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節度使爲什麼說出這句話: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爲此錯也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唐朝朝廷於魏州(今河北邯鄲市大名縣東北)置魏博節度,署大都督府,轄魏(魏州)、博(博州,今山東省聊城市)、相(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和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衛(衛州,治所長期在汲縣即今河南省衛輝市)、貝(貝州,今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澶(澶州,今河南省濮陽市)等6州。

唐寶應二年(763)六月,安史叛軍史思明部將田承嗣向朝廷投降,鑑於其實力雄厚並且和僕固懷恩關係很好,唐朝朝廷任命他為魏博等州都防禦使,旋改為節度使。

唐廣德二年(764)正月,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奏名所管曰天雄軍,朝廷依準。田承嗣在魏博,佔據魏博相衛貝澶洺7州(前述6州加上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包括今河北省邯鄲、邢臺2市部分地區的洺州),擁精兵5萬餘,不聽朝廷詔令,儼若獨立,朝廷為了籠絡羈縻他,只好屢次加封,最後,田承嗣獲得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銜,並賜爵雁門郡王,但愈是官高爵顯,田承嗣就愈發驕縱狂妄,反正我就是割據一方的大軍閥,愛誰誰,誰的命令也不聽。

年輕的節度使為什麼說出這句話: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唐朝的疆域和藩鎮地圖

大曆十四年(779),田承嗣病死,去世前將自己節度使之位傳於侄子田悅,朝廷只能承認既成事實,遂開藩鎮世襲之先例。

從田承嗣開始,除了從元和七年(812)到長慶元年(821)擔任節度使的田弘正是大唐的忠臣,田氏、史氏、何氏、韓氏、樂氏等各家族的節度使,基本上都是割據一方的軍閥。

年輕的節度使為什麼說出這句話: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電影《聶隱娘》中的田季安和聶隱娘

當時的藩鎮節度使,有被稱為“牙兵”的親兵,牙兵之名出於“牙旗”這個詞彙,古代大將出鎮,例建牙旗,仗節而行,因而官署稱牙(也就是衙)。唐朝節度使是獨鎮一方的將帥,他們出鎮,例賜雙旌雙節,所以任官節度使也被稱為“建節”,於是便也援古例稱官署為牙,稱所樹之旗為牙旗,稱所居之城為牙城,所居之家為牙宅,稱所親之將為牙將,衛隊為牙隊,而節度使直屬的私兵則被稱為牙兵。

照理說,牙兵作為節度使的私兵和親軍,應該是忠心耿耿的,但是,身為朝廷下屬命官的節度使不把皇帝和長安朝廷當一回事,牙兵也就憑藉自己強悍的武力值日漸驕悍,也不把節度使當一回事。魏博的牙兵更是如此,回顧魏博鎮的歷史,節度使或留後田弘正、史憲誠、何全暤、樂彥禎、趙文㺹都是被部下叛軍所殺或所逼迫退位,當時有個說法:

長安天子,魏府牙軍。

言下之意,天下牛逼的就是這兩種人,魏博牙兵的厲害,可以想見。

魏博牙兵之所以這麼牛逼厲害,一個原因就是,從唐代宗寶應二年(763)到唐哀帝天祐三年(906)這140多年時間內,魏博牙兵,實際上是以世襲狀態存在的——也就是,魏博牙兵都是父子兄弟代代相傳,彼此子女互相通婚,在十幾年後,便結成了“父子相襲,親黨膠固”的關係,幾乎沒有外人加入,這自然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節度使也只能“豐其衣糧,動要姑息”。

年輕的節度使為什麼說出這句話: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魏博牙兵某種意義上反而成為了魏博的主人

到了唐末,時任魏博節度使的羅紹威想要徹底解決魏博牙軍問題。

文德元年(888),魏博牙兵作亂(又是牙兵作亂),節度使樂彥禎被逼退位,之後他們又推出了繼任留後趙文㺹,樂彥禎子樂從訓領兵前來爭位,趙文㺹不敢迎戰,也被牙兵殺死(牙兵的牛逼就表現在你廢柴照樣殺),之後便推立羅弘信為留後。不久,唐昭宗繼位,任命羅弘信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僕射,並任魏博節度 、觀察、處置等使,與此同時,也任命其子羅紹威為節度副使、加左散騎常侍。此後10年中,朝廷不斷的為羅弘信加官進爵,羅紹威年齡不大,但子憑父貴,也不斷升遷。

昭宗光化元年(898)九月,羅弘信病逝,時年63歲,追贈太師,追封北平王,諡號莊肅。 魏博軍推魏博軍共推羅紹威為留後,唐昭宗得到報告遂正式任命羅紹威為魏博節度使。光化二年(899),幽州節度使劉仁恭興兵10萬攻打魏博,屠滅貝州(今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後,進兵魏州(今河北邯鄲市大名縣東北)。羅紹威不敵,遣使向宣武節度使朱溫求救。朱溫派大將葛從周前往救援,在內黃擊敗幽州乾寧軍之後,葛從周又與魏博軍聯合攻打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奪取德州(今山東省德州市),於老鴉堤再次擊敗幽州乾寧軍。

天覆三年(903),羅紹威升為檢校太傅、兼侍中、長沙郡王,這一年他27歲。

天祐元年(904),唐昭宗遷都洛陽,命各藩鎮修治宮殿。羅紹威因參與營建太廟有功,加檢校太尉、守侍中,進封鄴王,賜號“忠勤宣力致理功臣”。之所以不厭其煩地介紹羅紹威的官爵,固然是因為羅紹威的所謂“勤王功勳”,說到底,還是因為從父親羅弘信開始,他們就已經是把持唐朝朝廷的朱溫的盟友。

天祐二年(905),魏博牙將李公佺預謀叛亂,但其準備作亂的蛛絲馬跡被羅紹威察覺。李公佺見事不成,便在焚燬府舍、大肆剽掠之後,逃往滄州。

李公佺之亂後,羅紹威對魏博牙兵的危險性更加憂懼,思來想去,派親信楊利言向盟友兼兒女親家朱溫求助,密謀誅除牙軍。

朱溫正中下懷。

朱溫首先派部下大將李思安會合數萬魏博軍一起攻打滄州,追拿叛將李公佺。

此時,朱溫長女也就是羅紹威的兒媳(後追封安陽公主)恰好病逝,朱溫便派長直軍校馬嗣勳挑選1000精兵將兵器暗藏在行李口袋之中,以所謂“助葬”的名義進入魏州。

天祐三年(906)正月五日,朱溫自稱要到滄州督戰,親自率兵渡河(黃河),朱溫此行引起了魏博牙兵的懷疑,魏博城內風聲鶴唳。羅紹威命人悄悄地到兵器庫中將弓弦、甲襻全都弄斷。

同月十六日,羅紹威率家奴與朱溫派遣地馬嗣勳一起攻擊牙兵,當時留在城中的牙兵無法獲得順手的武器,8000多人一夜之間全部被殺光。

次日,朱溫才施施然率領大軍到達魏州。

當時攻打滄州的2萬魏博軍,聞聽城中鉅變,擁立大將史仁遇退保高唐(今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同時,魏博六州,盡皆反叛。朱溫歷時半年,方才將叛亂一一平定。

羅紹威的心頭大患牙兵雖然被徹底根除,但是採用的是最卑鄙和兇殘的方式,引起了極大的後遺症,朱溫在魏博留住了半年時間,所有軍費開支都是羅紹威供給,據說牛羊豬就被殺了70多頭,資糧無數,又送了朱溫上百萬緡的金錢,等到朱溫離開,魏博數十年的積蓄為之一空。

年輕的節度使為什麼說出這句話: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魏博正處於朱溫和李克用對峙的第一線

另一方面,魏博鎮的軍事實力也被大大削弱,羅紹威從此只能死心塌地依附朱溫(不死心塌地也不行),他心中非常後悔,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一作:聚六州四十三縣鐵,打一個錯不成也。)

這就是成語鑄成大錯的出處。

年輕的節度使為什麼說出這句話: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907年,朱溫接受唐哀帝禪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為朱晃

朱溫篡唐之後,加羅紹威為守太傅、兼中書令,並賜“扶天啟運竭節功臣”稱號,後來又封他為太師,兼中書令,食邑萬戶。羅紹威也“主動”要求每年供應上百萬石糧食給朱溫。

等到羅紹威病危,上表稱:

魏故大鎮,多外兵,願得有功重臣鎮之,臣乞骸骨歸第。

羅紹威知道,自己一旦早逝,魏博自此便不可能為羅氏家族所有了,落得先說漂亮話。

朱溫聞之撫案動容,對使者說:

回去對你家主人說,請為我勉力進餐,如果真有什麼不幸,我會讓保證他子子孫孫都大富大貴。

後梁開平四年(916),羅紹威病逝,年僅34歲。朱溫得知後,照例輟朝三天,追贈其為尚書令,諡號貞壯。

年輕的節度使為什麼說出這句話: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917年的各方勢力形勢地圖

不管是不是生榮死哀,也不管是不是子子孫孫都富貴,自此,魏博鎮再也不屬於羅家了,而羅家由盛而衰的一個轉折點,就是清除魏博牙兵,驕悍難制的兵卒也是割據稱雄的資本,正如體內的異種真氣吸走固然能夠防範走火入魔,但從此或許也就武功全失了。

歷史很多時候就是如此弔詭。

後來魏博牙兵又一次興起,在五代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光彩和痕跡,這是後話,談古論金以後再和大家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