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場POS一掃,豬肉身世明了

家住上海迎園新村六坊的朱阿姨近日像往常一樣到附近的迎園菜場買菜。在經常光顧的肉攤前,她發現了新的“西洋鏡”。原來,迎園菜場每個攤位前都配備了智能秤和建設銀行提供的智能POS機。攤主告訴朱阿姨,現在通過建設銀行的智能POS機掃一下智能秤或者小票上的二維碼,就可以查到她攤位上毎塊肉的“身世”。朱阿姨覺得新奇,當即買了兩斤五花肉,當建行智能POS機上顯示了豬肉原產地、品名和單價後,她嘖嘖稱奇:“現在菜市場老高級的,以後買肉更放心了。”

  據瞭解,為了解決老百姓購買放心食品及藥品的問題,將支付環節與食品、藥品安全牢牢掛鉤。建行慧兜圈智能POS上免費加載了農產品追溯、奶製品追溯及藥品追溯功能,並向全市相關的合作商戶投放使用。截至截稿前,全市共有近600個商家使用的建行智能POS上開通了食品、藥品追溯功能,查詢量超過3萬筆。

  朱阿姨所在的迎園菜場,就是布放了具有食品追溯智能POS的商戶之一,老百姓在菜場買菜,只需要掃一掃水產品、肉類、禽蛋等食用農產品,都能查詢到農產品的相關信息,十分便捷。迎園菜場的負責人陳健表示:“通過建行慧兜圈POS掃碼,可以查到農產品的完整追溯鏈條,老百姓以後買菜不用擔心攤主以次充好、短斤缺兩、坐地起價了。”

菜場POS一掃,豬肉身世明瞭

  除了食品追溯外,慧兜圈智能POS上還擁有藥品追溯功能。藥品關係到百姓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關注到藥品安全的重要性後,該行主動作為,在支付流程中嵌入藥品追溯環節,一藥一碼,幫助百姓選放心藥。市民小張近期嗓子不舒服,她像往常一樣來到家附近的藥店買藥。與以往不同的是,收銀員在小張結賬的時候,主動提出要用智能POS幫小張掃碼追溯藥品的具體來源,小小的一個舉動讓小張更安心了。店員說:“我們藥店是正規的大藥房,賣的都是正品藥,之所以大膽地為客戶提供藥品溯源,就是讓更多的客戶更加信賴我們的店,為我們做宣傳。”據悉,建行為滬上已經合作的所有藥房商戶配備了智能POS,通過金融科技捍衛市民用藥安全。

  在松江泗涇的吉買盛超市,居民李先生體驗了一次建行慧兜圈追溯奶製品的功能。作為剛剛升級“新晉爸爸”的他,聽同事說奶製品參差不齊,還有可能會買到假貨,讓他十分“暈菜”。當得知建行的智能POS能夠追溯奶粉信息後,他第一時間“嚐鮮”,不由自主得豎起了大拇指:“一家銀行能夠想市民所想,簡簡單單的一個追溯功能,讓我這個‘小白’也能放心選奶粉,我要把這個好消息趕緊告訴我們的奶爸奶媽群。”

  除了傳統的收付功能以外,該行自主創新的全支付智能收銀終端,可以根據不同場景疊加各類市場應用,讓支付環節更加完善。瞄準食品、藥品等百姓日常關注熱點,科技賦能豐富智能POS的應用模塊,將“安全”提到了關鍵位置,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貢獻,為銀行業迴歸服務社會本源做出新嘗試。據市場有關人士介紹,銀行與企業一起,將POS追溯的功能進一步豐富,未來將逐步擴展追溯食品的種類和範圍,對老百姓購買放心、安心的食品、藥品具有重要意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