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開學第一課:對於娃們「哭」的專項培訓

幼兒園到了開學季,新生孩子到幼兒園不適應,有分離焦慮,那是老師們都很清楚的,如何對待孩子們入園時的一片哭聲,讓孩子儘快的熟悉幼兒園生活,幼兒園在以往就做了很多工作。如:開學前家訪,增加老師和孩子的熟悉程度;讓孩子先送半天,連續送兩週,再送全天送,這樣孩子就會慢慢適應;還有幼兒園所有老師,包括園長,在開學初的幾周都要到新小班去幫忙,幫助班上老師安撫哭的孩子等等這些措施,但也耽誤不了孩子哭,減少不了哭的現象,治標不治本,於是園長也是拼了,專門對孩子的“哭”做了研究,並對老師進行了專項培訓,以務必做到讓孩子不哭、少哭、哭的時間短。

幼兒園老師開學第一課:對於娃們“哭”的專項培訓

因此,幼兒園老師的開學第一課就如期開始了。

第一個攻克的難題就是面對孩子各種哭各種鬧,要求老師要始終面帶微笑,減少孩子的恐懼感。陌生人見面,面帶微笑總會給人一種平和、容易接近的感覺,自然就會吸引人,很多人就願意跟你溝通。那孩子更是這樣,看著微笑的老師,孩子才不會害怕,如果本來就陌生、老師再不笑,家長又一定把孩子放到這裡,那孩子一定會大哭。為了在實踐中更好實施,園長組織老師進行模擬練習,分別請了不同的老師扮演孩子,製造各種哭、各種麻煩,請小班老師來應對,就看在這個過程,老師是不始終面帶微笑。

幼兒園老師開學第一課:對於娃們“哭”的專項培訓

第二個攻克的難題就是針對“哭執著”的孩子,老師不能總是哄,要組織各種活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越是坐在那裡哭,喊著要媽媽,老師越是哄他,告訴他吃完飯媽媽就會來的,是沒用的,而且只能加重他的哭,因為在這個時間段他沒事做,就是想媽媽。如果我們順應孩子年齡特點,孩子的注意力是容易分散的,是好忽悠的,引導孩子做一些別的事情,那孩子肯定會轉移注意力。因此,在開學第一課老師們根據孩子喜歡小動物的特點,老師們做了各種動物頭飾、胸飾、手袋偶、手指偶等。老師一會變成兔媽媽帶孩子到戶外做遊戲,一會變成狗媽媽給小朋友發好吃的,一會有變成貓媽媽給小朋友講故事,在這兩天的實踐中,還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哭聲真的少了很多。

幼兒園老師開學第一課:對於娃們“哭”的專項培訓

第三個攻克的難題就是針對中午睡覺時孩子的哭,孩子一到睡覺時,自然就想到媽媽,媽媽沒在就會哭,有的孩子的聲音很大,會把別的孩子吵醒,也會帶動起別的孩子哭。怎麼辦?於是園長針對這點,也給出了老師們具體實施辦法,第一,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因為孩子喜歡戶外活動,不但能減少孩子哭聲,還能鍛鍊孩子的身體,這樣孩子就會在上午消耗一定的體能,上床睡覺會很快入睡。第二、把睡覺賦予遊戲性,老師會跟孩子們說:“你們是小白兔,我是兔媽媽,今天兔媽媽要哄我這麼多的小白兔睡覺,看看哪個小白兔先睡著!”這樣,有些想哭的孩子,一看老師和小朋友玩兔媽媽睡覺的遊戲,也會不哭,自己假裝做著小兔去睡覺了。

幼兒園老師開學第一課的學習——對“哭”的專項培訓,在實際工作中真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從這兩天來看,有些孩子從哭到不哭,有些孩子從大哭到小哭,還有孩子從原來持久的哭到現在做遊戲就不哭轉變成間歇的哭,確實對新生“哭”的應對,有了實質性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