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傳統民間中國舞蹈,南澳縣深澳鎮的很奇葩

傳承,是指一種文化或者手藝的繼承

但我看來,傳承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

一生造素抱朴,世代匠心相傳

這種傳統民間中國舞蹈,南澳縣深澳鎮的很奇葩

在南澳有,一種民間的傳統中國舞蹈--麒麟舞

從明清時期一直傳承至今

體現出南澳人對這種獨有的文化的尊重

麒麟舞也叫武麒麟,起於明代宮廷

麒麟舞,作為麒麟文化的一個載體和較為少見的一個舞種,現仍然活躍於民間

這種傳統民間中國舞蹈,南澳縣深澳鎮的很奇葩

麒麟舞融音樂、舞蹈、工藝美術、雜技於一體

具有美學的欣賞價值,又有文宗、民俗、歷史研究價值,這是祖先傳承下來的一份寶貴財產

廣東省是麒麟舞流傳範圍較廣的地區

那麼我們來看看廣東各地的麒麟舞有什麼特點

汕尾市海陸豐縣的麒麟舞,先後表演打拳、弄棍、搬刀、舞尖串、尖串對鐵尺、輾藤牌,最後集體搬棍對打,隨著吹打樂節奏的加劇形成表演的高潮,要有五項,故叫“搬五彩”。

這種傳統民間中國舞蹈,南澳縣深澳鎮的很奇葩

惠州市小金口麒麟舞。

這種傳統民間中國舞蹈,南澳縣深澳鎮的很奇葩

東莞市樟木頭麒麟,整隻麒麟是用黃竹扎框,優質沙紙糊面。其最大的特點是體形靚,體寬、個高、尾長;畫在麒麟上的牡丹、桃花、菊花、蝴蝶等更是色彩鮮豔、細膩生動,使整隻麒麟舞起來威武、輕盈,充滿靈性。

這種傳統民間中國舞蹈,南澳縣深澳鎮的很奇葩

汕頭市南澳深澳麒麟舞,最大的特點是“麒麟踏八寶”,以麒麟尋青、驚青、出洞、洗須、吐火、耍尾等部分組成。手提葫蘆、扇子、寶劍、洞簫等八件寶貝圍著麒麟左右翻轉,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當地藝人制作的麒麟腹內裝有木工結構和發電設備,表演時,舞者手擎麒麟腹下的木棍,閃騰挪躍,四方舞動,此時,整隻麒麟裡襯燈光,嘴噴焰火,浮光爍金,光芒四射,形神生動,氣象萬千,鑼鼓、二胡、簫樂也群起伴奏,把麒麟舞活動推向高潮。

這種傳統民間中國舞蹈,南澳縣深澳鎮的很奇葩

從所有的麒麟舞來看,深澳麒麟舞是所有麒麟舞中的奇葩王者,參與人數眾多,從工藝到表演手法,無不讓人稱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