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作者簡介:廖小利,男,湖南衡南人,生於70後,知名自媒體人,致力於衡陽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推廣。


謹以此文獻給千千萬萬在異國他鄉打拼的中國同胞們!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佳節,是相聚團圓、共享天倫的日子,然而對身在異國他鄉的中國人而言,中秋節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更承載著對故鄉和家人的思念。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今天我要講述的就是一位在異國他鄉獨自打拼的衡陽老鄉,中秋節前夕,小利通過網絡有幸採訪了這位衡陽老鄉,從而瞭解了這位衡陽老鄉坎坷的人生經歷: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廖建華

這位衡陽老鄉名叫廖建華,衡南縣寶蓋鎮福全村一組(迪江灣)人,目前正在地球的另一端西半球的西非國家——科特迪瓦工作。在中國人心目中,科特迪瓦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國度。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科特迪瓦當地的居民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科特迪瓦當地的小孩

廖建華1987年畢業於衡南縣寶蓋中學,當時因家庭條件太差無錢上高中,這一年他父親因肺癌去世,欠了一屁股債,不得已年僅15歲的廖建華不得不輟學外出打工,當時在工地上才2.5元/天的工資,那時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食量很大,生活費一天就要2元,還剩5毛一天!

那時廖建華剛從學校出來,什麼技術都沒有,又沒錢,只能在工地上幫師傅挑磚、挑灰賣苦力,在做完事之後偷著學看圖施工,在工作中慢慢學習成長,學會了看圖施工及鋼筋預算技術,然後承包了幾個工地,慢慢地身上有了一點積蓄。

到了1995年,廖建華還清了債,然後離開工地去學習摩托車維修及電子電氣技術,學習一年後,寶蓋鎮福全鋪嶺街上開了一家維修店,不但沒賺到錢,還把那幾年賺到的錢全虧了。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無奈之下,廖建華1998年又返回廣東打工,建築行業沒做了,轉為進工廠打工,考了一個電工證,還當上了電工主管。在工廠由剛開始600元/月升至800元/月,2004年升至1800元/月,到2012年升至2500元/月。

沒賺到錢也不想結婚,怕拖累別人。直到2001年廖建華與一位昆明姑娘結婚了,那一年他已經33歲了,每天在下班後空餘時間他不斷地學習,學會了電腦。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中國在科特迪瓦在建援助項目

2012年廖建華又轉為建築行業,進入國內一家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工作,還考了個電氣工程師證。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鑑於廖建華在公司的優異表現,2018年公司派廖建華遠赴西非國家——科特迪瓦工作,廖建華所在的管理單位總共有5個人被一同選派出國。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廖建華在科特迪瓦辦公住宿一體化房間

廖建華所在的公司在科特迪瓦參與一項教育基礎設施援助項目,這項工程的工期是一年半,要明年才能回國,不要說中秋節,就連2019年的春節也回不了家!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很多人都能隨口道來的一句古詩,中秋月圓之夜,相信身處異國他鄉的廖建華更能感受到詩人當時的那種思鄉之情。

同一輪明月,由於時差的原因,可能我們在賞月的時候,廖建華和他的同事們已經入睡了,或許難眠也未知。月圓之夜人未圓啊!中秋之夜,身在異鄉的廖建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他思念天堂的父母,昔日聲聲呼喚、句句叮嚀還在耳邊,父母花白頭髮的樣子仍象在眼前。

他思念家中賢惠的妻子,兩個孩子正上高中,妻子陪讀照顧兩個孩子的飲食起居,他擔心妻子那不曾歷練的雙肩,可堪承受這千斤重擔?

他思念正在上高中的兒子和女兒,孩子們那句“爸爸我們想你”的鳴咽,讓他這堂堂七尺男兒也不禁淚流滿面。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中秋夜,思念的夜。“藉著月圓之夜,祝願我的家人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事事順意。也祝寶蓋父老鄉親們節日快樂、日子越來越紅火!”網絡採訪快結束時,廖建華說出了他最想對家人和家鄉說的話。

廖建華是千千萬萬在海外拼搏的中國遊子的一個縮影,儘管他們遠隔重洋,但他們對家人的愛卻不曾改變。

一位衡陽人在異國他鄉的中秋情懷

科特迪瓦的中秋月圓之夜

廖建華說,我在國外雖然感到孤獨和寂寞,但我必須要努力的工作,我要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我不能在外國給寶蓋人丟臉,給中國人爭光是我最值得自豪和驕傲的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時此刻,在科特迪瓦的夜空中升起一輪圓月,此情此景一定會更加激起廖建華對故土親人的思念。暫時的分離,是為了更好的團聚,加油,廖大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