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打虎爲什麼不如武松打虎那樣廣爲流傳?

在《水滸傳》中有兩段打虎的情節,一段是武松打虎,一段是李逵打虎。


李逵打虎為什麼不如武松打虎那樣廣為流傳?

武松打虎,是走到景陽岡前,遇到了一家酒店“十八碗不過崗”,武松也不知道喝了多少碗酒,喝的痛快,醉醺醺的,要過景陽岡,店家阻攔說官府發了公文,景陽岡有大蟲,就是老虎,夜間不能過崗,即便白天過崗,也要結伴而行。武松當時喝醉了,不信這店家的話,自己一個人過景陽岡,走到一廟前,還真的看到了官府公告,因為愛面子,也是心存僥倖,就沒返回繼續走。結果真的遇見老虎,赤手空拳的和老虎對戰,最後藉著酒勁,把老虎打死了。景陽岡的獵戶看到老虎被打死,把武松當英雄請到了陽穀去做都頭,也就是現在的公安局局長。

李逵打虎,因為見到宋江把老父親請到了山上,喝酒吃肉,被各大頭領逢迎。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孃,不由得痛哭起來,宋江問明白後,就讓李逵去接老母親。李逵答應了宋江不喝酒,去下山接老母親。途中遇到李鬼假扮自己搶劫路人,李逵起先因李鬼的說自己還有老母的要奉養的假話,就放過了李鬼,後來路過李鬼的家,得知自己被騙,憤怒的殺了李鬼。之後來到老母家中,又見老母因為思念自己的兒子“鐵牛”,眼睛都哭瞎了。就要背起老母奔梁山,這時李逵的親哥回來,告訴老母李逵是上了梁山做了“賊寇”。李達想要阻止李逵,無奈自己打不過“鐵牛”李逵,只好去報官府。

李逵打虎為什麼不如武松打虎那樣廣為流傳?

這時李逵背起老母就奔著小道走了。走了一個叫做東嶺的地方,李逵是沂水縣人,在沂水城中有個東皋公園,就是以前的東嶺,現在那裡還有一座李逵打虎的塑像。

李逵打虎為什麼不如武松打虎那樣廣為流傳?

沂水東皋公園的李逵打虎塑像

晚上的時候,李逵和他老母休息,老母說要喝水,李逵也不知道那裡有老虎出沒,放下老孃四處找水去了,結果進了一家土地廟子,搬了一個石頭臼子去沂河邊取水,回來得時候,發現老母不在了,就四下尋找,看到被老虎拖到了窩裡吃掉了。李逵氣急,喊著“老母尚未享福,倒讓你們這幾個畜生得了口快。”就殺死了這一窩老虎,連老虎崽子都殺了。殺完後,把老母的一些遺骸收斂歸葬了。

這就是,水滸傳中兩段最有名的打虎情節。現在有些人說武松打虎是英雄,相比之下李逵打虎沒有武松打虎那樣有名氣。小編覺得這兩段打虎情節都有深刻的內涵。武松打虎,是一種好漢的行為,表現了人的勇敢和鎮定的一面,自從武松打虎之後,武松便名揚天下了,一提起武松,都知道是景陽岡打虎的英雄,就連武松和方臘的對決時,武松打虎的威名都讓方臘感到敬畏。而李逵打虎表現了底層最窮苦百姓的寫照。古時候的底層百姓,如果生活在清平之世,生活還可以,但是如果是亂世,昏君,真的是苛政猛於虎。而李逵打虎也表現了底層百姓的“孝”的侷限,像窮苦百姓,他們也是很想讓自己的父母過上好日子,但是窮困的環境有實現不了那種孝的目的。這種尋常百姓所面對的生活中的不得已在李逵打虎的故事裡得到表現。

而李逵打虎的流傳度和重視程度確實沒有武松打虎那樣有名,原因應該是,武松打虎的文學性高一些,可以傳揚和口述的地方多。現在當地借武松打虎,搞旅遊,產名酒,宣傳推廣。但是李逵打虎,就沒有這樣的好運了,李逵打虎,既沒有被用來搞旅遊,也沒有用來出名酒。到底李逵打虎的故事有點太恐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