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幸福」大紅棗兒甜又香——若羌縣歡慶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特寫

「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

「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
「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
「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

9月22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農特產品聯合推介暨冬棗主題周活動在烏魯木齊新疆國際大巴扎舉行。若羌冬棗等特色果品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遊客爭相購買。 本報記者湯永攝

9月的若羌,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成片的棗林中,俏立枝頭的棗透著紅豔豔的光澤,映紅了棗農自豪而幸福的笑臉。

9月22日,在若羌縣吾塔木鄉的萬畝紅棗基地舉辦“迎中秋慶豐收·若羌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萬人齊聚一堂,舞龍舞獅、載歌載舞,與全國人民共慶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

10時,在慶祝活動開始前,尤勒滾艾日克村村民陳曉明、王慧夫婦在自家棗園用手機在淘寶網上對粉絲直播。陳曉明一邊包裝冬棗一邊對著手機鏡頭介紹:“各位網友:我家種了21畝有機灰棗、冬棗。我們正在包裝銷售的是新鮮冬棗。”王慧則在包裝的空隙做客服,她在手機屏幕上熟練地打出:“我們實行空運,包郵、包損。”陳曉明家每年銷售紅棗的收入達20餘萬元。直播完,陳曉明對記者說:“大紅棗兒甜又香,紅棗產業富若羌。”這是若羌棗農的肺腑之言。

12時,活動拉開序幕,來自吾塔木鄉、鐵幹裡克鎮、瓦石峽鎮三個規模種植鄉鎮的紅棗種植管護能手和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加了慶祝活動,大家身著盛裝,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在現場的展示區擺滿了各類參展的農產品:除了冬棗、灰棗外,還有土桃子、馬奶子葡萄和新鮮糯玉米等。

吾塔木鄉吐魯番村紅棗種植大戶斯馬義·尼亞孜家種植了13畝生態紅棗,每年的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當日一大早,他和妻子帶著20公斤的新鮮冬棗來參展。“來參展的目的就是要告訴鄉親們要好好種棗。國家設立豐收節,是鼓勵咱們農民通過科技增收致富。”斯馬義說。

近年來,若羌縣委和政府堅持走“保品質、重品牌”的紅棗產業發展之路,不斷提升紅棗品質,擴大影響力。目前,若羌縣紅棗種植面積23.02萬畝。為確保紅棗品質,若羌縣成立了紅棗管理協會,制定了高於國家標準的《若羌紅棗地方標準》,確定灰棗作為主打品種,全面落實棗樹修剪及深施農家肥、有機肥等措施,生產綠色有機紅棗。在紅棗產業的強勢帶動下,2017年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1082元。“今年全縣的紅棗總產量至少超過8萬噸!”縣農業局黨委書記羅天鵬信心滿滿地說。

在慶祝活動中,若羌縣表彰了49名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若羌紅棗種植管護能手。尤勒滾艾日克村村民麥麥吐迪·斯馬義受到表彰後說:“今後要更加努力,不能辜負這個稱號。我正在和其他種植戶商量成立紅棗合作社,提高我們紅棗的附加值。”

「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

若羌縣零距離來稿請投:[email protected]

新時代,一起加油!

「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
「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
「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丰收·幸福」大红枣儿甜又香——若羌县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