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弘仁,明末清初山水畫家,

本姓江,名韜,字六奇,

又名舫,字鷗盟。

明亡後於武夷山出家為僧,

法號弘仁,字漸江,

號梅花古衲。

與八大山人、髡殘、石濤共稱“四僧”,

是新安畫派的開派宗師,

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並稱“海陽四家”。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竹樹虛亭圖》

弘仁雖姓江,

但他本是蕭氏後裔,

蕭姓在漢代為大族,

如漢丞相蕭望之。

後梁朝新安王蕭瑀是梁明帝的第七子,

其後代蕭楨在唐僖宗時避禍,

改姓了“江”,

弘仁即是這一族的後人。

說到底,他也算是個“貴族”。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幽亭秀木圖》

弘仁出生在安徽歙縣,

一個叫桃源塢的地方,

這裡文化繁盛、重視教化,

弘仁在此環境下耳濡目染,

自幼喜愛書畫,

對前賢的學習不輟,

自稱“漸江學人”。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西巖松雪圖》

弘仁自幼家貧,

與母親相依為命,

生活雖然清苦,但母子情深,

幼年師從張無涯,學習五經。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為子陶作陶庵圖》

清軍入關後,

弘仁與張無涯一起去福建投奔南明唐王朱聿鍵,

但不久,朱聿鍵建立的隆武政權滅亡,

弘仁遂在福建武夷山出家為僧。

後念及先人都安葬在新安,

於是重返家鄉,隱居於黃山。

晚年在廬山五明禪院圓寂。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松澗清音圖》

弘仁一生,多次遊歷,

每次都有文人或高僧相伴,

主要尋訪蘇州、江西、福建等地名山,

其中,遊歷最多的是黃山。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松溪石壁圖》

豐富的遊歷經歷,

給弘仁的創作提供了素材,

在繪畫方面,弘仁初學宋人,

師法倪雲林,並且十分推崇與痴迷,

還作詩以表達崇敬之情。

漂泊終年未有廬,溪山瀟灑樹扶疏。

此時若遇雲林子,結個茅亭讀異書。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仿倪瓚山水圖》

弘仁的畫,可以稱得上是“冷若冰霜”,

整體畫風疏淡冷寂,簡潔淡遠,

這跟他心如止水的心境,

以及清寂孤苦的人生經歷不無關係,

也與明末清初那個跌宕起伏的特殊年代有關。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古槎短荻圖》

他的作品,

鮮有對生活充滿激情或熾熱的表達,

多摻雜著遺民情結、禪宗奧旨、山水性情、

古風流韻與心灰意冷等

這些帶有明顯個人特質的獨特情思,

使弘仁成為明末清初

最具個性、最為特別的畫家之一。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秋閣讀書圖》

他傾心於雲林山水清逸疏遠的品格,

而不隅於其格局,

營造出自家清剛雄峻的山水世界,

成為文脈道統品格中又一高峰。

弘仁畫作清高絕俗的氣質很難把握,

後世學他者較少。

這種孤傲清冷的畫風不知是否勾起你心中的一些情思?

不如,一起來臨摹他的《松溪石壁圖》,

透過紙墨,感受弘仁筆下的靜如止水和冷若冰霜。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01

古松從中上段樹身一側起筆,落筆沉厚連綿,要在用筆提按轉折間表現樹幹生長盤曲的姿態。筆墨與結體是一體兩面,下筆則同時呈現,既是形體又是筆法。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02

依形用筆,以筆生形,用筆左右相參差,筆勢變化穿插。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03

弘仁筆下的松形古簡雄健,用筆正側互生,挺健磊落,不可細瑣柔靡。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04

松鱗依樹結體圓轉穿插,左右虛實相生。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05

兩松高低盤鬱,松形高聳峻拔,枝幹曲節遒勁,墨色隨筆勢相間變化。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06

兩松前虛後實,以筆法提按分出節奏。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07

枝柯相交要曲直轉折,相讓要舒張有致。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08

以濃墨勾松針,入鋒爽利。松針抱緊樹身,交錯分明而渾融。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09

勾松針要實中見虛,雖滿但要留出活眼,能與松後空間相呼應。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10

大松要生於大坡大岸之上,不可作於淺灘平渚之邊。以焦墨渴筆勾皴坡石,沉厚松活,虛中見實,自元季四家得來,又更見蒼古意韻,此為新安畫派典型筆法特質,程遂、戴本孝皆善此筆法。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11

古松亭亭為眾木之表,分佈以次藤蘿草木,澗石細橋,振絜依附於樹下。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12

於松幹虛處加危崖高亭,山要虛、亭要實,突出畫眼。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13

以豎筆側鋒參小斧劈皴擦高崖,橫筆重墨畫長橋,高士徐行橋上。一橫一縱,與雙松形成整體畫面支撐框架,大結構中分出多個小空間。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14

以淡墨和水依樹石、亭橋結體分染,使勾皴渾融。

“清初四僧”弘仁——他的心靜如止水,他的畫冷若冰霜

15

以淡赭勾皴樹石、屋橋結體關節處,增強豐富性。待稍幹後再以淡赭和墨大筆溼染通幅,完善整幅氣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