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屆「創業齊魯·共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圓滿落幕

中國報道訊:(張洪禎 通訊員吳思強)山東省首屆“創業齊魯•共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頒獎儀式在濟南舉行,80名優勝人選獲得表彰。


山東首屆“創業齊魯·共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圓滿落幕

此次大賽由山東省委組織部、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財政廳聯合主辦,旨在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聚焦“十強”產業領域,遴選支持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來山東創辦科技企業的領軍人才和團隊。大賽歷時四個余月,共有410人報名參賽,有264名參賽選手進入到在濟南、青島、煙臺、濰坊等4市舉辦的領域決賽,最終50個創業企業和30個創業團隊脫穎而出。


山東首屆“創業齊魯·共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圓滿落幕

頒獎儀式上,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兼省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書記劉炳國,省科技廳副廳長李儲林,省財政廳副廳長陳祥志,濟南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剛為獲獎選手代表頒獎;來自各領域決賽獲獎選手,省內部分創投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單位代表,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牽頭處室負責人等近200人參加頒獎儀式。

圍繞“十強”產業,培育產業新動能

升級泰山人才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不斷取得高質量發展新成就,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

首屆“創業齊魯•共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通過“以賽代評”方式調整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類遴選程序和支持方式,圍繞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領域,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我們的創業團隊還沒有創辦企業,但是這次大賽也給僅僅有技術、有創意的創業者提供了產業化機會,非常具有開放性。”來自省外的醫養健康領域選手李志成表示。從遴選形式看,本次創業大賽的遴選範圍更加廣泛,創業企業與尚未創辦企業的創業團隊皆可參賽;從評價方式來看,大賽評判過程更加科學,路演後現場打分,過程更加透明。

“作為評委,我更關注一個項目能不能大規模應用,轉化為生產力的條件是否具備,市場前景如何,多久能見效益,規模能有多大,這一轉化路線是我們看重的,最終要達到大賽培育產業動能的初衷。”來自北京的一位評委表示。從大賽的評委構成來看,大賽由技術專家組成的評委團與由創投專家、轉化平臺代表組成的評判團,使得選出的人才項目更符合新舊動能轉換要求和市場需求。


山東首屆“創業齊魯·共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圓滿落幕

從最終優勝項目來看,大賽緊緊圍繞發展“四新”經濟,入選項目都具有技術獨創性強和產業前景好的特點,諸如可調半導體激光器核心芯片設計項目、解密芯片升級項目、高精度GNSS衛星導航接收SoC芯片、高性能分佈式布里淵光纖溫度和應變傳感儀、納米晶種合金系列產品與耐熱高強輕金屬材料的創制及應用等項目都具備一定技術領先性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根據支持政策,創業企業類優勝人選將直接納入泰山產業領軍人才考察程序,符合條件者可確認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享受科技創業類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有關支持政策;創業團隊類優勝人選將在一年內保留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候選資格,一年內在我省註冊成立企業的,符合條件者直接進入泰山產業領軍人才考察程序;此外,參賽項目還將獲得系列普惠政策支持。

開放式賽事平臺,開放“山東機會”

打造“人才山東”品牌

“參賽選手中,博士佔比大概達到了70%左右。”這是醫養健康領域評委之一、上海復旦大學藥學院副院長王建新的粗略統計。他表示,縱觀本次大賽,參賽選手不僅學歷高,“外來人才多”也是一大典型特點。“不少北京、上海的高層次人才甚至全國知名專家來到山東來創新創業,從側面也反映出山東創新創業環境與氛圍在逐漸變好。” 一組數據印證了這一說法:本次大賽共有264名參賽選手進入領域決賽,其中,省外創業團隊類選手就有35人。

在煙臺賽區,有一名從美國趕來的90後創業者,老家是煙臺的劉昊這次帶來的是Smartenius新型結構監測納米傳感器項目,談起這次大賽感受時,“我們在美國的團隊基本都是同學和同鄉組成,通過國內老師得知本次大賽消息,我們也想來試試,不論結果如何,我們是要回山東發展的,除了‘鄉情’等文化因素之外,山東這幾年的人才發展環境變化非常大,大賽給了我們年輕創業者一個公平展示的平臺,而且大賽評委能指出項目本身的痛點並提出建議,這次大賽的質量非常高。”

大賽不但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選手,還吸引了省內外創投機構的關注,在青島賽區,山東開來資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周東昇一邊關注著正在路演的項目,一邊還要跟看中的創業團隊和企業洽談,“總體感覺項目質量不錯,新技術多,有的在商業模式上也給了我們驚喜”;在煙臺賽區,來自天津的一位創投機構的評判團代表表示:“山東通過這個大賽,把最優質的人才項目展現在資本市場面前,讓人才走出‘技術圈’模式,引導著人才去接近‘管理圈和市場圈’,這是對高層次人才創業的最大助推。”

可以說,本次大賽既為海內外創業英才開放了“山東機會”,也為天下英才認識“人才山東”開闢了窗口。

好技術疊加好市場,大賽虹吸效應凸顯

“山東,已是創業沃土!”

在濟南賽區,選手中有一位“山東女婿”。“我是山東女婿,5月份得知這次大賽的消息後,就想來抓一抓‘山東機會’。”來自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信息安全團隊的史聞博主動亮出了自己的“山東身份”。

史聞博表示:“山東通過開放公平的大賽形式,向全世界傳達了山東對人才和好項目的重視和渴望,讓高層次人才感受到誠意,認識到山東是創業的沃土。”

山東不僅僅提供了“沃土”,還通過大賽引導人才關注思維轉變、企業運營等問題。

在青島賽區,來自山東省科學院的劉志剛表示:“高層次人才創業首先需要從技術思維轉變到市場思維。大部分高層次人才習慣於技術思維,但是一個企業的成長更多依靠市場思維和市場模式。這次大賽的亮點之一,在於它推動人才向市場思維轉變,人才可以直面銀行、創投、基金、擔保等金融機構。把人才工程遴選與大賽路演結合起來,把技術與市場對接起來,給了產業領軍人才更多機會。”

同樣在青島賽區,高端裝備組一位省外評委對此次大賽的評價一語中的:“這個大賽的虹吸效應在逐步凸顯,將不斷為山東匯聚更多的人才關注度和項目資源;此外,通過廣泛傳播,山東向外展示了自己就是一個創業沃土,名副其實。”

本次大賽的虹吸效應不僅僅在於帶來了人才和關注度,還帶來了產學研前沿性課題的思考。

在濰坊賽區,關於“好技術與好市場”的討論尤為熱烈。現代高效農業企業組選手黃超表示,自己既做過科研工作,也做過企業高管,“好技術不一定代表市場好,這要看技術成果是否能為市場接受。很多好的技術之所以產業化不理想,除了技術本身問題之外,技術成果的對接、應用與轉移這一中間環節也很關鍵,應用方向、產業化線路等環節都將決定成果的命運。最終問題還是回到了產學研問題上,人才需要一個高質量的產學研轉化平臺。這個大賽很接市場地氣,把這個課題推向前臺,給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帶來新思考。”

大賽主辦方表示,山東正努力為人才成長提供充足的“陽光”和“雨露”,正在全面整合優化人才政策、資源、資金、力量,集全省之力打造“人才山東”品牌,希望所有創業人才在山東這片創業熱土上打拼出無愧於人生、無愧於時代的驕人業績。

大賽剛剛落下帷幕,創業者已經策馬上路,一波產業新動能正在噴薄而出。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經略海洋、軍民融合等重大戰略正全面推進的當下,群英薈萃齊魯,雲程發軔,萬里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