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羣體?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每每提到美國大學兄弟會,喝酒趴體俊男美女是永遠不變的話題。

作為美國大學“最神秘的組織”,強大的校友網,豐富的社交活動,獨特的兄弟會文化,讓一年又一年的新生們趨之若鶩。但是,過度趴體,過分的新人入會儀式,還有長期存在的未滿年齡飲酒等等問題,也讓兄弟會變成一灘渾水。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FreshU


本週,為減少兄弟會活動中強制性灌酒行為的頻繁出現,數十家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兄弟會投票禁止在兄弟會飲用烈酒。

北美跨國兄弟會大會(NIC)也宣佈其下屬的兄弟會將會於2019年9月開始禁止烈酒。如果這一禁令實行,將會有效減少對新人強制灌烈酒的做法。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dyo.com.cn


該大會下屬的兄弟會幾乎涵蓋了北美地區百分之八十的兄弟會,而在上月關於這個禁令大會幾乎是一致通過的。

不過,該禁令並沒有想象中的嚴格。禁令規定,NIC下屬的兄弟會禁止在內部活動時飲用酒精含量超過15%以上的飲料。不過,如果是有特別執照的供應商提供的酒類除外,同時這項禁令也不包含年滿21歲及以上的成員。

也就是說,21歲以下的成員,不能喝“無證”烈酒,但是“有證”烈酒還是可以照飲無誤。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news.now.com

NIC在北美地區800個校園中有超過6100個分會,估計有超過38萬本科生成員和420萬名校校友。

NIC的總裁賈德森·霍拉斯(Judson Horras)在新聞稿中說:“兄弟會是關於兄弟情義,旨在為個人發展提供支持的組織,而酒精濫用嚴重影響了這一目標。”

僅在去年一年,因為兄弟會飲酒過量而引發的悲劇就有兩起。

去年2月,年僅19歲的蒂莫西·皮亞查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Beta Theta Pi兄弟會的入會儀式上,被要求喝下一瓶伏特加,並在之後的90分鐘內引用18種含酒精的飲料,隨後蒂莫西·皮亞查不慎從樓梯上摔下。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NYtimes


據當時在場的其他兄弟會成員說:他們以為蒂莫西·皮亞查只是喝醉了,所以並沒有管他,僅僅是把他從樓梯上扶到了沙發上。直到第二天發現情況不對,才報警求助。

醫療人員對蒂莫西·皮亞查進行了搶救,因為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兩天後他在醫院死亡。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AP


經法醫鑑定,蒂莫西·皮亞查致死原因是由於摔倒造成的。

檢察官搜查當時集會的兄弟會成員的手機,發現他們在案發後清理現場,並收起酒精飲品。還曾試圖要求所有人保持沉默,並刪除社交網絡聊天信息。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USnews

最終兄弟會主席和財務官面臨誤殺、故意傷害、侮辱、篡改證據、向未成年人提供酒精飲品等200項指控。

沒過多久,在去年9月,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Phi Delta Theta兄弟會的一次活動上,18歲的新生馬克斯韋爾·格魯弗被強行灌酒導致飲酒過量,當晚也有很兄弟會的新成員被迫過量飲酒。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華盛頓郵報

當時他們在進行一個名為“聖經學習”的遊戲,如果新成員不能答對有關兄弟會的問題,就會被罰酒。

最後馬克斯韋爾·格魯弗喝到不省人事,兄弟會成員將他放在沙發上後就紛紛離去。知道第二天才被發現,送去醫院。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AP

對於大部分剛到美國的留學生而言,兄弟會就如同“日月神教”一般的存在。大家對兄弟會也是既好奇有害怕。

更多人瞭解兄弟會也只是從影視作品中瞭解到的。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電影《美國派》

但是,從這個幾個極端例子中也可以大致感受到兄弟會的氛圍。喝酒,趴體,新生入會考核等等,都是兄弟會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其實要說起來如今這全美兄弟會被“禁酒”的法令,雖然聽起來不過是會落得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後果,畢竟如何能擋得住十幾歲中二病叛逆期的美國青少年偏要“不聽話”違反規定呢?

但是在全美乃至加拿大的北美地區“秘密”存在近200年的兄弟會竟然開始慢慢的拋棄了它的“傳統,”做出改變,似乎也反映了21世紀,兄弟會變得更“平民化”後,傳統兄弟會的“破”與“立。”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儘管關於美國兄弟會和姐妹會介紹的文章,日報君已經發布過不下五篇,然而為了感興趣的日報讀者們,日報君還是簡要介紹下真實的兄弟會和其衍生品姐妹會,是怎麼在美國大學裡成為美國青少年趨之若鶩的社團的。

兄弟會(Fraternity)最開始發源於上流社會私立教會學校裡的秘密地下學生組織,18世紀的美國大學還隸屬於教會各種清規戒律對於一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枯燥乏味,為了擺脫禁錮,一群叛逆的(出身名門、富甲一方)大學生,便聚在一起搞了一個秘密團體組織,議論時政。

而使用希臘字母命名的原因,則是希望延續希臘哲學中思辨和研討的風氣,與宗教集權的社會現實制度不同,兄弟會採取“共濟會”的形式,制定民主投票表決的希臘古典城邦規則。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smithsonianmag.com)

而正因為兄弟會是秘密集會,成員之間才會產生深厚的“革命情感,”如同異姓兄弟一般相互扶持。而為了隱秘行事,不同兄弟會還有獨特的“暗號,”如成員徽章、旗幟、手勢、象徵物等等。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一些兄弟會符號

(圖源:Clipart Library)

而姐妹會(Sorority)則是女性權利解放的產物,是兄弟會的衍生品,產生於天主教教會學校男女混校後,許多兄弟會放寬了招收成員的標準,成立男女混合兄弟會;再後來,女生也想要自己的組織,便產生了姐妹會。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早期姐妹會

(圖源:archives.library.illinois.edu)

兄弟會組織在兩個世紀的發展中,形成了基本的兩大類三種形式。兩大類是Social和Professional,即社交類和專業類。最古老的社交美國大學聯誼會是1825年在聯合學院成立的Kappa Alpha協會。 其後Sigma Phi Society(1827)和Delta Phi Fraternity(1827)在同一所學校成立,由Union Triad組成。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legigh)

Social類的兄弟姐妹會就是大家最熟知的,為成員提供社交機會,形成人脈基礎。這類組織的活動多種多樣,有學術類的如大家一起圖書館刷夜,也有體育活動類的橄欖球比賽,更多的則是刻板印象中的夜夜笙歌。

Professional類的組織則不被認為是傳統意義上的兄弟會,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抓住傳統保守男性為主的以經歷和價值觀捆綁的一生中的兄弟情誼。專業類兄弟會的活動也主要集中在學術討論和社區活動上面,每個組織基本都有嚴格的成績和績點,比如GPA績點在3.5以上或是班級的前10%等等。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如Phi Gamma Nu (PGN) 就是專業商科兄弟會

(圖源:seelio)


而不管是什麼種類,所謂的“傳統兄弟會,”還是多指以白人為主延續超過百年的兄弟會組織。這類兄弟會,也是兩百年前,美國富人後代們的“上流社會組織,”曾一度因講究門第、會費高昂而頗受其他大學生們追捧羨慕。

但在20世紀初期, 以及60年代和80年代的幾次“Anti-fraternity movement(反兄弟會運動)”之後,這些”傳統“兄弟會的定位和成員構成已經不再有很明顯的階級區分。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反兄弟會活動參與者

(圖源:The Tufts Daily)


首先是由於大量兄弟會的建立形成競爭,導致傳統兄弟會招收標準下降,會費降低,也就不再對於成員家庭背景和經濟收入有相當之高的要求。

其次,由於平權活動的盛行,人們也不再那麼在意階級和出身,所以這一類傳統兄弟會自然也順應時代發展,招收了大量“平民。”不過有錢有勢的兄弟會成員還是很容易在傳統兄弟會中掌握話語權的,也很少“被欺負,”原因我想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而這個“被欺負,則仍然是許多中國留學生聽到兄弟會還比較恐懼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指,傳統兄弟會古老神秘甚至“殘忍“屈辱”的入會流程。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兄弟會欺凌,英文Hazing,被廣泛定義為“任何主導或參與羞辱,侮辱,虐待或危害成員的團體性活動,無論參與其中之人是否自願”。

雖然Hazing通常與作為加入團體的宣誓條件及秘密活動有關,但它也可能發生在兄弟會成員對預備成員的特定行為中。

總之,與校園霸凌相似,hazing就是老成員欺負預報成員,用過分的手段“考驗”預備成員的“忠心”程度。

從1969年到2017年,每年至少有一所大學的一名學生因兄弟會欺凌死亡。根據富蘭克林學院新聞學教授Hank Nuwer的說法,自1838年以來已發生過200多起大學兄弟會欺凌死亡事件,僅2007年至2017年就有40人死亡 而酒精中毒是導致學生死亡的最大原因。這也就是該禁令頒佈的契機。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Sigma Tau Gamma Fraternity)

在過去幾十年中,由於頻繁出現的大學兄弟會欺凌事件,美國各大學和美國兄弟會聯盟也設立了投訴熱線和反欺凌組織,如果哪一個兄弟會的分支被發現有欺凌的行為,該分支甚至兄弟會總部會有很大可能被學校禁止活動並取消在該大學的註冊資格。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兄弟會欺凌漫畫

(圖源:smithwille)

而前文提過的“反兄弟會運動,”也是反欺凌運動,該運動在上世紀80年代最為鼎盛,很多歷史悠久、全國聞名的兄弟會都在那段時間被合併。

而現在非傳統的兄弟會,在考核成員中,也還會有一些整人的活動,比如讓預備成員穿上奇裝異服或在校園裸奔,姐妹會也有吃很辣的食物、化奇怪的妝等。但這些活動,更像是為了促進預備成員和老成員之間的感情,或是表示對進入組織的決心的中二儀式。

但是在傳統的兄弟會,預備成員因為不自量力而自願飲酒過量或是被逼迫豪飲烈酒,才是近年來欺凌致死的主要原因。

至於兄弟會欺凌的產生根源,更多的是由於老成員“多年媳婦熬成婆,”總是想要做的比之前的成員更強勢。以及一些人,將欺凌當做是展示自己“陽剛之氣”的方法。

而且,霸凌現象帶來的壞名聲也吸引了更多低素質的申請人,他們申請加入就是為了延續這些惡劣行為,也因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YouTube)

但是即便欺凌現象一直存在,但對於美國大學生來說,兄弟會姐妹會依舊是他們獨特的個性展現的平臺,積累社會和一生人脈的重要經歷。

在美國曆史上,44%的美國總統曾是兄弟會成員;85%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總裁出自兄弟會;美國最大的50家公司中有43家由兄弟會成員領頭;從1900年到至今的47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中有40任是兄弟會成員等等

如果你想未來在美國發展,更融入美國生活,兄弟會姐妹會也不失是一個不錯的經歷。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入會步驟每個兄弟會姐妹會都很獨特,但也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四個步驟:Rush-> accept bid-> pledging-> initiation.

Rush week: 每個quarter的前兩週, 剛開學的那段時間。每個會的老會員都會在學校狂發海報,紙條,Facebook上建活動,邀請你們去參加他們的活動, 主要目的是挖掘新的成員。

你如果對哪個會感興趣, 就多去參加他們的活動。 Rush week那個禮拜每天都有活動。 這個時候是你發揮自己的機會了, 不要怕,去參加的活動越多越好, 聊聊看看他們人怎麼樣, 去體驗下如果入會每天和你朝夕相處的這些兄弟和你的人生價值觀, 性格是否符合。

如果你認識越多的會員, 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就越深, 那麼恭喜你, 你被邀請入會的幾率就越大。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Total Sorority Move)


Bid: 就是邀請信。 邀請信遞出去前通常會有個面試, 不過他們審核不會太嚴格。 如果你拿到邀請信, 恭喜你,你將有機會成為那個會最新的成員。

BUT…千萬不要高興太早, 好玩的還在後面, 嘿嘿。 你可以選擇接受邀請, 那麼恭喜你進入下一輪,地獄考驗. 如果你選擇放棄這個機會, 也沒關係,你可以以後隨時再來。 畢竟人的想法是隨著時間而改變的。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Jackson, Tennessee)


Pledging: 最苦逼的考核期間。 這個時間你會給分配一大堆五花八門的任務去做。比如和你的pledge class獨立舉辦一個大的演講, 組織一次商業活動, 偷內衣,闖女生宿舍並和她們合影, 俯臥撐, 空腹吃冰淇淋吃到第二天牙疼等等。

總的來講, 是為了考驗你的決心。 如果在期間你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隨時可以放棄。 他們也不會太在意。 Pledging雖說比較瘋狂, 不過你確實能通過這些任務學會不少東西, 認識所有會員,包括pledge brothers。

最主要的是, 你會被分配一個big brother,在以後的生活中都會照顧你. 大師兄相當於一個導師, 處的好的話可能一輩子都幫助你。

另外,有些兄弟會的老鳥會因為你是菜鳥而"整"你直到你成功入會那一天。 每個會的pledging步驟和任務都嚴重保密的, 不會透露給非會員, 也因此使整個程序編的更加刺激有意思。Pledge for a semester, brothers for life。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Alpha Class Movie)


Initiation: 如果你撐到了這一輪, 那麼證明你完成了所有的任務以及最後的考試。 恭喜你正式入會,可以享受會員的待遇了。你終於可以拿到有希臘字母的外套, 成為frat的一名active member.

神秘組織北美兄弟會,是社會毒瘤,還是精英群體?


(圖源:Syracuse University iSchool)


有些人可能會不明白,這麼複雜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要去參加? 很多留學生更是不屑於被那些略顯中二的活動所約束,也不願意進這種組織受委屈。

不管怎麼說,對於留學生來說,入不入會其實並不重要,你如果更適合美國的這種文化和生活方式,你自然能理解其中的樂趣;如果你更喜歡熟悉的中國文化,全美各個大學的留學生組織也有許多你一展抱負的空間。

不過,由於兄弟會姐妹會在人脈資源方面的絕大優勢,選擇一個名聲良好、活動豐富的加入,也會對於提升你自己的領導力和管理能力、以及融入美國社會熟悉美國文化大有裨益。

至於只為了趴體和酒精就盲目加入兄弟會姐妹會的小年輕們,日報君只是覺得,無論你選擇怎麼度過自己的留學生活, 這都將會是你人生中最獨特的記憶。

如果每天醉生夢死,荒廢學業,卻還以兄弟會姐妹會為藉口,覺得都是別人的問題。那可真是,白白浪費了青春和金錢,誰都救不了你。

所以烈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