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病理概要

卵巢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病理類型,主要臨床表現為經、不孕、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等。手術加激素類藥物治療是目前西醫治療本病的最主要手段,但複發率高,術後3年累積複發率達23.12%。中醫學中並無“巧克力囊腫”的病名,根據其臨床症狀和體徵,歸屬於“癥瘕”、“痛經”及“不孕症”等疾病的範圍。多數醫家認為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礎為“血瘀”。

巧克力囊腫是婦科臨床的疑難症,其治療主要是以對症治療為主,以“減輕和控制疼痛,縮減和去除病灶,治療和促進生育,預防合減少復發”為主要目的。本醫館多年來謹守病機,治病求本,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推崇中醫外治,尤重膏穴療法,療效顯著。醫師諮詢號為 gxzy199 如有需要自行添加。今天簡單討論下該病病理,下一篇結合案例具體分析。

簡析: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病理概要

謹守病機,辨證與辨病相結合

女子以肝為先天,以血為用,女性的經、帶、胎、產、乳無一不耗血傷血,且肝木易受外界影響,導致女性情緒易於波動,總之,女性疾病常有多瘀、多鬱的特點。西醫病理發現卵巢巧克力囊腫是有由於異位到卵巢上的子宮內膜反覆出血而至,符合中醫“離經之血即是瘀血”的認識。所以無論是從中醫還是西醫方面分析,本病的基本病機都是瘀血阻滯經脈。故而活血化瘀、消癥散結應是本病治療的基本原則。

審因論治,標本兼顧

本病雖以血瘀為主,但臨證又有氣滯、寒凝、氣虛等不同之因。故在臨床中不可專事攻乏,而應審因論治。上述兩個病案雖均為血瘀之證,但前偏於氣滯,後者偏於寒凝,故在治療上雖都以膏穴療法為主,但後者加用艾灸療法,以助陽散寒。同時二者均採用外治療法,有效避免了攻乏之品對脾胃的傷害,具有祛瘀而不傷正的優勢。

重視調攝情志

巧克力囊腫是婦科的疑難雜症之一,病程長,複發率高,使患者易於出現煩躁、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療效。故在一代宗師中醫門診治療的過程中,亦重視患者的情緒調節,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樹立信心,身心同治,起到了良好的療效。

如有問題可以關注後私信即可,或直接手機添加文中諮詢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