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這些「舊謠新炒」的苗頭需警惕

近日,微信、 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出現了幾則聳人聽聞的“新聞”,引發公眾一定關注,實則都是年代久遠的“舊聞”。為了更好地識別“舊聞新炒”,避免謠傳和恐慌,小編列舉了近期熱傳的幾則“舊聞”,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善於甄別真偽,不要被謠言誤導。

謠: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

近日,有微博賬戶轉發文章《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文中作者自述食鹽中添加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導致其腎臟受到嚴重傷害,之後便選擇購買不含抗結劑的食鹽,且其在加拿大的親屬稱,加拿大超市賣的鹽都不含抗結劑。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這些“舊謠新炒”的苗頭需警惕

微博造謠文章

其實,上述質疑國產食鹽安全性的傳言在2017年就出現過。當時,為查證傳言的真實性,2017年6月19日,央視《消費主張》欄目播出〈消費測評:國產食鹽安全嗎?》。節目引用了食品安全專家鍾凱觀點稱,亞鐵氰化鉀是一種合法的食 品添加劑,日常食用沒有安全風險。要達到讓一個成年人中毒的劑量,大概需要一次性吃幾十公斤的鹽。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這些“舊謠新炒”的苗頭需警惕

亞鐵氰化鉀用作抗結劑不僅在中國使用,在一些其他國家,食鹽中添加一定量的亞鐵氰化鉀也是符合規定和標準的。

從2018年6月以來,共監測到“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 相關報道約220餘條, 主要集中於微博平臺,標題則採用“國產食鹽含劇毒” 等說法。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的三代人?

8月6日,微信公眾號 “原生素” 發文《奶茶,正在毀掉中國的三代人》稱, 近日, 不安分的奶茶界又發生了大事兒, 上海消保委“奶茶比較試驗”情況通報,揭開了網紅奶茶界的種種“黑幕” 閱讀量超過10萬人次。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這些“舊謠新炒”的苗頭需警惕

其實,該則消息摘編自2017年7月24日上海消保委針對滬上27家茶鋪、51件樣品的現制飲料(奶茶)通報的比較試驗結果。其中宣稱無糖的20件樣品,實測均含糖,部分奶茶品種的咖啡因含量甚至超過咖啡飲料和紅牛,奶茶樣品涵蓋“一點點”“喜茶”等受熱捧品牌的最暢銷產品。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這些“舊謠新炒”的苗頭需警惕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這些“舊謠新炒”的苗頭需警惕

之後,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營養科主任湯慶婭表示,奶茶並不適合肥胖等人群喝,但並不能單一地將奶茶列為有害健康的商品,還是要根據個體健康情況來定。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這些“舊謠新炒”的苗頭需警惕

自2018年以來,共監測到相關報道350餘條,相關信息主要集中於微信平臺。雖然微信文章正文的內容是較為客觀的報道,但標題多突出“奶茶正在毀掉一代人” “被奶茶毀掉的人”“知道真相哭了”等較為“博眼球”的說法,是典型的 “標題黨”。普通消費者對奶茶成分不甚瞭解,經過自媒體的這樣一番渲染,吸引了不少的閱讀量和轉發。

央視曝五常大米亂象?

微信公眾號“黑拍黑”於8月5日發文《央視曝光!黑龍江五常大米用輸液管加香精:你說老百姓還能吃啥?》,文章轉載了一則央視報道。報道曝光了西安部分米商往大米中添加香精冒充五常香米的行為。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這些“舊謠新炒”的苗頭需警惕

實際上,《五常“香’米如此“調和”》這則消息首發於8年前的央視《消費主張》欄目。2010年7月12日、13日,央視二套《消費主張》、央視一套《共同關注》均播出了該報道。該報道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這些“舊謠新炒”的苗頭需警惕

2018 年以來,共監測到 相關信息 270餘條,多含有“央視曝光” “用輸液加香精” “你說老百姓還能吃啥”等表示信源和情緒性的詞句,以增加消息的可信度,誇大大米食品安全問題的嚴重性。在過去幾年中, 雖然該則消息偶有傳播,不過並未引發公眾過度恐慌。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國產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毒?這些“舊謠新炒”的苗頭需警惕

點評

隨著自媒體的快速發展,爭流量、搶閱讀之風開始興起。部分自媒體為了能有更多的爆款內容或者是獨家消息以佔得頭籌,於是就開始把眼光瞄到了“舊聞新編”及“舊謠新炒”上面。但這些舊聞屢被翻新,不少網民將這些舊聞當成是近期發生的事情,往往會給大眾帶來一種“醜惡不止”擔憂,這種惡劣的社會影響將是潛移默化的過程,長期來看會嚴重損害公眾對於我國食品安全的信任,降低人們的食品安全感。

近年來, 有些自媒體經常利用央視的“舊聞”來博取觀眾眼球,視頻節目看來十分權威可信,但卻故意隱掉視頻播出和事件發生的時間,或者斷章取義的截取片段,迷惑性極強。

“舊聞新傳”在時間上移花接木,往往真假難辨,已成為食品謠言的重要類型之一。對於這類謠言,民眾要學會甄別和警惕,不信謠不傳謠,另外,相關方面也要有針對性的預防性科普,提高人們的辨識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