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加入學生會,爽嗎?

大學生加入學生會,爽嗎?

鄰居家的小妹妹今年剛考上大學,臨近開學,她問我:“姐姐,我要加入學生會嗎?”

我問她,為什麼?

她說在網上了解了一下,覺得大家對學生會的評價不太友好。但是她有點熱衷於參加。

高中的時候,學妹加入了學生會,主要是在學校開運動會的時候幫忙管理一下紀律,清點一下器材等等,也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學。

後來因為學業繁重,跟不上老師同學的步伐,便主動退出了。

聽說大學空餘時間較多,參加社團有利於提升自己。

又因為對學生會有執念,所以想參加。

可她又害怕,不清楚大學裡的學生會怎麼樣,是不是像大家所說的這樣恐怖:大學的學生會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官僚風氣、勾心鬥角、權益相爭。所以來找我瞭解一下。

學妹的擔憂是有一定的道理,學生會存在著官僚主義,以自己大一屆為由欺負新人的情況時有發生。當然,也有一些部門存在著實實在在的價值和溫暖。


大學生加入學生會,爽嗎?

方子鈺是我在與二級學院交接的過程中認識的一個同學,他是化學院學生會女生部的一名成員。

女生部主要是負責學院裡面舉辦一年一度的女生節活動,平常就是關注一下女生的心理需求之類的。工作數量少之又少,按理來講,事少的地方,或許矛盾會少些。

然而,方子鈺加入該部門不到半年,就寫了兩次檢討書。第一次是因為,剛加入部門,作為新人,屢次碰到部門裡面的師兄師姐不主動打招呼。

方子鈺表示很冤枉,他剛進來,人臉都還沒認熟,怎麼打招呼。然而部長表示:“不管你認識不認識,你加入了這個部門,就是這個部門的一員,看見師兄師姐都要主動問好。”

歪理中的道理,方子鈺不想一來就和人鬧僵,寫了檢討書,2000字,手寫。

第二次寫檢討,是因為部門一個師兄讓他週末下午幫忙拿個快遞,但那個時候他準備和女朋友去看電影,所以明確拒絕了師兄的請求。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回來後,師兄就罰他寫檢討,美名其曰,是上級的要求。

方子鈺感覺這簡直是無理取鬧。什麼上級的命令,不過就是比自己大一屆的師兄。

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學院,大家都是學生,叫師兄師姐,只是因為你早來了一年。怎麼就變成了下一屆同學的領導呢?

方子鈺決定不幹,大一下學期就主動退了出去。

我問他:“在這個部門裡,除了收穫到不爽,就沒有別的了嗎?比如說友情,比如說熱鬧?比如說學會了察言觀色或是為人處世?

方子鈺卻說:“認識了很多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學院,不同的班級,不同的部門,可是那又怎麼樣呢?不過是躺在微信裡面的一個聯繫人罷了。真正和自己玩得來的朋友實在太少了。”

在大學,某些人是有官僚主義的。或許他剛來的時候也是純白無暇,也是想努力做事,好好鍛鍊自己。但是總會受到剝削,接收很多無理取鬧的要求。

能夠忍受並留下來的,他們潛意識裡面已經接受了這樣的思想。所以他們在面對下一屆的時候,會無意識的把這種思想變成行為和言語去表現出來。


大學生加入學生會,爽嗎?

有個同學是學生會的。這個假期,正當別人都在家裡或是外面休閒時,她卻在家裡做迎接新生的文案,單每次都被部長否定。這搞得她心裡不爽,多次聊微信和我控訴。

我除了安慰,一無所言。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我哥。我哥給我講了他們公司裡的一個同事。

這個同事本科學歷,專業水平過硬,上學時拿過獎學金,還擔任過學院裡的學生會主席。

他為人處世圓滑,懂得察言觀色,會說話,幹事麻利。很快,他的職場道路就鋪開了。

相反,另一個同事,和他同樣的學歷,一樣的專業水平,卻為人木訥,不會察言觀色,說話不討人喜歡,在職場上四處碰壁。

不可否定,參加學生會有時也會給人帶來積極的作用。

正因為這個同事在學生會呆了很長的時間,見過各種各樣的人,做過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所以對人情世故懂得更多,步入職場也自然得心應手。

當然,在職場拼的還是努力和實力。要是你沒有真本事,在學生會的時候只學會了溜鬚拍馬和投機取巧,那也一定不會走多遠。


大學生加入學生會,爽嗎?

如果你剛進來大學,還沒有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一個明確於心的規劃,那我就建議你加入學生會。但是,要儘量加入那種自己很喜歡或是可以學到一技之長的部門,比如說文字部、攝影部等等。

大一的時間比較多,不加入學生會,又沒有其他的興趣愛好要發展,你就會專注於手機和電腦,這讓人容易墮落。

那些可以學到一點技能的部門,會讓你的大學生活充實起來。它會促使你去學習,同時它可以實實在在地教你學習一項技能。

如果你認認真真地學習這項技能,並且鑽研它,等你退出這個部門的時候,也許就成了這個領域的小能手了。

一些在學生會里學到的技能,或許以後會在你不經意間發揮巨大的作用。

學生會提供給你的平臺,你要好好利用。通過它去結識真正的朋友,督促自己學習更多的知識,找到明確的人生目標。否則,你加入學生會,也只是浪費時間,百忙一場。

好的學生會部門會把同學教成好的老師,壞的學生會部門會把同學教成壞的人。

在大學,你永遠別忘了自己是學生,更別以為在學生會能得到你曾經想要的東西,你只需要做你現在要做的事情,你還得繼續努力學習。

香港大學孫教授說:大學,就應該是早起吃點早餐;跑跑步;專業課認真聽;公共課看看自己喜歡的雜誌;中午小睡一會兒;下午參加個社團活動或打打籃球;晚上陪著喜歡的人散散步;或去自習室安靜地看看書……

社會不需要學霸,也不認什麼學生會主席,更不希望看到學生放棄學業去創業。

你只要能平穩完整地讀完大學,尋找到自己所愛的人和興趣,多去沒有目的的看些能豐富自己思想的書,認識幾個好的不成樣子的朋友,鍛鍊或是塑造自己的身體,學精自己想要從事事業的專業知識……

做到這些,平淡地度過大學這幾年你就已經足夠優秀了。

不管你加不加入學生會,你都得努力活成自己喜歡或是想要的樣子,這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