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人島嶼,集體捕殺鯨魚染紅海域,遊客目睹落淚

導讀:50000人島嶼,集體捕殺鯨魚染紅海域,遊客目睹落淚

法羅群島位置在挪威和冰島之間,有些島上有人居住,更多的是無人島嶼,群島的總面積接近1400平方公里,一共住著大約50000島民。就這麼些島嶼上的人,很難想象他們每年會捕殺1000頭鯨魚!

50000人島嶼,集體捕殺鯨魚染紅海域,遊客目睹落淚

法羅群島人捕殺鯨魚為食,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16世紀。由於海面低氣壓的影響,島上經常大風大雨,一年到頭只有100來天不下雨,極少能見到晴天。由於土質和氣候的問題,島上不長樹木,也不適合種莊稼,只能種植馬鈴薯這類耐風耐雨的糧食。因此捕魚是他們主要的生計,而鯨魚體大肉多,便成了他們的主要獵殺對象。

50000人島嶼,集體捕殺鯨魚染紅海域,遊客目睹落淚

法羅群島除了海鮮豐富,海鳥也極其多,主要是一種叫海鸚的海鳥。這種海鳥長著紅色的嘴巴和鴨掌似的橘色爪子,看著可愛,但也是法羅群島人的傳統食物。當地人抓住這種海鳥後,取其胸脯的厚肉來煎炒著吃,此外還會將整隻鳥包好埋在地下,等發酵後再挖出來吃,這種吃法和貴州的醃酸肉有點像。

50000人島嶼,集體捕殺鯨魚染紅海域,遊客目睹落淚

相對於海鳥,鯨魚更是當地人的最愛,他們每年捕殺的鯨魚超過1000頭,鯨魚肉佔所有島上居民食物的三分之一比例。法羅群島人主要獵殺的鯨魚品種是領航鯨,也叫巨頭鯨,既是電影裡遊在郵輪前面領航的那種可愛鯨魚,有時也捕海豚。

50000人島嶼,集體捕殺鯨魚染紅海域,遊客目睹落淚

法羅群島這片海域,每年夏天都有很多領航鯨群洄游經過,人們抓住這個規律,每到夏天鯨汛來臨時就會集體出海捕鯨。屆時所有的船隻統統出動,到鯨魚群活動的海域將鯨群包圍,然後驅趕到岸邊來捕殺。這些捕鯨行動通常都是全民參與的,就連5歲大的小孩子,都參與到割鯨肉中來。

50000人島嶼,集體捕殺鯨魚染紅海域,遊客目睹落淚

法羅群島人的集體捕鯨,從每年的6開始一直到10月左右結束。通常一次集體行動,就能捕殺一兩百頭鯨魚。鯨魚群被船隊驅趕到岸邊後,獵手會用刀或者槍,從鯨魚頭部後面的脊椎刺進去,破壞鯨魚的神經,只需二三十秒鐘就可以殺死一頭鯨魚。一兩百頭鯨魚群半個小時就能殺完,大量的鯨魚血染紅了整片海域!

50000人島嶼,集體捕殺鯨魚染紅海域,遊客目睹落淚

領航鯨的性格太過溫馴,在驅逐到岸邊時沒有掙扎,就連被人宰殺時也大多沒有明顯的掙扎,而是靜靜地被刀刺進身體,然後死亡。場面衝擊力極強,遊客先是震撼,接著開始悲傷,看著看著,不禁淚流滿面哭出聲來。雖然說所有的生命都應該平等,但當你看到一頭頭巨大溫馴的鯨魚死在面前,跟你看到一隻只螞蟻死在面前,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受。

世界上不少地方都在捕殺鯨魚,比如愛斯基摩人,比如拉瑪萊拉人,比如日本人,其中有些是合法的有些是非法的。對生存環境實在惡劣,必須依靠吃鯨魚肉為生的地方,世界有關組織是開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但一些完全可以脫離鯨魚肉生活的地方,也在大肆獵殺鯨魚,當遇到外界反對時,就拿所謂的傳統、科研來當擋箭牌。實在可恨可恥。這到底是必須延續下去的傳統、科研,還是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