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個破壞狂!」自從有了娃,家裡每天都是災難現場!

說起寶寶的“破壞行為”,媽媽們有一肚子的話。

“我家寶寶什麼東西到他手裡都能被他搞的變形!拆的七零八落的。”

“剛買的電動小汽車,一眨眼就被寶寶拆成一堆零件了。”

“洋娃娃本來穿著很漂亮的裙子,可孩子愣是把裙子給脫了,胳膊也扭了。”

……

相信很多家長都面對過孩子的“破壞行為”,那麼,為何東西到了孩子手裡就會立刻變成廢品,難道孩子天生就是破壞狂嗎?

首先,寶寶把物品拆散了、弄碎了,不管媽媽多麼心疼,都不能打罵寶寶。打罵作為一個懲罰手段,用在這麼小的寶寶身上,會讓寶寶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情,以後都不敢嘗試做什麼事情了。

“寶寶是個破壞狂!”自從有了娃,家裡每天都是災難現場!

那麼,寶寶搞“破壞”的初衷,是為了把東西弄壞嗎?當然不是,寶寶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1、探秘心理

孩子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拆開,是孩子學習探索的一種表現,他們並非故意想破壞一個東西。當孩子看到小汽車會跑、小飛機會飛,聽到音響會“說話”時,他們會對這些事物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

於是,他們就想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尋找答案,“咦,我看一看、拆一拆、摔一摔,看看這裡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一種表現,也是孩子聰明才智發展的動力。

2、好玩心理

寶寶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玩,看到好玩的東西,他們當然要研究研究,至於研究的過程是否會損壞東西,處於單項思維的寶寶當然是意識不到的,所以就了所謂的“破壞”行為。

寶寶玩的高興的時候,不會想到這樣做的後果,媽媽要儘可能的作答“不知者不怪”,才有利於寶寶的成長。媽媽的呵斥、打罵,都會破壞寶寶的興致,甚至會在寶寶心中留下不愉快的陰影,一生都不會快樂。

“寶寶是個破壞狂!”自從有了娃,家裡每天都是災難現場!

3、模仿心理

有時候,寶寶的“破壞”行為時模仿著大人的行為來的。

比如,家裡的什麼東西壞了,大人會帶著工具修理一下,寶寶覺得很好玩,就想著嘗試一下;又或者寶寶覺得媽媽化妝的樣子很好看,便趁媽媽不注意,就把媽媽的口紅、粉底等塗在自己的臉上。

模仿是寶寶成長的重要方式,寶寶在不斷的模仿中,掌握一定的技能,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所以,媽媽不要傷害寶寶模仿的天性。為了減少損失,媽媽可以在做事前先做一些預防工作。比如:“你還小,這個剃鬚刀你不能動的,你要想玩要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玩!”

如何教育小小“破壞狂”?

重視敏感期的培養

3歲以前,是寶寶多種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期,比如,口的能力、動手能力、爬、行的能力等等,如果媽媽為寶寶提供了形成這些能力和行為的良好環境,寶寶的這些能力會快速發展起來,促使寶寶進入下一個反戰階段。反之,寶寶的敏感期會延緩。這就是為什麼寶寶最初的幾個敏感期到來的時間基本相同,到後面就出現了差異的原因。

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贏在起跑線上,而遵循寶寶的成長規律,發展好每一個敏感期,同時又不透支寶寶的自身能量,就是最好的贏取高品質成長的教育方式。

“寶寶是個破壞狂!”自從有了娃,家裡每天都是災難現場!

有寬容的心態

家長應該認識到破壞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面對孩子的“壯舉”時,家長不必為了維持一絲不亂的環境而處處限制孩子的行為,也不必為此沮喪、發脾氣,或說出“不許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給你買了”之類警告或是威脅的話。要知道,批評和威脅很可能會扼殺孩子可貴的探索精神,澆滅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與興趣。

當家長再看到孩子拆玩具時,不妨蹲下來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和孩子討論一下“這裡面是什麼啊”,“怎麼會動啦”,再一步步引導、幫助孩子一起尋找結果,並和孩子一起把拆開的物品恢復原樣。如此這般,孩子才能在“破壞——探究——重建”中獲得心理的滿足。

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引導孩子思考

家長們在鼓勵孩子“破壞”的行為之餘,還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引導孩子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提些問題讓他們去猜、去想,比如,鬧鐘滴滴答答地走,家長可以問,鬧鐘為什麼會響,為什麼會走呢?皮球為什麼一拍就跳很高,如果把氣放了,還能跳那麼高嗎?要在問題提出後,主動帶領他們從“破壞”中尋找答案。

“寶寶是個破壞狂!”自從有了娃,家裡每天都是災難現場!

日常生活中,孩子有些“壞”表現可能會讓寶爸寶媽們感到憂慮,但這時候尤其要注意:

不要急著改變孩子,要想辦法引導孩子。

可以讓孩子自由且安全地探索、發現與學習,只要保持環境的安全與清潔,混亂一點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