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发展史

一百五十年前,铁路被清朝统治者视为破坏风水。而如今,“国民经济命脉”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构建完毕,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百年巨变。

中国铁路的开端

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

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铁路发展史

▲吴淞铁路

第一次见到火车的中国人对这一新兴事物充满恐惧。尽管如此,受“师夷长技以治夷”思想影响的“洋务派”清政府官员还是被迫接受了铁路,于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清政府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唐胥铁路。

铁路发展史

▲唐胥铁路

而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夫人仿照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铁路发展史

▲龙号机车

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国内要求保卫路权、自修铁路的呼声越来越大,清政府终于决定自行兴建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该铁路由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设计建造。

铁路发展史

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了宏伟全面的铁路建设计划,设计了连通全国的3条主要干线,总长20万公里。在此后的《实业计划》“第四计划”中,孙中山又进一步周密化,设计了5条贯通全国的铁路大干线,细分为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扩张西北铁路系统等。

铁路发展史

▲钱塘江大桥

1937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落成。该桥由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设计建造。然而竣工不到2个月,杭州城被日军攻陷。为了切断交通枢纽,茅以升不得不亲手炸毁这座耗时3年完工的大桥。

因为民国时期频繁的战乱和外部势力影响,中国铁路在这一时期一直发展缓慢。

中国铁路的发展

1950年代初,新中国政府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建设,1952年6月通车,成为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铁路发展史

▲成渝铁路

宝成铁路是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8年建成通车,1975年7月完成铁路电气化工程改造。

铁路发展史

▲宝成铁路

大秦铁路建于1985-1997年,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

铁路发展史

▲奔驰在大秦铁路上,长达2公里以上的万吨重载列车

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悬浮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这是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全长29.863公里。不同于一般的地面火车,磁悬浮列车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14分钟能来回在上海市区和浦东机场之间。

铁路发展史

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

铁路发展史

2009年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

2011年6月30日,京沪铁路开始正式运营。

铁路发展史

2017年12月28日起,济南至石家庄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铁路电气化率、复线率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高铁网。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左右,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其中高铁3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率先建成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进而使中国铁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从2008年开工建设,包括:

四纵为京沪高速铁路、京港客运专线、京哈客运专线、杭福深客运专线(东南沿海客运专线);

四横为沪汉蓉高速铁路、徐兰客运专线、沪昆高速铁路、青太客运专线。

青太客运专线,是“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的“一横”。铁路由胶济客运专线、石济客运专线和石太客运专线连接而成。其中,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是中国开工最早的高速铁路。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英文代号为CR,高于CRH系列。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续时速分别对应350、250和160,适应于高速铁路(高铁)、快速铁路(快铁)、城际铁路(城铁)。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中国铁路大提速

为实施我国铁路内涵扩大再生产、实现运输能力快速扩张,1994年6月铁路主管部门提出“大力提高列车重量,积极增加行车密度,努力提高行车速度”的技术政策。1995年6月铁路主管部门召开部长办公会议,成立了提速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路大力实施中国铁路提速战略,主攻繁忙干线的既有线提速。

第一次全面大提速

1995年9月至10月,铁路主管部门在沪宁线首次进行客、货列车提速试验,中国铁道科学院10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了列车、地面的测试工作,采集了超过10亿个数据,圆满完成了首次提速试验任务。

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全面大提速,首次开行了夕发朝至列车,京沪、京广、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最高运行时速达140公里,全国铁路客车平均速度由1993年初的时速48.1公里,提高到时速54.9公里。

第二次全面大提速

1998年10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二次大面积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提速区段最高时速达到160公里,广深线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夕发朝至列车增至228列。

第三次全面大提速

2000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三次大面积提速,重点聚焦中西部地区的陇海、兰新、京九、浙赣线,对加快西部大开发、强化亚欧第二大陆桥东西通道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次全面大提速

2001年10月21日,第四次大面积提速着力强化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快运通道。提速后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运营时速提高至61.6公里。此次提速根据市场需求对全路列车运行图进行了调整,在列车运行速度、运输产品结构、客运服务质量等方面也有许多新变化。

第五次全面大提速

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在已经全面掌握了既有线160公里时速的客货共线技术基础上进行提速。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总里程达7700多公里。新增开19对“Z”字直达特快列车。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65.7公里,其中直达特快列车平均运营时速119.2公里,特快列车平均运营时速92.8公里。

这次大提速中,在机车车辆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值得关注。客车方面,25T型客车上线,构造时速为210公里,最高运行时速为20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为160公里。

中国铁路大提速战略引发了一场涉及铁路行业深刻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安全控制创新,是我国铁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扩充运输能力、全面优化运营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技术、设备和管理上为中国高铁建设事业做好了前期准备。在这几次提速中,为京沪高铁研制的一些技术与设备被应用于实际运营中,这为中国高铁技术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没有前面这五次大提速的积累,就难以出现以CRH为代表的第六次大提速,而第六次大提速,正是中国高铁进入新时期的最重要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