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古代的地名位於現代的那些地方

1 傲 商代曾為都城,在今河南滎陽北敖山南。

2 霸上 即灞上,在今西安市東,因在霸水西高原上得名.

3 霸州 後周以益津關及分莫、瀛二州地置,在今河北霸縣及附近一帶。

4 褒斜道 秦嶺太白山發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漢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褒斜道就是利用兩河河谷作通道的道路。參見“斜谷道”。

5 避暑山莊 在承德市區東北。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間。為清朝皇帝避暑離宮。

6 賓州 ①唐在今廣西賓陽縣地置賓州。宋以後州境有所擴大。清雍正時一度領四縣,旋又不轄縣。民國為賓陽縣。②遼在今吉林農安東北之東小城子置賓州。

7 濱州 今山東濱縣,自五代後周至清為濱州。清中葉濱州已不轄縣。

8 豳州 “豳”同“邡”,在今陝西彬縣東北,周公劉遷居此地。西魏在這一帶置豳州。隋治新平,即今彬縣。唐改“豳”為“分”。

9 播州 唐置,治今貴州遵義,後廢。北宋曾置,治今桐梓西南,又廢。理宗嘉熙時置土司播州安撫司,治今遵義。元為宣撫司。明為宣慰司。1600年,土司楊應龍敗死。次年,明置遵義府。楊氏在896年已入居播州,傳29代。

10 博浪沙 在今河南原陽東南。

11 博陵 東漢博陵在今河北蠡縣南,又置博陵郡,即治此縣。建安末度博陵郡,曹魏改博陵縣為博陸縣。西晉置博陵國,治安平(今屬河北)。北魏為博陵郡。隋唐有定州博陵郡,並非晉博陵舊地(舊地在瀛州、深州境)。

12 博望 漢至南朝宋有博望縣,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13 博州 隋唐宋金博州均治聊城,惟隋唐在今縣東北,五代後晉在今縣東,宋始在今縣。元改名東昌。

14 渤海 靺鞨粟末部為主體所建,先稱振國(震國)。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公元926年,為契丹所滅。

15 薄骨律 北魏軍鎮,在今寧夏靈武西北。後改靈州。

16 蔡 蔡在春秋時先從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遷新蔡(今屬河南),再遷州來(今安徽風臺),為下蔡。

17 蔡州 隋改溱州置,治所隋名上蔡,唐名汝陰,即今河南汝南。北朝也曾置蔡州,治蔡陽,在今湖北棗陽西南。

18 曹 周同姓國,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後為宋所滅。

19 曹國 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以北和東北一帶。

20 曹州 北周改西兗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濟陰,在今曹縣西北。隋唐或稱曹州,或稱濟陰郡。金因治所受黃河影響,遷至北面的乘氏,亦稱濟陰,即今菏澤。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澤。清雍正時為曹州府。民國廢府。

21 常德 宋孝宗時升鼎州為常德府,治武陵。鼎州武陵此後一直指今湖南常德。明清有常德府。

22 常山 今河北曲陽西北的恆山,漢、宋避帝諱為常山(漢文帝、宋真宗均名恆)。秦恆山郡,漢亦因而改常山郡(國),治元氏(今縣西北)。西晉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為今正定)。隋為恆州恆山郡。唐有恆(鎮)州常山郡。天寶中曾用平山,後又用恆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諱仍改常山。

23 常州 今江蘇常州本晉陵郡,隋滅陳,改晉陵郡為常州,始有此名。州治本為晉陵縣,唐分出武進,二縣同城。明並晉陵入武進,清又增置陽湖,仍為二縣。民國合為武進。今有常州市、武進縣。

24 朝歌 商別都朝歌,在今河南淇縣。

25 潮州 隋分循州置,治海陽(今潮安),明清為潮州府。

26 舂陵 1秦 在今湖南寧遠東北置舂陵。後廢。孫吳復置於今寧遠西。隋併入營道縣。這一帶地方唐宋等代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語。2公元前45年,改以今湖北棗陽南之地為舂陵。東漢改章陵。隋以棗陽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為名。唐為昌州舂陵郡,天寶改郡名為淮安。

27 崇 商代有崇國,為周文王所滅,在今河南嵩縣北。

28 籌筆驛 在今四川廣元北,傳諸葛亮曾在此籌劃軍事。

29 滁州 隋改南譙州為滁州,治所新昌,後改清流,即今安徽滁縣。
以前古代的地名位於現代的那些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