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霞林街道下黃村林國棟一家:遠離水患 安居樂業

莆田霞林街道下黃村林國棟一家:遠離水患 安居樂業

新鮮水果擺上茶几,電視機裡唱著團圓歌,孩子們在客廳奔跑嬉鬧,大人們在廚房忙碌備餐。昨日是中秋佳節,城廂區霞林街道下黃村澄湖小區林國棟一家其樂融融。近段時間,央媒相繼報道莆田木蘭溪治理實踐,林國棟頻頻出現在新聞裡,讓這個普通的家庭今年中秋感受不一般。

“這幾天不斷接到親戚朋友的電話,除了節日問候,也祝賀我上了電視。遠在昆明的孫兒看到報道,也打電話回來,說爺爺出名了,人民日報、央視焦點訪談都採訪了他。”林國棟笑著說。

木蘭溪治理前,地處木蘭溪畔的下黃村年年水患。林國棟至今記得,1956年的中秋,洪水漫溢,年僅11歲的他和其他村民一起坐船到城裡避難。

“當年水患歷歷在目,慶幸的是,廣大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提出的‘變害為利、造福人民’要求,近20年久久為功,接力治理木蘭溪,我們才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如今,73歲的林國棟已是四代同堂。時逢佳節,家人團聚,十分熱鬧。

暢談間,林國棟的兒子林楠帶領記者參觀居室。四房二廳,裝修漂亮,乾淨整潔。“木蘭溪治理,改變的不只是人居環境,還有村民生產生活方式。”林楠說,過去下黃村是蔬菜專業村,他家祖祖輩輩也種植蔬菜,但逢澇災就沒收成。木蘭溪治理後,村民生活安定,下黃村也迎來舊村改造,他家分得7套安置房,有的用來居住,其餘全部出租。

林楠記得,搬進新居的那年,辦了三件大事:“我爸的七十大壽、新房喬遷、孩子結婚”。一年之內,人生大事全在這套新房完成了。

夜幕降臨,可口的飯菜和月餅擺上飯桌,林國棟一家圍坐共進團圓飯,張貼在牆上的“囍”和“福”字剪紙在燈光的映照下,紅得耀眼。本報記者黃凌燕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