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老屋

遠去的老屋

前幾天去朋友家玩,路上看到一家非常氣派的青磚老房子,門頭斑駁的黑匾金字“詩書傳家”,昭示著曾經的威風,從門口兩個被歲月侵蝕的石獅子上,依稀能看得出這所院落當年的威儀。不過房屋的屋脊已經下塌,後窗窗欞只剩玻璃碎片,生鏽的門栓,門口青磚縫隙中長著野草。老人們說房子是給人住的,若是沒有人住,是不好的,如果一個房子空在那裡沒人住,這房子幾年就會塌掉,因為沒人氣。看到這個房子想起我童年住的老房子。

遠去的老屋

我家的老房子是用傳統的土坯和磚蓋的,那時生活困難,一般家裡蓋房子都用不起水泥和大沙,外面用青磚,裡面用土坯。土坯磚是把黃土用水泡散,加入稻草和各種毛髮等,均勻攪拌後,倒在用木板製成的模具裡,用腳踩實或用木板拍實,一塊磚坯就做好了,然後放在開闊的陽光充足的地方,晾曬乾透就為土坯磚。

在農村,蓋房子和娶媳婦是一家中最重要的兩件大事,都是需要花費半生積蓄才能完成的任務,蓋的房子也是爺爺一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遠去的老屋

老屋的保暖性特別好,冬暖夏涼,那時沒有像樣的菜櫃,就從房樑上懸掛一個鉤子把菜和饅頭放在籃子裡,防止老鼠偷吃,因為土坯常年累月就變得凹凸不平,經常有大老鼠滋溜溜的抓著土磚順著往上爬,爬到頂棚上,我經常在夜裡聽到老鼠來回跑和打架的吱吱聲。

那時的老鼠真大呀,也沒有貓,就去買老鼠藥,賣老鼠的人鋪開報紙大小的小攤,擺著各種老鼠藥,擺著幾隻一尺多長老鼠,來顯示藥力強勁,現在才明白那時到處都是老鼠棲息和覓食的地方,才會有如此巨大的“碩鼠”,現在家家戶戶鋼筋混凝土,門縫也小沒有老鼠橫行的天地,所以現在的老鼠變得少了,也變小了。

夏夜,媽媽把在外納涼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從窗口跟進來輕撫著我的臉。我至今記得媽媽躺在我旁邊,邊給我打扇邊哼童謠:哦,哦,瞌睡吧,老貓來了,我打他……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媽媽的歌聲還在繼續,像溫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夢裡。老屋的門檻上,爺爺撫膝而坐,我和小夥伴們坐在地下聽他講《水滸傳》。

老屋的瓦行上也是會長草的,老家人叫瓦花(瓦松)。哪天的風吹來了種子,或是鳥兒的羽毛把種子抖落了下來。雨下的時間長,種子就發芽了,漸漸地長成筷子高的小寶塔。灰綠色的葉子,長著圓錐花序,穗狀,開小白花,它還具備清熱解毒,止血,利溼,消腫的功效。農村孩子腫榨菜就用瓦松,放到蒜臼裡杵爛糊到臉上,效果很好。

遠去的老屋

老屋東牆是羊圈,在夏天的傍晚我會帶羊兒們出去吃草,卻總是會因為看書入迷,小羊羔吃了別人家的莊稼,被人尋到家裡挨媽媽的批評;總是回想起老屋東南角的桃樹,在媽媽上地鋤地時就會摘幾個桃子,讓我在樹林下自己玩,餓了就吃桃子。

在我眼裡,老屋是一本貯滿情與愛的大書,翻開任何一頁,都會找到生命之源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