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週末去郊野公園玩,暢遊在一簇簇鄉土花卉當中,既休息了眼睛也淨化了心靈。

城市內的大街小巷中,近幾年也逐漸出現了鄉土花卉的身影。從過去的鮮有問津,到如今卻成為了園藝師們的新寵,北京鄉土花卉上演了一出完美“翻身記”。

鄉土花卉扮靚草橋村

在南三環外的草橋地鐵站附近,一座外觀特別的公共衛生間頗為引人注目。與常見的灰泥或白瓷磚外牆不同,這座衛生間的外部被妝點得花花綠綠,像是一個彩色魔方。

仔細一看,帶來豐富顏色的並不是油漆塗料,而是真真正正的花卉和綠植。房子的四面外牆被分隔成了多塊大小不一的長方形,每一塊都成為了花卉生長的小花圃。

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這座公共衛生間投入使用還不到一年,如今已經成了草橋村園林綠化的招牌之一。

花卉之所以能在牆面上生長,是因為在每個方格內部採用了網狀設計,網格內分佈著土壤。花卉通過特殊的扦插技術與土壤緊密結合,也能使土壤進一步加固,不會下沉。

負責對公共衛生間進行景觀設計的是草橋的北京花鄉花木集團。

我們使用的是北方本地馴化程度很高的花卉品種四季海棠,這種花抗旱抗澇,養護起來也很省事。

集團創始人、現任北京花鄉國際花卉產業集團董事長王茂春表示,這座“花卉魔方”不但採用了先進的設計工藝,在花卉選材上也有講究。

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四季海棠

除了本地的馴化品種,草橋村在園林綠化上還運用了很多北京原生的鄉土花卉。

王茂春表示,早年間,北京鄉土花卉在園林綠化中使用不多,主要是因為很多鄉土花卉品種的花朵較小,花枝也錯落不齊。

但近年來隨著審美眼光的變化,人們對鄉野鄉趣的喜好不斷提高,園林綠化對於鄉土花卉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在草橋精品街打造中應用很多的石竹、華北耬鬥菜等地被植物,就是北京本土具有代表性的植物。

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石竹

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華北耬鬥菜

在王茂春看來,鄉土花卉的一大優勢,就是它們對北京氣候的適應性很強。無論是夏季高溫侵蝕,還是雨季降水來襲,都不會影響花卉的景觀效果。

鄉土花卉更富“自然美”

除了在路側用作道路綠化,鄉土花卉在園林綠化方面的使用同樣很多。在草橋地區的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園內一片池塘旁,一叢豎線條的紫色花卉長勢蓬勃,頗具野性,與其他人工痕跡較重的花境和花雕形成了強烈對比。

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公園的園林設計師姜冉介紹,這種花就是北京的一種鄉土花卉,名叫千屈菜。原先它生長在郊野的水源附近,因此特別耐水溼。大觀園設計時需要一種生長在池塘附近的花卉,姜冉就想到了使用千屈菜,事實證明效果不錯。

作為藥食兼用的野生花卉,千屈菜在中國民間應用歷史悠久,如今也被設計師們用在城市園林當中。

除了花卉使用的變化,園林的風格上,也從原來強調設計逐漸變成淡化設計,為的是突出自然的美感。

姜冉表示,以前園林綠化只流行用串紅、牽牛這樣的花,種類和風格都比較單一。近段時間,諸如射干、白頭翁這樣的野生花卉在使用上逐漸增多,景觀也因此豐富了不少。

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射干花

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白頭翁花

為了讓綠化迴歸自然美,北京一些公園在花卉播種上還採用了一種新的方式:混播。

簡單來說,就是把不同花卉的種子像大禮包一樣混合起來,一起投入地裡,之後根據季節相繼開花。通過改變種子的搭配比例,還可以得到不同的呈現效果。

以往園林綠化大多采用一年生草花,每年都需要重新播種,很費人力物力;而混播大多采用多年生的鄉土宿根植物,養護難度低,第二年還可以繼續開花。如果覺得呈現效果需要調整,只需簡單補充或替換一些種子即可。

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混播效果

郊野公園和城市森林成鄉土花卉新舞臺

除了適應性強、維護成本低、擁有野性美等優勢,近些年,郊野公園的不斷建設與城市森林的出現,更是為鄉土花卉提供了大量展示的空間。

二月蘭是自播的花卉,長勢很猛,如果放在城市綠化的花境裡,它會搶佔其他植物的地盤,很多園林綠化者就不愛用。現在郊野公園多了,如果把它放在林下,它在美化的同時還能起到很好的水土涵養作用,是最適合的品種。

王茂春表示,像是以前不太受人待見的二月蘭,就因為“舞臺”的變化而來了一場大翻身。

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二月蘭

外來品種很多都是雜交後的F1代,是不產種子的,也就不會吸引蜜蜂等昆蟲。如果我們只注重外觀,大量採用外來品種而忽略鄉土品種,就有可能對植物鏈和生物鏈造成破壞。

在王茂春看來,北京的很多鄉土花卉,對於蜜蜂、蝴蝶、蜻蜓是有很強吸引力的,增加對鄉土花卉的使用也有助於穩定生態多樣性。

本土育種研發能力有欠缺

在花木集團位於順義的種植基地,有一片35畝大的試驗田,種植著將近四百種鄉土花草。

公司的科研總監高麗介紹,這其中有三十種左右是從北京郊外自行引種過來栽種的,而更多的花草,雖然被稱為鄉土植物,所用的品種卻是由國外引進的。

北京鄉土花卉成市民和園藝師新寵,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鄉土花卉嗎

金娃娃萱草 中國原生種由國外雜交得到的新品種

鄉土植物和國外引進兩者並不矛盾,這些花草的原生種都是國內的品種,被國外取得之後,經過雜交改變了一些性狀,但仍然可以算我們的鄉土植物。

至於原生種如何被國外拿到,高麗表示,這甚至要追溯到百年前,當時我們對本土植物的管理不嚴,國外會派專門的“植物獵人”來收集中國的植物,然後拿到國外進一步育種,這種現象如今已經不再發生。

鄉土花草之所以會結合採用國外培育的品種,主要是因為國內在植物的育種研發能力上與國外差距較大。

育種需要用大量的時間來做雜交、選育,一個新產品的出現往往要經歷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國外有的育種公司,做育種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而國內在育種方面起步較晚,最近幾年才開始大力發展。

高麗率領的科研團隊,目前所做的工作暫時只有引種、篩選,更為複雜的育種工作還未涉及。國內的育種工作目前大多由院校或科研院所承擔,但因為缺乏與市場的對接機制,有時科研單位好不容易做出一點成果,卻難以將其大力推廣。

北京郊區的山裡其實有很多的花卉資源,可以找出一些適應性強、品相好的野生花卉進行引種,難度比育種要小得多,也能夠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樣性。

在高麗看來,既然在育種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難,不如轉變眼光,從野生花卉的引種方面下功夫。

北京晚報記者 莫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