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付金將100%交存,中小支付機構業務承壓

時代財經APP記者 唐汪凱

备付金将100%交存,中小支付机构业务承压

第三方支付機構交存客戶備付金規模再創新高。9月18日,央行公佈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第三方支付機構交存客戶備付金達到7638.43億元,較上月末增長1225.12億元。

客戶備付金規模不斷上升的背後,各第三方支付機構交存比例不斷上提。按照央行要求,到2019年1月14日要實現客戶備付金100%集中交存。這也意味著,部分中小支付機構此前躺著也能賺備付金利息收入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業務轉型迫在眉睫。

交存比例按月上提

2018年6月,央行下發《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提到自2018年7月9日起,將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餘額。

早在2017年年初,央行就曾對非銀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做出過要求。央行在《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提出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

2017年12月,央行再次下發《關於調整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在2018年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集中交存比例。

在監管不斷加強非銀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管理的背景下,備付金交存規模逐步提升。

據相關數據,2018年前3個月,非銀支付客戶備付金交存規模分別跨過1000億和3000億元大關。4月交存備付金近5000億元,環比增長近六成。除了五月有小幅度微跌外,到了6月底,其規模回調至5008.36億元。從7月份的數據來看,當月該項目餘額6413.31億元,環比增長1404.95億元。

按照《通知》要求,各非銀支付機構在2018年9月10日,不同業務類型交存比例要達到:銀行卡收單事務:70%(A類)、72%(B類)、74%(C類)、76%(D類)、78%(E類);網絡支付事務:72%(A類)、74%(B類)、76%(C類)、78%(D類)、80%(E類);預付卡發行與受理:76%(A類)、78%(B類)、80%(C類)、82%(D類)、84%(E類)。

有業內人士據此統計,非金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交存比例達到100%時,其規模將超萬億。

業務轉型大勢所趨

與客戶備付金交存規模節節攀升不同的是,此前一些靠吃備付金利息的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營收卻被步步擠壓。

據業內人士介紹,利用備付金吃利息是不少中小非銀支付機構的重要盈利來源。這些機構一般會在銀行開立兩類賬戶,一個是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一個是備付金收付賬戶,雖然監管規定備付金不計息,但實際操作中,由於用戶每筆交易的時間差等,尤其是預付卡業務,存款賬戶和收付賬戶之間會形成差額,這部分餘額或將成為生息資產。餘額越高,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議價能力越強,一般情況下,年化收益率會比活期存款略高。

隨著備付金交存比例按月逐步提升,靠吃備付金利息賴以生存的非銀支付機構面臨退出市場或者轉型的唯二選擇。

易觀金融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在當前監管不斷完善非銀支付管理,甚至不惜頻頻以罰單形式來規範機構行為的背景下,對於中小非銀支付機構來說,只有在規範指引下創新業務模式,提升競爭能力,尋找新的盈利點,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客戶備付金交存比例越來越高,中小機構的利潤空間肯定進一步壓縮,迫使支付機構加速轉型。” 移動支付網行業分析師慕楚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也表示,“較有實力的支付機構會上升做金融,比如消費金融,互金服務,而實力較差的則下沉做商戶服務,除了基礎支付服務,還可以提供類似會員系統,營銷服務等商戶需要的增值服務。”

“事實上,央行推出備付金集中交存措施的時候,支付機構已經開始逐步轉型,而沒有實力轉型的,基本是主動註銷或者被收購,從而退出市場。可以說,能熬到現在的支付機構已經具備一定能力依賴其它業務生存了。” 慕楚補充說。

备付金将100%交存,中小支付机构业务承压

【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