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圓中秋夜 日照人的「別樣」中秋節

直播日照9月24日訊 今天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又稱“團圓節”,中秋習俗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在北京路社區高家嶺小區,惠希建和老伴劉漢唐正忙著準備午飯,遠在北京工作的兒子一家將回來過中秋,這讓老兩口心裡樂滋滋的。

劉漢唐在廚房裡忙著調餡,惠希建則收拾收拾衛生,準備炒菜的食材。打開冰箱,魚肉等食材早已準備妥當,今年一家人能在一起團圓過中秋,惠希建老兩口感到特別知足。

“今年孩子都回來陪我們過中秋,心裡特別高興,也希望家裡的生活能一年比一年好。”惠希建高興地說,關於中秋,她有很多深刻的記憶,那時候月餅就只有一種酥皮口味的,飯菜也不像現在這樣豐盛,以前人們對過中秋吃團圓飯都格外期待。

傳統中的中秋節是年內第二大節日,有“八月十五小過年”的說法,晚上闔家團圓,飲酒賞月,甚是愜意。在日照,傳承著中秋團圓宴講究“四盤八碗”的習俗,以求四平八穩。如今,這種中秋習俗慢慢演化,中秋團圓飯更加豐富了。

和惠希建老人一樣,很多老人對於中秋節的記憶就是團圓和月餅,“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中秋慶團圓,如今人們慶祝中秋節的方式也不僅僅侷限於自己的家庭,在北京路社區活動室,安玉孝正和他的幾位朋友排練歌曲,為慶祝中秋節活動做準備。

“以前吃個月餅、吃頓好飯就是過中秋了,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慶祝中秋的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安玉孝稱,每年中秋都會跟朋友在社區排練些節目,大家相聚在一起用歌舞的形式慶祝中秋。

文藝活動給了這些文藝愛好者們中秋節裡的另一種情感寄託,很多人的子女在外工作,中秋不能回家團聚,這樣的集體活動成了過節的另一種有意義的方式。

每個人對於中秋興許都有不同的記憶,每一種習俗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嚮往。就讓我們共同陶醉在這花好月圓、涼風習習的秋夜中,其樂融融,共度佳節。(日照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安琪 宋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