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講課的時候在想什麼

講課的時候還有空想別的嗎,那樣能講好課嗎?

當然是沒有時間想別的,只會想講課時的內容。

大學老師講課的時候在想什麼

但是偶爾還是會有些想法的,只是一有小想法,通常會付出斷片的代價。

第一次講課體驗,是在大學期間去教育機構面試初中語文補習老師。什麼?講課!我的老師講課都是念書啊,這有啥講的啊,根本沒有任何準備,直接去!然後,我就換了個職業——家教。

在之後很正式的講課體驗,就是工作了之後,現在想想還是能感受到當時的緊張。因為課程內容和專業有些差異,提前去別的高校進修學習,把精華學回來直接現學現賣,課程內容是媒介經營與管理。就是這種交叉性很強的學科,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沒人帶只有我上了。

大學老師講課的時候在想什麼

上課之前,我一直問別的老師,如果講的講的忘記怎麼辦,緊張的搓手,別的老師輕描淡寫的告訴我“不是有PPT嗎,怎麼會忘,忘記看一眼……”然而,我的PPT只有圖啊!我還能怎麼辦,我提前已經預習複習預講演習了若干次,帶著用思維導圖寫滿講義內容的電腦。

真正講課的時間到了,這不是演戲,這是戰場,我不斷暗示自己,一開始,我就口若懸河的把自己背會的東西全部往出倒倒倒,除了看PPT,使勁兒想下一句是啥,偶爾看一眼大家竟然還饒有興趣,一直抬著頭……現在回憶,應該是講臺下大四的筒子們看著我臉生吧,佔了年齡小的優勢。此後內容一直就這麼一直背下來,偶有忘詞,基本就用“這個狀態”“這種情況”類似詞句順過去,這些都是不假思索的順接,看不出來的斷片,我真的佩服我自己怎麼在那個時候腦子能那麼快,找到合適的詞接過去。為什麼不看帶著的電腦呢,因為全是字,完全找不到……說到哪兒了。

大學老師講課的時候在想什麼

這門課程講到第三年,在某大學學習的東西已經完全過時。靠自己了,有了三年的經驗,小電腦依然待在身邊,但是作用已經很小,上課的時候也更(hou)自(lian)如(pi)。講課的時候緊張是不會改變的,但是會坦誠的在課下和學生交流,我是很緊張的,會斷片,還好學生都很諒解,一(gen)笑(ben)而(bu)過(ting)。

現在上課五年了,上課的時候看著學生會期待有互動,會和抬頭的學生進行眼神交流,如果在座的都低著頭,會不由自主思考——是不是內容太無聊了,要怎麼修改呢,哪裡少一些,哪裡多一些?要不要分享自己的感受呢?會不會覺得太話多,和上課無關呢?這些都會在講課的間隙出現在自己的腦子裡。分享新內容的時候斷片也會有,但是會自然地與學生說,稍等下,我看下最新的數據,我看下劇名,我搜下信息等等。只是記憶力變差,在嘴邊的話就是說不上來。

有時也會突然冒出來以下想法:我有沒有說出來自己的口頭禪。呀,上頁少說了一個點,在後邊找個地方補上。這次的內容能不能講完,這次的內容夠不夠講完。咦,這個話題她/他抬頭了,他們低著頭的在忙什麼?吃雞還是王者榮耀?好失敗,怎麼這個劇大家又沒有看過呢?到底說韓劇還是日劇還是美劇?這個時候極少數可能會出現接不上下邊的內容,產生——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啥的哲學性思索。一學期不超過兩次。

帶的學生越來越熟悉,越來越自如,就不是純粹的授課,而更願意討論或者交流,希望把上課變成頭腦風暴,這樣媽媽就再也不怕我想別的斷片了。

大學老師講課的時候在想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