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黔江,爲什麼不叫烏江?而黔江區未來還有可能劃歸貴州嗎?

提起黔江,大家的第一感覺,既然她是烏江的入海口,為什麼不叫烏江呢?而行政上屬於重慶的黔江區,是不是從貴州划過去的呢?如果是,未來還有可能劃歸貴州嗎?

重慶的黔江,為什麼不叫烏江?而黔江區未來還有可能劃歸貴州嗎?

眾所周知,貴州省的發展速度堪稱“一騎絕塵”,連續數年領跑全國,反觀重慶,雖然主城區成為發紫的“網紅”,然而卻無法掩蓋周邊區縣巨大的貧富差距,其中以少數民族居多的黔江地區就是典型。

在唐宋時期,烏江還叫黔江,元朝開始才有烏江一名,發源於貴州省境內威寧縣香爐山花魚洞,流經黔北及渝東南酉陽彭水,在重慶市涪陵注入長江,烏江干流全長1037公里,為貴州省第一大江,也可以說是貴州省的母親河!

重慶的黔江,為什麼不叫烏江?而黔江區未來還有可能劃歸貴州嗎?

1949年1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黔江,11月25日,成立黔江縣人民政府,隸屬川東行政專區,1950年1月23日,置酉陽專區,領酉陽、秀山、黔江3縣,1952年9月,酉陽專區併入涪陵專區,黔江隨之屬涪陵專區,1983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黔江縣,建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97年劃歸重慶直轄市至今。

也就是說黔江地區,雖然是貴州省最大河流烏江匯入長江的下游地區,然而自古以來都不屬於貴州,她東面和湖北恩施毗鄰,正宗的川渝口音,典型的巴渝文化,那未來怎麼可能又“迴歸”貴州呢?

重慶的黔江,為什麼不叫烏江?而黔江區未來還有可能劃歸貴州嗎?

巴拉胡景區

1、黔江地區擁有天賦異稟的旅遊資源卻沒有跟隨重慶成為“網紅”:芭拉胡,有亞洲第一峽谷城美譽,是中國唯一以土家語命名的城市旅遊品牌;武陵仙山,曾與峨眉山、梵淨山齊名,是渝東南宗教聖地;濯水古鎮,古鎮四面環山,是武陵山區少有的土家水鄉,是渝東南地區最負盛名的古鎮之一;小南海,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地震遺址,人稱人間仙境;官渡峽,因古驛道從這裡船渡過江而得名,被譽為小盆景。

重慶的黔江,為什麼不叫烏江?而黔江區未來還有可能劃歸貴州嗎?

2、作為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8.23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是發展最不平衡的直轄市,尤其是萬縣地區和黔江地區面積巨大、人口眾多,整體經濟水平跟主城區差異巨大,僅憑著一個重慶市區的帶動的確很難很累。

3、貴州盤活貧困山區的能力堪稱有目共睹,連小小梵淨山都可以申遺成功,大紅大紫,坐擁烏江口而又同屬於少數民族聚居區的黔江地區當然也可以“照方抓藥”、“駕輕就熟”了!

重慶的黔江,為什麼不叫烏江?而黔江區未來還有可能劃歸貴州嗎?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