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2012年3月18日,一個微博名為“走飯”的女生髮了一條微博——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這是她人生的最後一條微博,17號的凌晨,她大概是坐在飄著雨的窗前,用手機編輯好了這條遺言,選擇定時在次日發送,隨後上吊自殺。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到目前為止,她的這條微博下面,已經有129萬條留言了,而且每一天的夜晚都會增加許多。129萬條孤獨的靈魂,都與走飯有過類似的心情,或許是喪,或許是迷茫,或許是真的不想活了。所有留言的時間基本都在夜裡,你能想象嗎,你在夜裡探出頭去,涼風徐徐,有成百上千萬孤獨的靈魂,全都獨自躺在床上,想著死亡,或者悲傷的事情。

走飯是個內向的姑娘,成績平平,當年高中的老師、同學,不大記得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不愛說話的女孩。走飯曾跟朋友抱怨自己沒有存在感。但在生活中,她又喜歡把自己藏起來,像個隱形人一樣。

日本有個詞叫“無緣死”,指在當下嚴重老齡化的社會里,有許多老人沒有朋友,與社交無緣;沒有親人,與家庭無緣;沒有工作,與社會無緣。日本NHK紀錄片的攝製人員曾偶然碰到過這樣一位男子,他失去了勞務派遣的工作,被人從宿舍裡趕了出來,年近不惑卻不得不露宿街頭。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電影《楢山節考》裡,活到70歲的老人要被長子背到楢山上丟棄

要知道,在日本這樣的處境是可以領取生活救助金的,但他只是默默回應了一句:“不想因為自己的問題給別人添麻煩。”

每個人好像都有想死的時刻,一旦遠離了人群,躺在自己孤獨的小屋裡,悲觀厭世的情緒就會湧上來,但現實裡誰會傾聽你想死的念頭?中國人是羞於談死的,講給朋友家長聽,他們都會安慰你,“不要亂說,活著多好。”即使,他們自己也起過這樣的念頭。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我們大概都思考過,假如我自殺,會選擇怎麼死,跳樓,不敢;割腕,太痛;上吊,要過很久才死;還是吃安眠藥比較好,可是萬一沒死成被拉起來洗胃就太痛苦了。

那時候才發現,原來大家害怕的不是死,而是疼啊。

如果我媽沒有生我,我一定感謝她的不生之恩

我曾質問過媽媽,為什麼要把我生出來,為什麼不養只狗。她回答不出來,可能是想說,結了婚一年,時候到了,就要生孩子了,至於為什麼,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的。

這就是我們大部分人出生的理由。

“人要是能被塞回孃胎裡就好了。”我的一個朋友經常對我這麼說。他告訴我,初中的時候,他經常跟媽媽吵架,因為已經忘記了的小事情,被媽媽趕到門外不讓進來,還扔給他一隻瓷碗,讓他去討飯。他在門外拼命敲門,也沒人回應,有人上樓了,他就把瓷碗藏在衣服下面,背靠著牆,害怕被人發現。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他說,他有一次站在7樓的邊緣半個小時,只想跳下去,硬是沒勇氣。後來他把這件事告訴他媽媽,他媽媽惱羞成怒地說他神經病,好好活著不行嗎?

他告訴我,諷刺的是,他媽媽曾和他說,她在初高中的時候特別抑鬱想要自殺,遺書都寫過好幾封了,她還想過到了30歲就去死,可是活到30,有了丈夫孩子,突然就不想死了。

我的朋友說到這裡,無奈地笑了。這讓我想起網上看到的一個段子——做老闆的千萬不要隨便罵年輕人,他們可能會立即辭職,甚至自殺。但是可以隨便罵中年人,尤其是那種有房有車還有孩子的,他們怎麼罵都會堅強地活下去。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在地鐵上邊啃麵包邊哭的日本青年

家長常常是十幾二十歲少年起自殺念頭的導火索,其實那些家長自己也曾是憂鬱的年輕人,懷著惴惴不安的心理活到中年,把自己丟失掉的對生活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就像有句話說的:有的人活著活著,活不下去了,又不敢去死,就生個孩子,替自己活著。

看走飯資料的時候,最擊中我淚點的也是類似的一句話:

小學時媽媽對她的要求是90分以上,初中時的要求是70分以上,高中時的要求是及格就好,而現在,媽媽對她的要求只是“活著”。

在發病的時候,走在街上,覺得誰都比自己有用

走飯去世的時候,正在大四實習。她討厭上班,每天小心翼翼地害怕出錯,但有一次,還是把單位的門禁卡給弄丟了。

她不想工作,只想回家。後來,她每天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都在哭……

在自殺前幾天,走飯對她朋友說,單位裡有一個實習生,因為犯了錯誤被趕走了,同事們說的話極為難聽。她擔心自己也會像那個實習生那樣。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走飯的畫

她的哥哥不知道這些,他只記得在週五那天,妹妹突然給他發了短信,說在單位裡犯了錯誤。

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壓倒走飯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關抑鬱症的資料顯示,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疾病,但我國對抑鬱症的識別率還非常低,地級市以上的醫院對其識別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而且抑鬱症的發病和自殺事件已開始出現低齡化了。

那就像是精神上的感冒,無關人的性格、個性,直接把患者的世界帶向絕望和悲觀。

哪怕不是患有抑鬱症,每個人對世界的感受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敏感的人會放大那些羞辱、傷痛,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高中時候,我曾經因為因為腳踝韌帶撕裂而拄了一個月的柺杖,每天還是繼續上學,走的是走過無數回的老路,見的是見過無數面的同學。可是一兩個星期之後,就能感覺到眼中的世界和之前有一點點不一樣了。

看到跑跑跳跳的人,我會注意很久;看到有人在看我,我會覺得他們在想到底要用什麼表情來面對我,是來扶一把還是裝作沒看見;聽到有人在身後笑,我會想,他們會不會是在嘲笑我,是不是我拿著柺杖走路的樣子很可笑。

一個月後,拆下繃帶,迴歸正常了,才感覺世界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圖by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太宰治有句著名的話:

我本想這個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細條紋的麻質和服,是適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還是先活到夏天吧。

本來不想活下去的時候,為了一點不足為外人道的小事,選擇先活看看吧。這簡直就是喪人的終極溫柔。

就像《奇葩大會》裡講述自己躁鬱症經歷的劉可樂,她已經可以風輕雲淡地講出自己曾經最痛苦不堪,想要死去的時刻了。她說:這個世界之所以這麼多的條條框框,其實就是為了告訴你,你不必格格都入,不必每時每刻都人地皆宜。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奇葩大會》上的劉可樂

能將痛苦在人前說出來,就已經戰勝痛苦了。

如果你在百度裡搜索“自殺”,出現的第一條就是下面這一條。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這個世界雖不完美,但我們依然可以療愈自己。”

我在想,或許走飯更堅強一點,過幾年或許會成為劉可樂。劉可樂再脆弱一點,或許也會變成走飯了。

那麼到底是死了好呢,還是繼續活著好呢?我們常常會一邊幻想自己的死,一邊還是繼續活著。

走飯說,人生就是一個自殺的過程。其實這裡應該把自殺替換成死亡。死亡是生命的終結,我們每個人都會不可避免地走向這個結局。所以在走向這個結局的過程中,一定要活得開心一點。才不負此生。

值班主編 | 董嘯 值班編輯 | 李星銳

這是第 403 篇文章

- END

文藝姐|女孩離世6年,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下多了129萬條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