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按摩治療肩周炎

肩周炎,俗稱“五十肩”,是最常見的肩關節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多發於50歲左右,因此得“五十肩”之名。很多患者問過同樣的問題:“這五十肩,五十歲得,怎麼我都60多歲了,還會得上啊?”其實,五十肩是指50歲左右的時候開始患病,有人40多歲就發病,70多歲的人也有患上肩周炎的。多因外傷或者受風受涼引起,起初只是疼痛,時間久了肌肉黏連了,就會造成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連穿衣、吃飯、刷牙、梳頭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典型病例

胡老太,女,67歲,每天在操場上進行晨練。有一天雙手扶著雙槓鍛鍊的時候,有人和她打招呼,她猛地回了一下頭,就覺得肩膀像過電似的,當時也沒有別的感覺,回家後覺得肩膀有些彆扭,以為是鍛鍊時累著了,多休息幾天就能好,但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肩膀越來越疼,到了晚上更嚴重,疼得睡不著,而且肩膀怕冷,在屋裡都覺得有風吹著似的,漸漸地抬都抬不起來,一活動就疼得更厲害了。這就是典型的肩周炎,急性挫傷或牽拉後,沒做適當的治療,長期積累成凍結肩,活動嚴重受限。

步驟一:拍打疼痛的患側頸肩部,重點拍打肩胛暗脈、抬舉脈、肩頭脈、肩貞脈這四個脈位,反覆拍打,力度可以稍重,能感覺肩膀處肌肉開始放鬆,並微微發熱最好。(如圖一)

圖一

步驟二:拍打疼痛一側的上肢四面,反覆從肩部開始拍打到手掌,力度由輕漸重,疼痛處周圍稍用力拍打,拍打10 分鐘左右即可。(如圖二)

中醫按摩治療肩周炎

中醫按摩治療肩周炎

圖二

拍打療法每天早晚各做1次即可。

捏筋輔助手法

步驟一:引伸三式

前屈引伸法:將疼痛的患側胳膊緊貼胸口,手搭在另一邊肩膀上,用健側手托住肘尖向上抬,抬舉過程中患側胳膊仍然要保持緊貼胸口,引伸過程中會有疼痛感,以自身能承受為限。(如圖三)

中醫按摩治療肩周炎

圖三

抬舉引伸法:將疼痛的患側胳膊向前上方或正上方抬舉,動作如同揮臂喊口號,活動困難的患者可以用另一隻胳膊握住患側的手腕幫助向上引伸。(如圖四)

中醫按摩治療肩周炎

圖四

後背引伸法:將疼痛的患側胳膊反背在背後,小臂繼續向上引伸,引伸過程中始終要保持胳膊緊貼背部,活動困難的患者可以用另一隻手在背後握住患側手腕幫助向上引伸。(如圖五)

中醫按摩治療肩周炎

圖五

引伸三式過程中疼痛屬於正常現象,引伸過程即是將肩部肌肉黏連鬆解的過程,所以在可承受範圍內應儘量忍耐。

步驟二:平時休息的時候,可以用拇指點揉抬舉脈、肩頭脈、肩貞脈、肩胛暗脈,以有痠痛的感覺為度。這四個脈位,對於預防和治療肩周炎都大有好處。還可以在點按脈位的同時試著活動肩膀,更加有助於肩部功能的恢復。(如圖六)

中醫按摩治療肩周炎

圖六

輔助治療手法每天1~2次即可,閒暇時也可適度進行。

患者體會

當時就是回頭回猛了,肩膀也只是很輕微地不舒服,一點都沒在意,沒想過是肩周炎,以為就是累著了,養養就好,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疼得越來越厲害,連動都動不了了。用葛大夫教的拍打療法天天在家沒事就自己拍打活動,剛開始拍根本抬不起胳膊,堅持練了幾天以後反而越來越疼了,去醫院找葛大夫諮詢了一下才知道,急性期剛開始鍛鍊的時候活動和拍打都過量過重,所以會有症狀加重的現象。但葛大夫說不要緊,繼續堅持拍打療法並配合鍛鍊,就會一天比一天輕鬆,疼痛也會逐漸消失。後來我練了一個半月,感覺胳膊基本能正常活動了,疼痛也輕了很多,又去了醫院諮詢葛大夫,葛大夫告訴我,病好了以後也要抽時間適當鍛鍊,防止反覆。之後我又堅持每天拍打鍛鍊,堅持到現在有3~4個月了,肩膀已經完全不疼了,活動也靈便自如了,而且通過鍛鍊,感覺胳膊比以前結實有勁了。

葛大夫小提示

肩周炎越養著黏連越厲害,活動受限也越嚴重,所以一定要忍著疼痛,積極地活動,按照我教的拍打操招式來做,每天拍打1次或者隔天拍打1次,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肩周炎的治療以引伸三式最為重要,也可以配合爬牆等輔助鍛鍊,但一定要每天堅持鍛鍊。每天拍打患病的上肢,1~2個月基本上就能痊癒,另外還會強壯身體。(葛鳳麟 葛少俠 北京世紀壇醫院)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