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一間老校,在黔中餘慶的縣城一隅,一住就是兩百多年。兩百多年的滄桑鉅變,這裡的人、事、物、景,都早已不再是當年的模樣,但歷史積澱與傳承下來的文化,以及濃濃的書卷氣息,卻一直都在。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是的,文化。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詞語,但它的力量,卻如一道靈光,潛移默化地,根植於每一個實小人的內心——大氣、包容、淡定,勤奮、忠誠、團結,仁愛、智慧、勇敢!這些,看似平凡與簡單的修養,卻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實小人,在餘慶,以及周邊更遠的地方,像一根標杆,讓人由衷的佩服,與仰望。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作為一間小學,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建校,這歷史,其實也並不遙遠——與全縣,甚至全國眾多小學相比,它有著兩百多年的歷史,但在歷史的長河中,短短兩百多年,它僅僅,只是餘慶老縣誌裡一頁泛黃的紙,一翻就過去了。這期間,所有的輝煌、災禍、戰火、書聲、汗水,都融入在每一個字的筆畫裡,讓人心懷虔敬,掩卷深思。

就這樣,作為一間小學,從漫長而又轉瞬即逝的時間縫隙裡,如春風化雨一般地,滲入很多肉眼難見卻又無時無處不在的情懷與精神。到如今,我們的每一次回望,都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兩個人的名字——錢邦芑和詹官。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明永曆八年(1610年),南明朝四川巡撫,著名學者錢邦芑隱居餘慶松煙蒲村。當時蒲村的環境相當優美,不僅有山有水有良田桑竹和不多的幾戶人家,山腳還有清波魚遊柳樹環繞的一面湖水。錢邦芑到此後,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意而將蒲村後面的小山命名為“他山”,將山腳之湖命名為柳湖。從此,他便在這裡剃髮為僧,專心研讀《易經》,著詩習文,閒時常到湖邊垂釣和在林間亂石叢中摩崖題刻。除此之外,他還在這裡設館教授弟子,建庵講學七年之久。並於此地著寫了《他山記》、《蒲村歸田》、《玉簪花》、《他山賦》等大量的傳世之作。查閱史料,餘慶的辦學歷史,有文字記載者,錢公為始也。錢公開始設館授教,本地人便爭相前來拜師求學,時間稍長,更有人不遠千里負笈而來者。由於招收的弟子頗多,常常居無閒間,室室暴滿。據他在《楊母白夫人壽敘》一文中述,單白泥草坪的楊世茂、楊先茂兄弟就先後將七個孩子送到蒲村拜他為師。更有不遠數百上千裡慕名而來的傅爾元、劉斯匯、杜鼎黃、許振露、李花榮……錢公在蒲村治學授徒,對全縣文化教育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嶺南人詹官任餘慶縣令,上任伊始,即倡導在縣城東邊關外下營和松煙他山附近各修建一間書院。縣城的書院命名為“他山書院”,松煙的書院命名為“柳湖書院”,這兩書院名字都很明顯地表現出詹官對錢邦芑的紀念之情。

建院初期(整個清代),書院開設有“修身、經學、國文、算術、歷史、地理、格致、體操等多門課程。這時,教師的薪水和學生的烤火費均由學田租谷及私人捐助支付。為加強辦學回饋社會,書院訂有嚴格的學習生活制度,定期考核學業成績,張榜公佈。凡有良好表現者,予以鼓勵;如不注意德行者,一律不得入院。紀律嚴明,不準外宿,不準酗酒,不準賭博,不準有淫穢言行,不準與官府往來,不準代人書寫訴狀,不準仗勢欺人。並將這些“不準”書寫在院內的牆上,讓學子奉為信條。這期限間,由於管理制度規範、教學成績斐然,有不少學子參加科舉應試取得了優異成績,考取了進士、舉人、拔貢、恩貢、歲貢、考廉、秀才若干!並以此讓他山書院名聲顯赫,吸了周邊縣市不少學子前來就讀,對全縣文化的傳播和文明的啟迪,以及移風易俗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不過,面對滄桑的歷史,我們也不難發現:災禍,總是難以免除的劫難,但災禍,也總是在磨鍊著人的意志與品質。面對滄桑的歷史,一間學校,總會跟無數的災禍連在一起。在餘慶的老縣誌上,我們可以清楚在看見——清咸豐五年(1855年)、咸豐九年(1859年)、同治九年(1869年),他山書院卻三度因白連教的苗王起義等原因而被焚燬於戰亂之中。後於同治十一年(1871年)復建。

也許,只有時間才是癒合傷口最好的良藥。彼時,他山書院在它苦難深重的日子裡,守著殘破的校園失聲痛哭!如今,當我們的手指觸及餘慶老縣誌上那一頁發黃的紙,當我們的目光指觸及那一行行簡短的文字時,我們很難想象:當初,在那一場場的大火中,當罪惡的火焰,把書院的那些房屋、庭院、教室、操場,把那些柱子、椽子、斗拱、書案、課桌、石雕、以及書卷和殘磚瓦片一起,化為灰燼,深深地掩埋在焦土之下時,誰在流離失所,誰在淚滿衣襟。然而,要強大,首先得從內心開始,首先得把眼淚擦乾。於是,當歷史重新翻過來的時候,他山書院就堅強地以內心的陽光,烘乾了臉腮上的淚水,為了新的征程,而欣然重新開始。重新,把教育的薪火,繼續代代相傳。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是的,同治十一年(1871年)。如今,我們已無法查考,那一年,是誰在這裡的泥土下,崛起那些黑色的焦木和那些破敗的石碑,再重新進行修復,讓其英姿卓然重新站立。而我們只知道,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為“他山學堂”,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他山勸學所”,1912年(民國元年)改為“餘慶縣立他山高.初等兩級小學堂”。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他山勸學所又改名“餘慶縣立他山小學”,繼後又於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改為“餘慶縣白泥鎮中心國民學校”。這期間,除了開設以上的課程外,還增設圖畫、唱歌、手工與縫紉等課程。解放後,課程調整為語文、算術、歷史、地理、自然、體育、唱歌、圖畫、勞動這幾門課程。這期間,學校的教學成果依然相當豐碩,為社會和高一級的學校輸送了大量的人才。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新中國成立以後,該校曾用“餘慶縣立城區小學”、“餘慶縣白泥一小”等校名。1958年12月29日至1961年8月18日,湄潭、鳳岡、餘慶三縣合一,其間校名為“湄潭縣立他山小學”。三縣分治後再次恢復校名“餘慶縣白泥一小”。文革期間,校名改用“餘慶縣白泥鎮第一部中心學校”、 文革結束後再改用“餘慶縣標準中心學校”和再次恢復“餘慶縣白泥一小”,學校也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學管理也在反覆的實踐中逐步迴歸和完善。1977年後,教育戰線實行撥亂反正,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以“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學生”為指導思想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到1978年後,學校便開始使用國家統編的教材,各種規章制度更是日益規範了起來。這期間,學校被縣教育局樹為全縣唯一的重點小學,並附設戴帽初中班。1978年,首屆初中畢業班升學考試成績名列遵義地區第一名!1958至1959年、1968至1970年、1975至1979年曾三度附設“戴帽初中班”。1979年秋,實行“脫帽穿鞋”始招學前班,初中部分治成白泥中學。直至1987年,學校才改名為餘慶縣實驗小學。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九十年代以來,學校管理漸趨規範,建立健全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1998年,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了校長負責制、教師崗位責任制,績效工資制、和教育教學目標管理的“三制一管理”;成立了語文、數學、綜合三個教研組,分別對教師的各項工作實施了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2013年,學校成立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五個教研組,同時,還增設了後勤組及鄉村少年宮的各大社團,並結合學生實際,創建了具有特色的“美文美讀節”、“花卉節”、“思親節”、“美食節”、“藝術節”、“感恩節”、“旅行節”;“微笑節”“平安節”為一體的“實小九節”,且每年都要圍繞這“實小九節”而切實有效地開展相關活動。在抓好教學的同時,更注重師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餘慶紀事,實驗小學的前世今生!

2015年,學校深化課改,實施課程統整,用豐富的課程和紮實的課堂確保學生核心素養落地。2016年,學校佔地面積已達12743平方米,有42個教學班,教職工104人,學生2358人。2017年,學校抓住城區棚戶區改造機會,將原保健站、衛生局宿舍、教育局宿舍、農牧局宿舍、中醫院納入學校發現整體規劃,新增用地10000平方米。到2018年,學校已有3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386人,教職工116人。至此,學校辦學條件兩次得到更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齊全,學校建有標準化200米塑膠運動場、圖書室1間、閱覽室1間,共有圖書48214冊 ,生均20.46冊,電子白板教室41間、計算機網絡教室2間(計算機254臺)、科學實驗室3間、科普活動室1間,同時擁有舞蹈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少先隊活動室、心理諮詢室等少年宮專(兼)用教室23間。各功能室全面投入使用,教師均能運用現代教育資源進行教學,對整合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是的,一間老校,就像一位老人,當它經歷了那麼多的風雨滄桑,自然會越發成熟穩健,並在未來的辦學路上,不忘初心,盡顯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