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車有房後,還有什麼奔頭?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存層,安全層,社交層,尊重層和自我實現層,並且,一般情況下,只有在底層需求滿足後才會產生更高層需求。為了研究便利,需求五層次可以進一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包含生存層和安全層,滿足人類生存的物質需求層次。一是包含社交層,尊重層和自我實現層,滿足人類自身需求的社會性需求層次。

社會發展也證實了這一理論,改革開放後,吃好穿的生存層需求成為刺激人們起早貪黑,奮發努力的源動力。2000年前後,吃的問題解決後,新的需求提上日程,即更高層次的住和行需求衍生而出,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大爆發。

由此可知,物質層次的需求具有算數基數擴張的特點,對應經濟的粗放式增長,這一階段經濟增速較快,比如現在的中國。

與此相反,更高層次的社會性需求更加複雜,效率更高,但是,對應經濟的集約型發展,經濟增速較慢。

當人們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夠,還有什麼能夠調動工作的積極性?能夠帶來經濟的超常規增長?

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等高層次需求在此時脫穎而出,其相較低層次需求具有抽象性,多樣性,非必須性的特點。比較有代表性的行業或產業有文化,教育,娛樂等。這類行業將是人類在滿足吃穿住行用等基本物質需求後,逐步發展起來的產業。

當有車有房後,還有什麼奔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