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这个人比特斯拉车可厉害多了,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在美国洛杉矶的北面,有一个建筑,它有三个圆顶。这是一座天文台,叫格里菲斯天文台。这个天文台是用捐赠者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天文台很有意思。虽然是个科学机构,但是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景点,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好莱坞山上的那个著名的标志 Hollywood。

特斯拉这个人比特斯拉车可厉害多了,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在这个天文台里,陈列了很多科学装置。其中有一个装置,不是直接摆在外面给大家看的,而是装在一个铁丝笼子里,把参观者挡在外面的。那个装置,看起来就是一个大木墩子,顶上立着一个很大的金属球。在铁笼子的顶上写着这个装置的名字,叫特斯拉线圈。

特斯拉这个人比特斯拉车可厉害多了,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其实这个特斯拉线圈可厉害了。所谓线圈,就是把电线绕成一圈圈的,把不同的线圈搭配在一起,就有可能造成一些非常特殊的效果。比如这个特斯拉线圈,就可以改变输入电流的电压。这个改变电压其实也没啥,你家里也有这样的东西,叫变压器。比如说你爸爸妈妈用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线的插头,其实就是变压器。变压器的工作,就是把供电插座里的电压变小,变成笔记本能够使用的电压。反过来,你也可以把电压变大。特斯拉线圈可以把电压变得非常非常大。大到可以像闪电一样打穿空气。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它装在铁丝笼子里。因为闪电没办法打破这个铁丝笼子,所以就不会伤到外面的参观者啦。

特斯拉这个人比特斯拉车可厉害多了,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特斯拉线圈,是一个叫特斯拉的人发明的。这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特斯拉出生在欧洲东部,一个叫塞尔维亚的国家。由于特斯拉太有名,以至于现在塞尔维亚人用的钱上,就印着他的头像。当然,塞尔维亚的人们并不只是因为特斯拉发明了特斯拉线圈,就把他的头像印在钞票上的。

特斯拉这个人比特斯拉车可厉害多了,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特斯拉实际上发明了很多东西,他算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发明家之一。他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参与了电流战争。电流,就是电在流动,而且,流动的方式不止一种,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差别,把电分成交流电和直流电。

特斯拉曾经是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手下的一个工程师,当时爱迪生创立的通用电气以直流电为基础设计了一整套系统,并且尝试在美国推行自己的这套系统。但是没过多久,一些欧洲科学家研究出了生产交流电的方法,并围绕交流电设计了一整套相应的系统。他们相信,交流电才是发展方向,并且大力推销自己的这项发明。那这段时间特斯拉在干嘛呢?他的工作是全力负责改进使用直流电的马达,看怎么能让直流马达更高效地工作。特斯拉确实很厉害,他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正当特斯拉非常得意,觉得自己一定会得到表彰时,爱迪生却做了一件让他很意外的事,爱迪生没有给特斯拉兑现之前承诺的奖励。诶哟,这么一来特斯拉可有点儿生气啦。正好这个时候他又接触了交流电,对这个领域也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干脆,辞职离开了爱迪生的公司,自己给自己当老板了。

特斯拉这个人比特斯拉车可厉害多了,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一开始,特斯拉本来是想独立制作交流电发电机。后来,自己的公司经历了不少挫折,所以开始跟当时在美国的另一位发明家展开了合作。这个人叫威斯汀·豪斯。这个人很厉害,作为发明家,他不如特斯拉,但是作为企业家,他可比特斯拉强太多了。他创立的西屋电气和爱迪生创立的通用电气,这两家公司分别称为交流电和直流电这两方的领军者,并且展开了技术竞争,而这两家公司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电气公司还有无数的科学家、发明家。最终,西屋电气赢得了胜利,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甚至在当时的一次世界博览会上,利用交流电技术把整个会场都照亮了。现在,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器产品主要就是以交流电为基础的。在这场竞争中,作为交流电一军的先锋,特斯拉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斯拉这个人比特斯拉车可厉害多了,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但是特斯拉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还在不断地研究各种新鲜玩意儿。实际上,在无线电通信的发明过程中,以及X光的发现过程中,他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斯拉最雄心勃勃的发明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发明:他相信,传输电力完全可以不需要电线。为此,他设法搞到了一笔资金,建设了一座高达57米的铁塔,试图实现无线供电。很明显,他低估了这个工作的难度。他始终没能成功,直到最后,投资人丧失了信心并且撤走了资金。但是,这项失败并没有阻止特斯拉在死后被神化。很多人都相信,特斯拉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发明家,关于他的一个最离奇的说法是,当时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次不明原因的大爆炸,就是特斯拉在利用那座失败的铁塔做实验的时候,无意中导致的。

特斯拉这个人比特斯拉车可厉害多了,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特斯拉被神化得如此成功,以至于在日本的京都,有人建造了一座专门为电器设备祈福的神社,其中供奉的就是特斯拉。不由得让我想到那句:“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特斯拉这个人比特斯拉车可厉害多了,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