人口數量,我們長期生存的唯一機會不是留在地球,而是向外太空尋找出路。

他預測:

2032年,地球進入冰河時代,全球氣候變暖;

2060年,人類必須離開地球;

2100年,人類進入外太空,新人種出現;

2215年,地球將面臨災難性毀滅;

2600年,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

2017年,霍金在騰訊WE大會上的演講:突破攝星的目標在於實現星際旅行

在AI不斷崛起的今天,這位年事已高的科學家也表達了他的種種擔憂。他警示世人: “強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對於好壞我們仍無法確定,現在人類只能竭盡所能,確保其未來發展對人類和環境有利,人類別無選擇。”

—霍金,始於星塵—

儘管聲譽與爭議並存,但沒有人不尊重霍金的科研精神,以及他對世人產生的激勵與鼓舞。

有人說,霍金的去世意味著“少了一個地球鏈接宇宙的VPN”;也有人說:“人類欠他一個諾貝爾獎,而他屬於宇宙。”在霍金離去的今天,人們將他與伽利略和愛因斯坦放在一起

——在伽利略忌日(1962年1月8日)降世,卻在愛因斯坦誕辰(1879年3月14日)離去。

霍金隕落,人類失去了鏈接宇宙的VPN


任何一個偉人的離開,都讓在世的人們感到無所適從的恐慌和不安。

這是他偉大之處,被從未打過照面的人們依賴。

希望霍金遠離輪椅後,能夠在他嚮往一生的宇宙裡自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