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靜脈曲張

“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靜脈曲張

用紅花泡水。將一個大盆裡,放入10克紅花,再加入開水。患者,每天在熱水裡蒸靜脈曲張處,待水晾到身體可以接受時,將靜脈曲張處,放在開水裡泡,直到水涼為止。泡完後,用繃帶,將靜脈曲張部位勒緊,一個小時後解開。每天,按此方法做一次。


“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靜脈曲張


紅花、當歸,牛膝,川芎:每樣藥15克,大火煮沸小夥煮10分鐘,藥和水的比例是在1(藥):40(水)。然後把藥水倒到洗腳盆(盆要小、深,水能過腳踝)裡腿搭在盆上燻,待水可以下腳了就開始燙了。


“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靜脈曲張


用熱毛巾簡單的熱敷小腿,待小腿熱了往小腿上抹上紅花油,用手搓熱點,用刮痧板由輕到稍重的手法刮靜脈曲張處,起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待退微微發紅在按摩我一下所說的穴位。

選大黃50克,搗碎後用紗布包起來,放入盆內,水煮沸15分鐘後倒入盆中,水量以淹沒腳踝骨為宜,用此藥水泡腳,每兩天更換1次大黃。大黃是瀉下的中藥,性味寒涼,在人體內的作用主要是讓胃腸道通暢。

大黃在臨床中使用較廣,其藥物製劑有生大黃(生軍)、酒制大黃(酒軍)。外用大黃用來對靜脈曲張進行清熱解毒,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如果說所有的靜脈曲張都用大黃,或者說只單純使用大黃這一味藥,那這種治療方法肯定不科學。

具體的把握原則是,靜脈曲張只有在合併淺靜脈炎的情況下,才可以採用大黃治療,然而完全的靜脈曲張,尤其是症狀比較嚴重的時候,使用大黃的效果則不佳。


“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靜脈曲張


取桂枝50克,木瓜100克。水煎於每晚臨睡前泡足1次,每次30分鐘,藥液涼後可再加熱浸泡,1劑可連續使用2~3天,7天為1療程,最好在立冬後就開始。


“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靜脈曲張


伸筋草40克,靈芝草3克,丹參5克,當歸6克,木香7克,甘草4克,艾葉4克,五加皮2克,五味子2克,雙花3克。具有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達到通經絡、活氣血、壯腎陽、舒筋骨的優點。並可以通過刺激腳部穴位,增加血液循環、益氣昇陽、四肢加力、改善血液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