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未來的我們將何去何從?(一)房價篇

首先在此聲明,此文無意散發焦慮,更無怨天尤人之嫌,只是想以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在這個時代的大背景下闡述一些冰冷的事實。無論是新生代的90後 00後,還是當今社會的主力軍,亦或是年近半百卻依舊扛起整個家庭的中老年人,我們有必要,也更應該認識這個世界,迎接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冷酷的寒冬。

凜冬將至,未來的我們將何去何從?(一)房價篇

高房價對於當代人的透支遠比想象更可怕!

高房價早已是老生常談,所謂一個房子掏空六個袋子也早就屢見不鮮。但其真正帶來的影響卻比實際上看到的還要大得多。高房價的背後蟄伏著整個社會生態結構和中國式的產業鏈,但最主要的是這種結構和產業鏈是病態的,扭曲的,尤其是對於正準備卻該沒有進入社會的年輕人更是如此!在一無背景,二無關係的前提下,學歷成為了自己唯一的保障和憑證,但這種憑證在十幾萬才能買個廁所的高房價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十年寒窗忠刻苦,一朝飛躍鳳凰池的宏願在高房價的枷鎖下失去了原有的斑斕。

從而出現了現在甚囂塵上的讀書無用論,唸書有什麼用?在學校學的又有什麼用?出來還不是給人打工?你還是照樣在高房價下苟且偷生,做個守財奴,只為早點當上夢寐以求的房奴?這一連串疑問就如八神三連一般字字誅心,看似無理取鬧的蠢漢言語卻又是擺在面前血淋淋的現實!

讀書真的無用嗎?答案當然是--不!無論是過去,現在,亦或是將來!讀書是我們獲取知識最主要的方式,而知識,才是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但我記得前幾年在《開講啦》這個節目裡馮小剛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我從不相信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如果有,那麼他家裡一定藏著不止五斗米”且不論馮導人品如何,這句話說的我認為還是很有水平的。在人們吃都吃不飽的年代,和人談理想,談報復,就是耍流氓!在《1942》中,人們為了吃上一口飯,可以拋妻棄女,可以無惡不作,但這是人的錯嗎?或許是吧,但我想更多的是社會的錯誤,是時代的悲哀。

凜冬將至,未來的我們將何去何從?(一)房價篇

折射到我們當今的社會,我國曆史性創造性的用7%的土地養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我們再也不會節衣縮食,再也不會因為飢餓而妻離子散!我們的生活水平比古時皇帝還要來的更加舒適,按理說我們的幸福指數也應該呈現指數型上升才是,但現實裡能真正說出--我真的很幸福--的人又有幾個呢?

幸福從來不產生於時代的蛻變,而是產生於同一個時代下的對比!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人與人之間交流變得更加通暢,但也讓原來閉塞的世界變得更加容易對比了。凡事都遵循二八定律,這也使得在對比當中,多數人變得更加不幸福了。(或許這就是原因吧)

當代的年輕人是在伴隨著互聯網成長的,在信息交流與對比更為便捷的時代,普通家庭,中產家庭的孩子在這個時代下,顯得如此舉措不安。他人錦衣玉食,海天別墅,會所嫩模,自己省吃儉用,十米倉房,早出晚歸。可怕的不是努力時付出的汗水,而是在如此高的房價面前,十幾年的汗水換不回屬於自己的狗窩。

所以我們常說80後是不懂得奮鬥的一代,90後是頹廢的一代,00後是沒有夢想的一代。不想著努力學習,服務社會,而是卻投機搞吧,做主播當網紅!沒錯,這值得批評!但還是那句話——

沒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乞丐!如果有,他家裡一定藏著不止五斗米。這也就是為何現在年輕人如此彷徨無助卻又無人可說的境況,乞丐有很多,可家藏五斗米的人也很多!可人們追求幸福有錯嗎?沒有錯,所以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五斗米的行列當中,隱隱的給我們社會貼上了金錢至上的標籤!

凜冬將至,未來的我們將何去何從?(一)房價篇

我國有著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任他時代變遷,多少少年英雄揮毫墨、灑熱血!我不認為也絕不相信我們的偉大民族會是金錢至上的民族,更不認為我們的民族的希望會是金錢的希望!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年輕人可以保持自己心中的那份堅持,對於時代的波濤洶湧,我們或許無能為力,但能在眾人皆醉之時不僅可以獨善其身,更可以更敢於發出振聾發聵之聲,說他人所不能說,做他人所不能做。不同流合汙,更不妄自菲薄,何須拋頭顱灑熱血?

靜處其變,砥礪前行,方是我中華好兒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