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1位先模人物參加央視中秋晚會

尼山團圓月,天涯共此時!2018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秋晚會將於9月24日20時向全球直播,山東11位先模人物將在曲阜主會場參加央視中秋晚會。

1、韋昌進,男,1965年11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入黨,現任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隨隊參加邊境作戰,榮立一等功,1986年5月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被媒體及廣大官兵譽為“八十年代活著的王成”。先後7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多次受邀參加黨和國家重大紀念活動。1991年5月被全國優秀殘疾人聯合大會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2016年作為軍委國防動員部英模代表參加建軍89週年招待會。2017年7月28日,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

2、王傳喜,男,196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省第九次、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十九大代表,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在他的帶領下,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代村由當初的亂、窮、髒村,一躍成各業總產值20多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6.5萬元,村集體資產12億元的先進村,先後獲得了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先進村、全國敬老先進村、中國美麗鄉村、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等榮譽稱號。

3、張保國,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作訓處副調研員、排爆中隊負責人。從部隊轉業19年來,一直戰鬥在危險的排爆工作第一線,先後成功處置涉爆現場90多次,排除爆炸裝置40多個,鑑定排除可疑爆炸物130多個,鑑定、排除、銷燬各類炮彈、炸彈等4000多發(枚),完成重大活動防爆安檢1000餘次。2005年在執行銷燬任務中受傷致殘,但一直擔任主排爆手,堅守在排爆崗位上。先後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系統模範人民警察、山東省十大傑出青年、濟南市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2018年5月2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張保國同志“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

4、楊秀玉,女,196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優秀研究生導師。黨的十九大以來,楊秀玉同志給社會各界作報告30餘次,積極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楊秀玉教授長期從事藝術教育一線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教、學、練、演、賽”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在國家、省部、廳局等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140餘項;積極推動學科建設,發明的《雙反射琵琶》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主持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2項、山東省重點課題4項,出版專著2部,撰寫學術論文20餘篇,獲第四屆文化部“創新獎”、山東省人民政府第三屆“創新獎”、第十屆“泰山文藝獎”和山東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創建了山東藝術學院“泉韻女子彈撥樂團”,主動承擔服務社會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重任,促進了藝術文化傳播和交流,是新時期合格教師黨員典範。

5、朱儁如,男,1959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濟南市泉城路商業街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濟南明府城管理中心主任。2010年至2016年擔任歷下區城管局局長,被稱為“馬路局長”。他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忘我的敬業精神,帶領城管隊伍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著不平凡的業績。在全市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倡導文明新風;率先實現機械化清掃進社區進街巷,減輕環衛工人勞動強度;率先建設具備國際水平的現代化生活廢棄物轉運處理中心;率先建設無臭化生態公廁。先後獲得山東省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個人、山東省富民興魯先進個人、全省城市汙水和垃圾處理工作先進個人,第八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等榮譽,帶領單位榮獲全國環衛行業優秀集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6、王進,男,1979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能源化學工會兼職副主席,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帶電班副班長,先後參加500千伏線路帶電作業400餘次,累計減少停電時間700多個小時,多次完成抗冰搶險,奧運、全運保電等重大任務。2011年10月,作為等電位電工,成功完成世界首次±660kV直流輸電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主持開展了數十項創新項目。2015年,憑藉著“±660kV直流架空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和工器具創新及應用”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最美職工、中國電力楷模。

7、呂文強,男,1959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朝陽中學教師。工作41年來,他從自己工資裡拿出30多萬元資助困難學生,受資助學生上千人。他愛生如子,關注幫扶後進學生,陪學生一起吃住,幫學生戒掉網癮,陪學生一起擲沙包、打球發洩,幫學生改掉好鬥惡習。他身患重病仍堅持在教學一線,直到學生中考結束才去手術,還沒有完全康復,又開始帶新生。他從事班主任工作25年,班級學業成績一直在全市遙遙領先。他潛心探索,勇於創新,將自己首創的“讀議導練用”五步教學法不斷注入新理念,在山東省公開課上應用。曾獲全國師德標兵、齊魯最美教師、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等榮譽。8、房澤秋,女,1960年9月出生,濟南市歷下區貢院牆根社區居民。李玉柱是濟南三箭集團的退休工人,房家的老鄰居,一生未婚。1979年,李玉柱突發腦血栓,導致半身不遂,當時只有19歲的房澤秋與母親商量後,在住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把老人接回了家。婚後,她與丈夫把老人接到了自己的小家,給予老人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2012年,丈夫去世後,兒子又接過了照顧老人的重擔,直至2014年老人去世,享年97歲高齡。她35年如一日照顧一位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孤寡老人,用一句承諾支撐著老人的生活,讓老人在晚年享受到了有兒有女的天倫之樂。她將愛無聲無息地傾注給了他人,用35年的默默堅守兌現著自己的諾言,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詮釋著無私奉獻和大愛無聲的真諦,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親敬老之歌。

9、杜永軍,男,1970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1987年11月入伍,1998年8月復退,現為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垃圾處理科機械班副班長。該同志依靠良好的思想素質、紮實苦幹的作風和過硬的業務技能,積極投身於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工作中,用自己的真情和汗水實踐著“舍我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莊嚴承諾,為廣大幹部職工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連續多年被市局評為先進工作者,2002年榮獲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榮獲濟南市勞動模範,2008年榮獲山東省建設廳先進個人,2009年榮獲山東省環衛勞動模範。

10、董文傑,男,1970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壽光市上口鎮廣陵一村人,自2007年10月至今任廣陵一村黨支部書記。洪峰來臨前,他24小時盯守,安排人員做好了群眾轉移安置準備。洪水來臨時,為防止洪水漫村,他毅然斷路挖溝、引水向東,導致自家養雞場設備損毀、15萬隻肉雞全部被淹,經濟損失超過320萬元。洪水過後,他不顧自家災情,第一時間組織排水、清淤、分發物資,幫助其他重災戶恢復生產,渡過難關。

11、王升安,男,195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微山縣高樓鄉微西小學校長。一條小木船是接送學生的“校車”,一條水泥船是孕育漁家希望的課堂。他既是校長、教師,又是炊事員、保育員,為留守兒童撐起溫暖的家。環境艱苦,孤獨寂寞,腸胃炎,關節炎,右眼失明,外面精彩的世界……然而,面對學生求知的目光和家長殷切的期盼,他沒有選擇!40年的風風雨雨,他成為了微山湖上的道德航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