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畢業之後才發現,專升本才是大多數人的捷徑

不要等畢業之後才發現,專升本才是大多數人的捷徑

教育部公佈消息,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又創新高。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

​​​

一年的畢業季到了,你的工作簽了嗎?

教育部公佈消息,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又創新高。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

雖然說要拒絕學歷歧視。但是,一個普通本科的大學生和一個名校畢業的真的同臺競技嗎?

畢業生想找更好的工作,用人單位也想招更好的畢業生。其實沒有人在否定你的優秀,只是這個遊戲是在優中選優。

小時候的玩伴月薪2萬,而你卻月薪3000。到底是什麼,拉開了二十多歲年輕人之間的差距?

在名校中,你有機會獲得更加豐富的聽課資源,個人的興趣也更容易得到發揮。

不可否認個體的差異千差萬別。有人指出:三本和名校的差別,來源於畸形的校園環境。三本院校裡努力學習的人是“異類”,在一個身邊大部分人不認同“努力”的環境裡,想要脫離環境有多難?而名校卻截然不同。環境對一個人產生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不受環境影響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此才會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屈原的那句“舉世皆醉我獨醒”才會被傳頌千年。

環境是一條河,個人就是河中的魚,當這條河流向好的方向時,你所做的不過是“隨波逐流”;當這條河流向不好的方向時,你所要做的卻是“逆流而上”。

這兩者難度上的差別,不言而喻。

一位學生用溫水煮青蛙來形容自己的大學生活,在大學裡很安逸,走出社會才知道自己想去的崗位早已經被別人佔據。

你以為找對象只看臉嗎?不,也是看學歷的。

正如網上的段子說“大學決定了你的朋友圈,朋友圈中暗藏著你的男女朋友。”“詞彙量不同,怎麼聊天?”

雖然是誇張的玩笑話,但它揭示了相同知識水平的人更容易交朋友和產生共同話題。

有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兩人是初中同學,在內陸的一個小縣城。女生高考到了名校,男生考得不好留在省內。

但是兩人在大學依然保持著聯繫。後來女生考慮保研或者出國;男生則想留在省內過安穩日子。

最後兩人和平分手,女生說起來原因:

“我的腳步已跨越了半個地球,而他卻還沒有出省。”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殘酷,卻又很現實。

說看重學歷,並不只是那一張證書,更多的是看重你受過的教育、為人處世的三觀和奮鬥的目標,而學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勤奮、堅持和努力的過去。

如果說在大學以前,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原生家庭;那麼在大學以後,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學歷。

如果說上蒼決定了你的原生家庭,那麼大學就是給你一個自我改變的機會。

因為對於普通人來說,家庭背景是不能改變的,而唯一可以讓你和那些富家子弟坐在同一間教室裡的方法,就是讀書。

讀書好的人在社會中看似具有某種優勢,但社會獎勵他的不是名校的文憑,而是他為了獲得這張文憑所付出的努力。

沒有一個人因為上了名校而後悔,卻是無數人為曾經沒有努力讀書而悔恨。讀書無用論這種話,自謙起來說說也就算了,千萬不要當真。

不要等畢業之後才發現,專升本才是大多數人的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