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會:被壓垮的駱駝——海鑫鋼鐵破產啓示


李兆會:被壓垮的駱駝——海鑫鋼鐵破產啟示


數十人聚集在山西省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鑫鋼鐵”)門前,幾個人將白色的橫幅拉出來,他們只有一個目的:討債。

昔日風光無限的海鑫鋼鐵董事長李兆會遭遇他上任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上一次李被外界關注,是迎娶了影視明星車曉,李兆會因此密集出現在媒體娛樂版面頭條,連續數日,網絡上到處都是他與車曉的婚禮場面:李身著喜服,滿臉笑容,牽手美人,志得意滿。

李兆會再次登上媒體頭條,卻是他的企業面臨破產危機。11月16日,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宣佈,正式裁定受理海鑫鋼鐵集團4家債權人對海鑫集團的重整申請,標誌著海鑫集團破產重整進入法律程序。從那時起,外界再也沒有從李兆會的臉上看到過笑容。

在李兆會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以至於從山西最大的民營企業的地位滑落到面臨破產的困境?

遠離主業,“變身”資本玩家

李兆會接手海鑫鋼鐵之際,是在2003年1月,其父李海倉在集團辦公室遭槍殺身亡之後。家生變故,在國外留學的李兆會被緊急召回國內,在爺爺的主持下,海鑫鋼鐵的“掌門人”大位傳到了當時年僅22歲的李兆會手裡。

初踏入鋼鐵業,面對龐大的資產及近萬工人,家族中的實權人物對李兆會的能力仍存疑問。剛上任的李兆會在那時仍表現得謹小慎微,李曾對其時掌控海鑫大權的五叔李天虎說,請讓我試著幹幾年,如果不行,我再離開。

李兆會憋足了勁經營,在接手海鑫鋼鐵第一年,共完成總產值70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這也是海鑫鋼鐵自成立以來最好的業績。

在年底家族團聚時,面對長輩的讚許,他一杯一杯地向各位長輩敬酒。看著一張張年邁的笑臉,聽著長輩的表揚,年輕的李兆會並未表現出有多欣喜,卻在家族聚餐之後,一個人躲進房間裡,面對著父親李海倉的遺像號啕大哭。第二天去往公司上班,平靜如常,旁人卻看到他腫脹發紅的眼睛。

當李兆會逐漸掌握大權之後,開始他的重大布局:逐步將創業元老、海鑫集團副董事長兼黨委書記辛存海調離權力核心,五叔李天虎也被巧妙地“趕走”。李海倉時代的老人基本都走了,李兆會在此時才真正獨掌海鑫鋼鐵大局。

但李兆會卻在一步步遠離鋼鐵主業,轉折點發生在2004年,那時的李頻頻將鉅額資金投入資本市場。根據相關限制條件,李兆會並不能直接以海鑫鋼鐵的名義投資資本市場,他需要一個平臺,山西海鑫實業就此成立。據瞭解,李兆會持有聞喜惠天實業有限公司90%的股權,聞喜惠天實業持有海鑫鋼鐵集團89.3%的股權,海鑫鋼鐵集團持有山西海鑫實業90.93%的股權。通過複雜的股權設計,李兆會掌控了百億家族資產。

2004年11月,李兆會以海鑫實業名義,用每股3.7元、共5.9億元接手民生銀行1.6億股,成為民生銀行的第十大股東。同月,李兆會旗下的海博鑫惠,從黑龍江富華集團手中獲得華冠科技21.5%股權,從而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民生銀行也是李兆會迄今為止最成功的投資,海鑫實業在2007上半年的牛市高點,拋售了手中民生銀行近1億股,套現超過10億元。資本市場迅速帶來了鉅額財富,當年李兆會也憑此上榜胡潤百富榜第78位,成為山西省最年輕的首富。

巨大的成功,使得李兆會更加醉心於資本市場,漸漸遠離了鋼鐵主業,平時也不在海鑫鋼鐵辦公。一位當地接近海鑫鋼鐵的人士李雲峰(化名)告訴本刊記者,李兆會在聞喜當地露面機會並不多,給人的印象是深居簡出,“後來才知道,原來李兆會根本就不在聞喜本地待著,長居北京、上海等地遙控海鑫的生意。就連當地李氏家族的人,也是逢年過節才能夠見到他。”

李雲峰介紹,有一次爺爺想念孫子,叫人給李兆會打了個電話,說你怎麼不回來看看我。“結果李兆會直接坐上私人飛機就飛回來了,在家呆了一個星期,直接又飛回上海去了。”

這時的海鑫鋼鐵掌控人,是李兆會的妹妹李兆霞,雖然李兆會仍然是董事長,但後者被海鑫集團內部認為是實際上的控制人。之後,李兆會對資本市場投入更多精力。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底,海鑫實業分別買進興業銀行541.70萬股、中國鋁業541.47萬股、益民集團297萬股以及魯能泰山716.65萬股。三次大手筆購買擬上市公司股權,以2.15億元的出價購得山西證券3.84%股權,參與興業證券增資擴股,以1.03億元認購了6871萬股,又以11.8億元高價競拍購得銀華基金21%股權。

這些投資卻再難現民生銀行的輝煌業績。回報較低的現實之下,李兆會並沒有停止投資,仍然先後在資本市場買入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大多數並未長期持有,而是逢高拋售。

在李兆會將大量資金投入資本市場的同時,海鑫鋼鐵於2006年開始建設新區,包括一個板材廠。新區產能達230萬噸,總投資達到60億元,事實上造成資金鍊條緊張。

在鋼鐵行業從業12年的林濤告訴本刊記者,這麼多資金從何而來?只能從銀行借貸,而這遠遠超出海鑫鋼鐵的實際還款能力,更沒有想到的鋼鐵行業的蕭條行情。新建的板材廠在投入10多億元之後,卻發生了板材價格下滑的局面,建設就意味著還未開工就會虧損,最終只好放棄項目,造成巨大損失。

不僅如此,李兆會還嘗試多元化投資,2009年,李曾斥資億元在北京建設了中國第一家兒童體驗城,並且在2012年,又佈局青島建設了第二家。如果沒有破產逼境,按照李的規劃,還將佈局成都、上海、天津等各大城市;同時還將在動漫、玩具以及兒童醫藥、服裝、教育等相關方面延伸發展。

這些投資佔用了海鑫鋼鐵大量的資金流,也為未來的破產危機埋下隱患。

林濤表示,海鑫鋼鐵資金鍊條斷裂,是造成現在臨近破產邊緣的主要因素。銀行一方面因行業不景氣盯緊海鑫鋼鐵貸款,還貸之後不再借貸,另一方面李兆會進入資本市場需大量資金,銀行大幅度的抽貸與資本市場沉澱資金兩種因素疊加,最終成為最後的一根稻草,壓垮了海鑫鋼鐵。

債務壓頂,鍊鋼爐熄火

3月18日,這是讓海鑫鋼鐵的職工們深感痛心的一天,在這一天,因無錢購進礦石,6座鍊鋼爐相繼停止生產。往日裡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現在成了職工們記憶中的故事。

鍊鋼爐沒有了溫度,但人們對海鑫鋼鐵的關注卻熱了起來。大量的債務人云集海鑫工廠,意圖討回相關款項。

海鑫鋼鐵陷入巨大的償債壓力,據新華社的公開報道,海鑫鋼鐵現有負債及對外擔保數字約為104.59億元,而整個集團的賬面資產僅100.68億元,這意味著其負債率超過100%。

也就是說,此時的海鑫,理論上講就算是賣光了所有資產,也不夠還清鉅額欠債,還有近4億元債務不知從何處解決。這或許並非海鑫鋼鐵清算完畢後最終的負債額,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債權人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銀行負債僅是一部分,海鑫鋼鐵需要大量從國外購買鐵礦石等原料,有大量的資金需求,也使得有些公司將資金拆借給海鑫,目前這部分資金數額暫時沒有統計出來,不過相信不低於20億元。而為海鑫做擔保的企業,至少包括美錦集團、寶雞東嶺、銀光鎂業、西保冶材、德龍鋼鐵等企業。

海鑫鋼鐵的困境,也使得多家銀行卷入其中。民生銀行在2014年3月份曾作出官方回應,稱海鑫鋼鐵在民生銀行授信敞口19.5億元,全部是抵押擔保貸款。目前公開信息顯示,包括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他們為海鑫鋼鐵集團提供了授信貸款、承兌匯票、信用證等資金需求。

海鑫鋼鐵通過11家金融機構,使用了近100億元規模的授信額度,絕大部分有抵押擔保。但這些抵押品未必能夠讓銀行高忱無憂,目前全國各地法院涉訴海鑫鋼鐵未結的案件有71起,金額53.51億元。已進入執行階段的有6起,海鑫的資產、銀行賬號已全部被各地法院查封或採取資產保全措施。進入7月,有近20億元訴訟一審將完結,陸續進入執行階段。也就是說,海鑫鋼鐵向銀行抵押的物品等,並不能充分保障銀行的利益。

一根稻草壓跨一匹駱駝,這句諺語在李兆會身上得到充分驗證。早在3月21日,聞喜縣銀監辦人士證實,海鑫方面確實存在貸款違約,主要是上海那邊出了問題。而上海,則正是李兆會所在之地。

商界大佬史玉柱曾剖析海鑫鋼鐵的困境,認為海鑫鋼鐵目前的困境主要在於“銀行抽貸40億,導致其流動性出問題;15%貸款利息,導致其負擔較重”。

猶如一塊石頭丟進池塘所激盪起的層層漣漪,銀行抽貸導致海鑫鋼鐵資金面緊張,最終將李兆會拖入破產危機。

作為聞喜縣當地最大的企業,海鑫鋼鐵的地位不可謂不重要,企業陷入困境,當地政府也為此想盡了辦法,甚至不惜由政府出面借貸支持企業。比如說,海鑫鋼鐵2010年發生經營困境之時,聞喜縣財政與運城市財政先後達成協議,分別在2010年6月和2011年1月,向上一級市財政借款1億元和2億元,並將此款轉借給海鑫用於資金週轉。2012年9月16日,運城市審計局的一份審計報告顯示,在承諾還款期限的一年半以後,海鑫仍欠財政款2億元未還。但政府的輸血並未為海鑫鋼鐵帶來轉機,相關數據顯示,至2011年底,海鑫鋼鐵欠繳稅金高達1.19億元。

海鑫鋼鐵面臨的局面是,如果銀行逼債,那麼企業必倒無疑。作為政府當然不願看到如此局面發生。於是聞喜政府再次出面協調,要求本地的債權人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此時期不得向海鑫鋼鐵提起訴訟,並最終由運城市金融辦牽頭,27家債權銀行在海鑫厂部召開債權人會議。會議成立債權人銀行理事會,推選出民生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國開行、廣發銀行、天津銀行六家銀行為理事會成員單位,民生銀行為理事會主席單位。據民生銀行披露,海鑫集團在該行授信敞口19.5億元,佔海鑫債務總額的近20%。

久未露面的李兆會,也正是在會議上向債權人坦陳了海鑫鋼鐵的困難:104.59億元負債及擔保僅是目前的數字,隨著審計深入,賬面資產的實際可變現價值將會繼續縮水,海鑫已在事實上嚴重資不抵債。並且迫在眉睫的問題是,海鑫積攢十餘年的資產,也面臨查封窘境。

李兆會的發言嚇壞了債權人。於是在這次會議後不久,來了不少債權人將海鑫新軋廠的車間大門用鋼筋焊死,海鑫鋼鐵辦公樓開始有人看守,銀行來人以及從外地聞訊趕來的討債人,從此再也沒有人能夠進入這個曾經熱鬧的工廠大門。

破產重整,能否拯救海鑫鋼鐵

11月12日下午,海鑫鋼鐵的職工都圍在辦公樓前議論紛紛,五張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公告貼在海鑫大廈門前,內容主要提及4家債權人對“海鑫系”5家公司的重整申請。

本刊記者撥通海鑫鋼鐵辦公室的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海鑫重整按照即定流程操作,此外沒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披露,一切需等待公司公告。

李雲峰告訴本刊記者,海鑫鋼鐵內部開會時說過,這個事分管工業的副省長非常重視,聞喜縣、運城市兩級政府專門成立領導小組推進重組工作,讓大家放心,海鑫鋼鐵不會倒,李兆會董事長更不會倒。

儘管海鑫鋼鐵內部已經在努力穩定人心,但在11月16日,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宣佈,正式裁定受理海鑫鋼鐵集團4家債權人對海鑫集團的重整申請,標誌著海鑫集團破產重整進入法律程序。

破產重整,聽來嚇人,卻並不會造成海鑫鋼鐵更大的損失,相反,可能有助於企業走出困境。根據我國《破產法》規定,破產重整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挽救困難企業形式之一。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後,將可以中止司法查封,保證資產的完整性,存量貸款不再計息,同時還能解封已被查封的資產和賬戶,後續進入的資金也不會被強行劃轉,從而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關係人的參與下,進行業務上的重組和債務調整,幫助企業走出困境。

林濤表示,如果海鑫鋼鐵進入破產程序,銀行方面的利息及罰息等均可停止計算,這將會是一筆可觀的資金,對於減輕企業負擔實際上是好事。按照目前的情況,海鑫鋼鐵提出破產重整的設想,是希望在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後,給企業尋找一條活路。

比如說,如果李兆會在破產重整之後,以租賃、託管等方式介入企業運營,有助於恢復生產、實現重組。並且,結合股權結構調整和DIP融資,與願意投資、租賃、託管企業的戰略投資人或財務投資人儘快達成協議,恢復生產以獲得經營收益。

在前述由政府出面舉行的債權人會議上,李兆會也提出了破產重整後的償債方式,由此也看出,破產重整,也是李願意採取的拯救海鑫鋼鐵的舉措。他在會上提出,進入重整程序後,對海鑫資產、負債及擔保情況進行有效梳理,確定基本清償率。在政府支持下,與主要金融債權人談判協商,調整貸款品種,免除累計欠付的利息,就債權本金分期全額償還。同時,與主要生產經營債權人進行溝通,請求給存量債務一定的清償寬限期,並保證後續生產的原料供應。

而最為重要的一點,也是最不為人注意的一點是,在此次運城市法院宣佈的四家債權人當中,有一家債權人正是由李兆會的妹妹李兆霞控制的海博鑫惠,目前,海博鑫惠的股權結構變成了由李兆霞等三個自然人共同持有。

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曾被海鑫實業控股,海鑫實業的實際控制人,正是李兆會,後通過複雜的操作轉移至李兆霞名下。據遼寧成大相關公告顯示,海博鑫惠2012年末總資產已經達94.93億元,已接近海鑫實業2009年末的總資產水平。目前,海博鑫惠和海鑫實業之間僅有部分業務往來,但並無股權上的任何關係,這也為海博鑫惠進入破產重整債權人名單掃清了道路。

林濤認為,由“自家人”控制的海博鑫惠介入海鑫鋼鐵破產重整,對於李兆會而言,不僅是親情上的安慰,並且對於破產重整的過程也有充分的話語權,可在某種程度上保證海鑫鋼鐵不會遭到更大的損失。

海鑫鋼鐵未來破產重整的方向,是找到戰略投資方接手。這一點,由運城中院發佈的公告佐證:海鑫鋼鐵尚未正式宣佈破產,目前進入債務清算,這將更有利於找到戰略投資方接手。

林濤則認為,海鑫鋼鐵對於當地經濟發展影響太大,政府方面也絕對不可能讓海鑫鋼鐵破產,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戰略投資方,並且投資方也極有可能由李家人主導。不到萬不得已,李兆會也不會願意讓他人接手,畢竟這是李海倉創下的家業,或者會由當地政府暫時指定接盤者,然後李兆會找到資金,最後海鑫鋼鐵還是李家的企業。

“通過這麼嚴酷的教訓,李兆會必須要專注鋼鐵主業了。資本市場?業內都相信他不會再碰了。”林濤最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