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營口│營口傳統木浮雕工藝

走進營口│營口傳統木浮雕工藝

清代流行於山東省,起初是細木手工,題材多為吉祥圖案、花鳥等,作為一種附加的裝飾流傳於民間,用於梳妝檯、針線盒等閨房用品。營口開埠後傳入營口。當時的營口商貿發達,商家在年節、開業慶典等禮儀活動中互贈禮品,木浮雕畫題材逐步演變為福、祿、壽、財神等形象,懸於廳堂供奉或用於室內裝飾。20世紀90年代以後,木浮雕手工藝向精緻化發展,題材也大有開拓,傳承人高誼長取材於古典名著,創作出《水滸》、《紅樓》、《三國》、《西遊》系列人物作品。營口木浮雕工藝獨特,巧妙利用木質自身的紋理色澤,按其紋理的自然走向進行超薄浮雕,配以局部的精雕細琢,渾然天成,被業內人士譽為“神木浮雕”。

走進營口│營口傳統木浮雕工藝

如果您對營口的歷史文化感興趣或是手中有相關資料,歡迎您投稿到營口市史志辦編輯的《營口春秋》期刊,與我們共同講述營口的歷史故事! 

郵箱:yingkouchunqi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