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問「爸媽,你們爲什麼要上班?」記得這樣回答TA!

最近嘉嘉早起總是問我: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

有時候我忙著洗漱、準備早飯,會敷衍她說:“我要去工作掙錢啊,然後給你買好吃的、好玩的!”

她又會繼續問:媽媽,工作好玩嗎?你為什麼要工作啊?我不要好吃的了,你能不工作嗎?……

當孩子問“爸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記得這樣回答TA!

“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很多孩子都曾問過類似問題。

怎樣回答孩子更合適呢?不妨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些例子↓↓↓

當孩子問“爸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記得這樣回答TA!

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

心理專家分析:孩子問這個問題時,表現出了他們對於父母的依戀情緒,表示他們內心不願意與父母分開。所以當父母回答這個問題時,也要從孩子的情感需求出發,積極正面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對工作有正確的認識。

常見回答:

☞我們要賺錢養你啊!

☞爸爸很忙,你自己玩吧!

☞別說了,媽媽快遲到了……

合理回答:

☞你不想爸爸媽媽去上班嗎?我們也捨不得離開你,我們也會想你的(感同身受型)

☞寶貝,媽媽下班回來就能陪你一起玩了,咱們一起拼圖好不好(積極承諾型)

☞給孩子一個擁抱或者摸摸她的頭,用行動告訴她父母很愛她,耐心解釋工作內容給她聽,或許她更能接受(愛的鼓勵型)

當孩子問“爸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記得這樣回答TA!

每個孩子性格不同,所以能夠接受的話語也不一樣。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用正面引導代替抱怨,讓孩子明白,上班對父母來說是在積攢能量,為了更好地愛他們。

為什麼他的媽媽不上班?

前兩天接嘉嘉放學,她見到我就問:為什麼我們班浩浩的媽媽不用上班啊?

當孩子問這個問題時,她或許是羨慕浩浩媽媽可以陪浩浩更多時間,又或者是在試探性問我可不可以不去上班。

千萬不要隨口抱怨:“人家爸媽有錢啊,咱家不上班哪有錢?”父母這樣帶著無力感的回答會讓孩子覺得無法理解,甚至產生自卑、只有無能的人才去工作的想法。

所以,當孩子這樣問時,你可以這樣告訴他:

當孩子問“爸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記得這樣回答TA!

☞不是所有人上班都要出門哦,不上班的媽媽他們只是在家辦公而已。

當孩子問“爸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記得這樣回答TA!

你的答案需要讓孩子明白在哪裡工作或者做什麼工作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上班能體現我們的能力,實現自我價值

☞上班很辛苦,但也很有趣

☞上班會有很多收穫,不單單是賺錢,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結交新的朋友、學到更多知識……

你上班時都做什麼啊?

“我的辦公桌上有一臺電腦,我要用它寫教案,就是給其他小朋友上課要講的知識點,然後把它們打印出來裝訂成冊,在上面用紅筆標註出重點內容,這些是需要重點講解的知識點;我會和小朋友們的家長聯繫,告訴他們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果有表現很棒的小朋友,我還會把他們的名字寫在黑板的一角,讓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 ”

當孩子問“爸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記得這樣回答TA!

這是一位小學老師向自己5歲的兒子解釋自己的工作時寫下的一段話,這樣描述就很細緻。父母有必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工作的雛形,讓他們通過了解不同人的不同工作內容,明白一些道理,比如:

☞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工作

☞工作不分貴賤,各行各業都值得尊重

☞工作並不會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愛,反而努力工作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

如果有可能的話,找個日子帶孩子一起去上一次班,讓他看看你工作的地方,哪怕只是吃頓工作餐。讓孩子真切感受下工作的氛圍,而不只是從父母閒聊中聽到職場上的不順心、壓力大或是充滿挑戰的新任務。

你和好朋友一起上班嗎?

這是一個和人際關係有關的問題,當孩子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可以這樣回答他:

“和媽媽一起工作的人裡,有些人媽媽很欣賞,他們邏輯清晰、工作細心、為人正直並且認真努力,和他們一起工作時媽媽覺得很開心;還有一些人和媽媽之間可能總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媽媽也尊重他們,因為人要學會和不同的人友好相處。”

當孩子問“爸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記得這樣回答TA!

這樣的答案既從側面告訴了孩子什麼樣的人會贏得他人更多的好感,又告訴孩子人和人之間有差異,我們不必喜歡所有人,但是我們應該嘗試公平對待每個人。

我為什麼不能和你一起去上班?

當孩子這樣問你,不要急著回絕他,比如回答“辦公室不能讓小孩子進,大人工作很忙,沒時間照顧你”等等。你可以耐心引導他,告訴他如果想要像爸爸媽媽一樣去上班,首先需要完成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業,告訴他需要在工作以前掌握專業知識、人際交往甚至洗衣做飯開車等等生活技能,讓他明白工作不是簡單的事情,並不是你不願意帶他去,只是他目前的能力還不能完成這件事。

當孩子問“爸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記得這樣回答TA!

如果,你的孩子年齡很小,那在這個問題的背後隱藏著的是分離的痛苦,那麼請你一定要告訴孩子,只要他有需要,可以隨時找到媽媽,讓他不要擔心。

耐心向孩子解釋你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抽空帶孩子去你工作的地方;努力工作的同時也要照顧孩子的感受,儘可能多的陪陪孩子。好好和孩子溝通才能收穫更加親密的親子關係哦~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